杨教授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响声,像是有人卡住了他的喉咙,脖子上青筋暴起,用力的说道:“做NDA!做DNA……老孙,你拿着样本去做DNA鉴定!”
孙理张了张嘴巴,其中没有一丝声音发出,显然他这是还没想好,怎么把心中的想法组织成语言。只好抬手指向解剖台的上手臂,口中刚发出了一个“这?……”声,就被杨教授粗暴的打断,大声叫道:“都不要问我!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抱歉,我真的不知道……”
孙理被杨教授的失常,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一时间也说不出什么,只好机械性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指了指龙锐手里的录音机。
杨教授看了一眼,情绪略微缓和,对我说道:“洛飞,你把电源连接上吧,设备在控制室,复读机上面是数字信号,音频可以直接用电脑读取,不用在无响室播放,这样能减少环境噪音影响,你会操作……”
我“嗯”了一声,表示会。
杨教授点了点头,对孙理说道:“我……先缓一会。老孙,你帮我把这东西收起来吧……”
我拉着龙锐去往控制室,在里面找到一台中型可调电压直流电源输出器,调好我们需要的各种电压,通过快接端子线,将所有的线缆一一连接。
这时,杨教授和孙理也走了进来。看来刚才的事情,给他造成的触动仍然很大,满是疲惫的脸上,正努力的向我挤出一个很是勉强的笑容,神情中少了那份,初见他时的自信。
我回以微笑,打算让他来确认一下线缆的连接是否存在纰漏,但他不给我们任何说话的机会,便转身独自走向操作台。孙理显然比我们更了解他,摇了摇了头,示意我们先不说话。
控制室内,气氛无比沉默,少了第一次时的紧张感,多了一份压抑。杨教授背对着我们,熟练的做着分析前的准备,当他确认一切没有问题后,直接按下了“播放键”。
从显示器上的音频频谱来看,复读机里播放出的声音,它的最低赫兹是6,最高达到了达到了69732赫兹。
随着显示器上音频频谱线越来越多,这些赫兹高低不同的声波,从波峰波谷的停留点来看,它显现出了非常有规律的波动。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它就像心电图一样,在不断的重复同一个“心跳节奏”。
正当我一头雾水的为找不到突破口,而烦躁时,孙理小声的问我:“能看出什么信息吗?”
我摇了摇头,从显示器的音频频谱上来看,除了能看到声波的赫兹高低,和非常明显的波形重复规律之外,除此之外,就是密集的线条在上下跳动,这些的对我来说简直就如同天书一般,就算有信息隐藏其中,我也无法解读出来。
同时也为自己之前的盲目乐观,感觉一种深深挫败感,心情糟糕的看着显示器,有气无力的回答他:“看不出任何信息,就算有,我也看不出……”
孙理“哦”了一声,便不说话。我原本以为,他也会像我一样心情糟糕,但他的“哦”声里,听不出任何情绪。
我好奇的转头向他看去,只见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拿出一个笔记本,将音频频谱上所有出现过的声波频率数字,逐个记录在了本上——此刻他已经将一页纸填满了,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数字。
于是向他问道:“你在做什么?”
孙理手上不停,目光依然在显示器和笔记本上来回切换,回答我道:“找关系。”
我凑近看了一眼,算是明白了,他在找频率与频率之间,可能存在的数字关系。我觉得他这是在做无用功,因为这声波频率并不是数字游戏。这些频率也不大可能出现数学上那种,数与数之间的递增、递减、累加、倍数、叠乘等关系。就算费劲的找出来,我也觉得这种牵强附会的行为,对我们根本没有任何帮助。
除非有人故意将声音信息加密,试图通过这种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方式传递。
其实在我刚才烦躁时,就已经想到,我们是不是陷入了“先入为主”的思维怪圈了?毕竟当我们拿到一段未来的声音后,肯定会对它进行各种“过度解析”行为,试图找出任何信息。
这就像在无人区的戈壁滩,突然捡到一块石头,它的上面刻满了非常有规律的符号。在这种情况下,估计任何人都会去试着解释它,甚至不惜破解它上面存在的信息——然而真相可能是,某个无聊的旅行者,在漫无目的情况,做的打发时间行为,那些符号不过是他的涂鸦。
因为我有时,在无聊的时候,就会在桌子的边缘刻画毫无意义的,横竖交叉的线条。
于是我向杨教授询问道:“教授,能看出什么吗?”
杨教授揉了揉耳朵,将不断发出杂音的音箱关掉,打了个哈欠,说道:“除了规律,还是规律,这段声波一直在重复,你看。”杨教授侧过身,让我靠近些看,指着屏幕中的一段频谱,继续说道:“这些声波几乎没有衰减的迹象,一直都维持在固定频率,不断重复。不管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
控制室里没了那让人耳朵发闷杂音后,顿时让人精神为之一震,之前压闷的感觉一扫而空,我也不由自主的深呼深吸了几口气,觉得呼吸也明显顺畅了。
杨教授说的没错,几乎没有衰减的迹象,这就说明,有东西在维持这些声波的震荡。或者说,有某个机器在持续的发出这些声波。我道:“什么样的东西会发出这样的声波?”
杨教授摇了摇头。
我呆了呆,是啊,仅凭波形,是很难知道是什么东西发出的。更何况这些是超声波和次声波,如果是乐器或者人声,还是能通过波形判断出个一二,甚至一些领域的奇人还能从人声波形中看出某段波形的音节。
此刻,控制室内异常的安静,看着孙理仍在努力分析“数字游戏”,手中的笔在纸上嚓嚓作响,身旁龙锐厚重的鼻息声也清晰可闻。我突然想到一个点,这个点在之前都被我们忽略掉了,若不是他们现在发出的声音,恐怕还会继续被忽略。
那就是这段“异响”的音频太干净了。
干净到没有一丝背景噪音。
我不知道宋鸣是用什么设备录的音,但他录音的设备应该是极其的灵敏才会,不然那些低频的次声波也不会被捕捉到。
然而问题就出在这里,在这段录音里,没有我们常人能听到的任何声音,那些频率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的声音,一点都没有。就算宋鸣那里非常安静,也决不可能一丝背景音都没有,他的呼吸声,他衣服的摩擦声,他移动的脚步声,风吹过大楼的声音……
当我将心中疑惑说出,杨教授也连忙去扒音频频谱。
果然,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这个区间的背景噪音,一丝都没有。
龙锐说道:“这有什么奇怪?万一他是将录音设备放在那里,人不在那呢?”
我原本想反驳他,杨教授率先开口:“不会的,就算是安静录音房,哪怕是我们这个无响室,也会存在环境噪音。更何况,宋鸣是在开放的大楼里。”
杨教授话锋一转:“除非,他消除的环境音,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