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起天宁 第二章 盛宁公主
书名:温氏两朝解案集 作者:依山客 本章字数:5392字 发布时间:2022-11-01

第一卷 风起天宁 第二章 盛宁公主


午时,暖阳和煦。

虽坊间暗传边境动乱的风言风语,或有天宁近来不太平的惶惶流言,亦难掩东市里的繁华,两日前北启来使的阴影,已随一场春雪消融在江水荡漾里。

眼下云泽桥上游人如织,东市里车马往来不歇,道路两旁商铺林立,衣帽扇帐、盆景花卉、鱼鲜肉食、糕点蜜饯、时令果品等不一而足、应有尽有。

此时,有几人聚在桥上,其皆为仆从打扮,为首一人擦着汗火急火燎问道:“找着人没?”

“没呢。”

“我这也没。”

“没,几家熟悉的铺子里也问了……”

听到回话,温大管家这会着实头疼,一不留神就丢了府里小祖宗的踪影,不用猜,定是在外走街串巷,偷着买酒喝了……

如今桃序初临,东市里光是卖桃花酒的铺子就有数十家,这可怎么找?

且前些日子才给她买了些,这就喝完啦?!

自打夫人离去,老爷就沾酒颇少,可那丫头却仿佛命里与桃花酒有缘,幼时沾了父亲的酒杯,魂里就有了酒香,若府里没酒,就跑外头去找,可这些年过去,也没猜着她最爱去哪家酒铺。

“哎!虽说小姐的机灵劲名扬天宁,但真遇上歹人,那该如何是好!”

温信越想越无奈,看着人头攒动的市集,不由得郁闷地叹气,“老爷也是个嘴硬心软的,最后挨训的还不是我?唉!”

“去去去!继续找,凡是卖桃花酒的铺子,都问仔细点!。”待打发众人后,他往桥东行去,打算进市集里寻人,却恰巧听到桥头茶摊上有人闲聊。

其中一人感慨道:“这北人来的日子,刚好临近国主寿辰,真是来者不善呀……”

“这不是废话么!难道还指望北人是来祝寿的?!也不知道上回赔了多少,哎!”另一人呛道。

见前者被呛得有些脸红,一旁有人打圆场道:“哎!这事咱又管不了,我倒听说那北启有两位王子随行,这几日启云阁人马进进出出,咱东市又是天宁一绝,没准会来这消遣呢……”

“去你的!以为人人都与你这般,天天在这鬼混呢?!”打圆场之人还没说完,就有人笑骂道,惹得在场大伙一阵哄笑。

“笑啥!这等人物,一辈子也碰不到几次,大伙就不想开开眼界?!”

“哎!此言差矣,照我说,那异国王子还不如咱东市的小魔头有意思呢!”

众人闻言皆想起不少坊间妙闻,便有人打趣道:“非也,是让相爷头疼才对!”

“哈哈!此言甚妙!”

席间笑谈,却让温大管家听得心烦,众人所言之正主,可不就是他要找的人么,也不知这会跑到哪个犄角旮旯里去了……

“唉!老爷头疼,我也头疼啊!”几人的玩笑之语,却让温信心中惴惴,万一真碰着蛮不讲理的北人,这可怎么办?苦笑一声后,他快步走入东市里。

-------------------------------------

彼时茶客所言之人,正是如今成国相府之明珠,因国主体恤温家,故得皇室恩荣加身,在天宁可谓是是鼎鼎有名。

温廷华而立之后得女,其夫人身子弱,诞女没多久便离世,他既思念亡妻,又有舐犊之情,故对独女极尽宠爱,到手俸禄怕是有大半都花在了小丫头身上。

可因平日里忙于政务,小丫头常趁其不察之际,溜出相府和市井小孩玩闹。这下可好,小丫头混成了孩子王,与娴静淑柔的温夫人不同,温小姐幼时性子又急又烈,别人欺负她,她要十倍打回去,且她聪明机灵,常整得那些欺负她的孩子哭爹喊娘,好几次都气得别家来相府告状。

随其年岁渐长,丞相大人对女儿性子越发无可奈何,府里仆从要是看到老爷在院里长吁短叹或愁眉苦脸,十有八九是因小丫头在外惹事。

温小姐倒也读诗书识礼乐,却时不时整出些歪理,气得书监先生吹胡子瞪眼,且她更爱拳脚,后来竟会打扮成小子模样,混迹于城里的镖局武馆,好几次被温廷华逮着,虽掌心挨了板子,可玩闹的脚步却依旧欢快。

温廷华行事廉正,小丫头在这点上颇承相门遗风,打小就爱读行侠仗义的好汉典故,若在街巷里路遇不平之事,她定要站出来划个公道,还仗着不知从哪习得的拳脚,把不讲理之人揍得鼻青脸肿。

事后,温廷华只得差人上门赔礼道歉,而温家三代为相,为国事殚思竭虑,天宁上下无不敬重温家,又怜其丧偶之悲,案牍劳形间唯有独女陪伴,倒也不会追究,只当温小姐年纪尚小,是“天真烂漫,性子直率”使然。

久而久之,“前有魔王祸世,后有丞相赔罪”,反倒成为坊间一桩美谈。

温桃在襁褓时便一刻离不开父亲,否则就哭闹不止,温廷华心中疼惜,即便政务繁忙,也将女儿带在身边,上朝时便托给宫里嬷嬷照顾一二,是以小丫头自小就在宫里与皇子公主们一同进学玩耍,极得皇室喜爱。

也曾有不少同僚劝温廷华再续,其皆一笑拒之。

佑宁二十六年元月十六,为贺生辰,成帝设宴御花园。

这日早朝散后,百官纷至御花园,温廷华却心里没有着落,那丫头竟趁嬷嬷一时不察,又了无踪影。

待巳时稍过,便有御前内官来报国主驾临,温廷华忙领百官相迎,只见在宫人簇拥下,来人头戴金丝玉冠,身着暗红华袍,上绣龙腾沧海,其五官中正,神态威仪,正是如今的大成之主。

逢寿辰之喜,成帝也略展愁容,在路过温廷华面前时,还对后者点头微笑。自登基以来,他勤政爱民,偶遇天灾水患也能处理得当。其虽非庸主,可成国毕竟安宁已久,如今盛传重文轻武之风,百姓多愿十年寒窗争显名,或事从商贾图富贵,在启国雄兵面前,兵役不过杯水车薪,可谓是国富而力弱。

眼下内忧外患,幽梧霞渊一带匪患不绝,明江以北兵祸阴云尤未散去,而苍国被大以覆灭的传闻,更让成国人心皆惶。

去年冬,启国兵临明霜城,城中虽有龙将军镇守,无奈敌我兵力悬殊,只能苦苦支撑,若明霜城破,启国顺势横渡明江,敌蹄便可踏在宁云两州的沃土上。

成国不得已请和于启,奉送白银百万两,绸缎二十万匹,另有茶粮盐油上万斤,还许两国共治明州八城,开放互市。如今距“明州之殇”过去还不到一月,似乎因生辰之喜,百官终于在成帝脸上看到一丝笑意。

待步入亭中坐定,成帝挥手道:“众爱卿请坐,今日只有君臣之谊,不必在意礼数。”

就在百官纷纷落座之时,从温廷华身后一排低头站立的内官中,突然闪出个眉眼清秀的蓝衣小子,轻身跃上温大人的案桌,再一跃便如灵巧的雀儿腾向空中,从袖里摸出一把弹弓,顷刻间放好弹丸,朝成帝方向拉开弓弦。

这是?!

温廷华惊疑之下,却觉来人有些眼熟,待反应过来,当即吓出一身冷汗,这小子可不正是他在心里念叨的小祖宗么?

她怎会混在内官里?这是要作甚! 

未等御前亲卫出手,温小姐已连续打出弹丸击向亭子两处檐角,“嗙嗙”两声后,两边各飞下一幅红绸,右书“风和天宁恒春树”,左书“日暖皇庭长乐花”,竟是一副生辰贺联,可墨迹却歪歪扭扭,带有几分稚气。

时为元月初春,眼下风和气正,温阳普照园内,四处花树盎然,贺词还真应了眼前好景。

待那空中的雀儿落地,当即规规矩矩行礼,向成帝拜道:“温家桃儿,恭贺国主伯伯生辰。愿大成和国主伯伯如松柏恒春,万花长乐。”小丫头声音嘹亮,笑脸烂漫,虽是小子打扮,却显灵气动人。

“哈哈哈哈哈!好,好啊!”成帝闻言抚掌大笑,百官还未反应过来,温廷华却如霜打茄子般瘫坐着,脸色青一阵紫一阵,片刻后拍案怒道:“简直混账!你这是反了不成!赶紧给我跪下!”说完快步走到女儿身边向成帝拜倒,“国主恕罪,臣管教小女不严,惊扰圣驾,还请责罚!”

温桃被父亲摁着脑袋,只得撇撇嘴,十分不情愿地随父请罪。

“与阿桃无关!”这时从亭中幕帘后冲出个圆滚滚的小子,衣着皇家打扮,长得浓眉大眼,他跑到成帝身旁央求道: “父皇,这里边也有我的主意,你别责怪阿桃,要罚,罚我就是。”

“呵呵!朕还没说话,你们一个个急什么。”成帝此时愁容尽散,摸着嫡长子的脑袋,笑道:“温老弟,别吓坏小孩子。钰儿,桃丫头,快起来,朕不责罚你们。”

温廷华闻言心中稍安,小丫头却转了转眼珠子,问道:“看国主伯伯的反应,好像早就知道了?”

“没错,早前有人暗报于我,是我授意不管不顾。”成帝柔声道,“这番心意,朕很喜欢,你这古灵精怪的丫头,跟朕说说,想要什么赏赐?”

“给国主伯伯庆贺,不用赏赐。”温桃俏声回道,“原来您早就知晓,不算惊喜,就是有些无趣。”

“住嘴!”温廷华黑脸道。

“嗯……”成帝略一沉思,转而笑道,“不如朕收你为义女,让你当个公主,好不好?”

“国主,不可……”温廷华正要回绝,却被成帝打断道:“哎!温相莫要推辞,大成对温家从来只有亏欠。桃丫头是你的心头肉,我们也十分喜爱,不如就让朕替皇室尽个心意。”

说完他又略作沉思,片刻后抚掌笑道:“依朕看,桃丫头天真可爱,皇室替大成呵护她,封号自然也要带有一国企盼!以盛为愿,以宁为盼,封号‘盛宁’,愿我大成兴盛安宁,众爱卿觉得如何?哈哈!”

这番话听得温廷华目瞪口呆,又见成帝道:“嗯!就按如此,明日旨意就会到你府上,监礼司择日再行册封大典!”说完挥手示意,便有御前内官传令开宴。

“恭贺国主!恭贺盛宁公主!”温廷华在百官祝贺中仍有些发懵,感动之余又有隐忧,只好无奈瞪向这出闹剧的罪魁祸首,可后者眼神却十分无辜,朝他打了个招呼,“嘿嘿,爹爹好!”

温家独女荣封公主一事,在次日即传遍天宁,众人也不觉惊讶,皆言是温家应得,但一些吃过亏的小孩却纷纷捶胸顿足,她原先“欺行霸市”,就无人敢欺,今后岂不是更加横行无忌?看来是报仇无期了。

一直以来,相府小姐虽行事有些粗野,但多半是因孩童闹性所致,且多数情况下还算占理。后随年岁渐长,小丫头性子略显沉静,在街巷里玩闹渐少,反而多了些神出鬼没的味道。

可她却尤爱凑公家热闹,但逢案察司办案,她准在附近冒头。曾有几回,她心思玲珑,竟帮了公家不少忙,事情传开后还得到坊间不少赞誉。

如此看来,这“盛宁”二字,与人倒也相彰。

佑宁二十七年八月十五日夜,时逢佳节,宁江两岸灯火连绵,宫内各处亦张灯挂彩,皇室设宴欢酌赏月,温家父女应邀而至。

温桃在席间吃乏了,便离席玩耍,在兜兜转转间出了花园,正巧看到不远处有袅袅炊烟,才发觉到了御膳司外头。

她在宫里有三大最爱去处,一是御花园中的桃林,是个捉虫逗鸟的好地方,二是藏书阁,里边的奇闻异志颇有妙趣,最后便是这御膳司。

眼见墙内灯火通明,宫女们进出不停,四处弥散着菜肴香味,她离席后已走了好一会,这会犯了嘴瘾,便熟手熟脚翻上后厨院墙,却见院里黑压压站着一群人,有个小内官正跪地伏首,被一旁的老内官训斥。

待细听一阵后,她便知原委,是那老内官瞧见一碟云花糕少了些许,便把几个小子叫来训斥,那跪地伏首的小子只因是最后经手的,故有主犯之嫌。

事及宫里规矩,温桃不好插手,但却瞧出些端倪来,心里拿定主意后,便从墙头飞落至老内官身前。

老内官姓韩,在司内主掌奉膳把关之职,在御前见过温桃数次,且见来人衣饰华贵,模样玲珑秀气,又有胆子在宫里翻墙,除了盛宁公主还能是谁。

老内官当即要领众人行礼,却见小丫头指着个低头站立的小内官道:“韩总管,会不会这才是偷吃的正主?他袖角和袍边都沾了好些白粉,应是偷吃时蹭到的。”

老内官眼角一瞥,果真如此,又听小丫头继续道:“也可闻下几人手上气味,偷吃之人手上或留有糕点香气。”

话音甫落,那小内官慌忙跪倒在地,哭着说因今夜奔走忙碌,腹中实在饥饿难忍,不得已才偷吃糕点,请公主和掌事的饶命。

老内官在贵人面前被手下小子落了面子,如何肯轻饶,正要严惩之际,却听温桃俏声道:“韩总管,今夜喜庆,您就高抬贵手,饶他一回如何?就和司里说,云花糕被我吃了,请后厨重做一份。那碟糕点,就赏给大伙吧。”

她得国主宠爱,既开金口,老内官自然无有不从,忙领着众人谢恩。那两个小内官初见温桃,一个得证清白,一个免受责罚,皆心中感激,重重磕了头后,便继续忙去。

待后来此事在宫中传开,众人皆觉有趣,成帝干脆着旨给御膳司,今后若盛宁公主进宫,便让那两个小子跟着听候差遣。

-------------------------------------

天宁西南,此处多为百官府邸,都城揽江而建,从西向东有白龙、天宁、锦绣三座大桥飞跃宁江,犹以天宁桥最为壮观恢宏,其正对宫门,连接南北两条大道。每日清晨上朝时分,百官或骑马乘轿、或三五结伴从此桥而过,场面着实壮观。

此时,刚回府不久的温信正立于案前,虽满怀不安,却也只好硬着头皮禀告:“老爷,小姐还未寻到……”他从小养在温家,是从父亲手里接过管家之职,虽知温廷华平日里待人极好,但只要事及女儿,就容易失去理智,破口大骂。

未曾想到今日温廷华却一反常态,平静道:“继续找,尤其是深巷里的酒铺,再去问问。”其言语温和让他一时愣住,却见丞相大人挥挥手。

“去吧。”

温信这才领命而去。

午后风暖日丽,院里桃花逢春雪滋润,皆在日头下各舒姿态,若有懂行的风雅之士见着,定会惊叹不已,眼前桃花多为天下少有的珍品,既有云州的奔霞、幽梧的剑桃,还有北地的素玉,更有两株如今山里已几近绝迹的绯雪。

可想而知,此间主人定是极爱桃花,要将天下各地名品栽种于一处,可不单是费心费力就能简单为之。

待温信离去,温廷华独自坐于案后,沉默良久才看向院里群芳,轻声道:“曦儿,桃儿除了模样越发像你,这嗜桃花酒如命的品性,真是和你一模一样……”

“早年我在外为官,每到一处,你会在院里遍栽桃树。后来我回天宁为相,你还将其移栽于此,为我庆贺……”

他说着不由得双眼泛红,模糊间仿佛看到院里有道身影正在采摘桃花,偶然回首,那容颜虽看不真切,却令他梦牵魂绕。

“咱丫头虽有些淘气,却品性纯良,你放心,我定会好好护着她……”。

此时此刻,在东市的墨雨巷里,有个灰衣小子手里提着两壶酒,正哼着小曲一路小跑。

“今日从卜老头手里讨来这两壶宝贝,实在是不容易,待会一定要好好尝尝!”只见他眉眼间尽是笑意,轻笑道,“嗯!再去岳铭轩买些卤牛肉,嘿嘿!”。

未曾想刚到巷口,冷不丁从转角处拐出一道急匆匆的人影,登时把他撞得向后倒去,酒壶还脱手而出,眼看就要砸落,他赶紧够着一壶揣在怀里,却结结实实坐了个屁股墩,只能眼巴巴看着另一壶落向地面。

“哎!谁走路不长眼,疼死小爷我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温氏两朝解案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