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南山群童欺我老无力,轮流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255字 发布时间:2022-11-02

南山群童欺我老无力,轮流 play with me(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九集

 

道长意犹未尽地看着,冯保被人像拖死狗般地拖了出去,回头瞥了黄锦一眼,郑重其事地告诫道,“往后你不要太直,也不要当面去和陈洪顶嘴,朕这是为你好,今后能杀陈洪的,大约便是此人”。裕王生性懦弱,色厉胆薄、好谋无断,虽说有些腹黑,但绝对算不上杀伐果断,冯保打死了周云逸,照样能在裕王府混的风生水起,所以说只要陈洪跪舔地好,裕王也未必会把陈公公怎么样,真正有能力、有动机去杀陈洪的,也只有眼前的冯保了。黄锦闻言,不动声色地瞄了一眼冯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想起道长劝自己,“往后不要太直”,下意识地紧了紧菊花,心中忽地荡起一阵涟漪。道长缓缓收回目光,侧耳听了片刻,不置可否地念叨了一声,“应该是他们来了”,黄锦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兀自楞在原地,只得一脸懵逼地问道长,“主子,谁,谁来了”,道长神色冷峻,故作高深地说道,“朕带你来就是想让你看看,我大明都是些什么官员,再看看陈洪的厉害!”

 

此刻西苑的禁门外,足有百十来号官员,人手举着一本奏疏,悄无声息地跪在雪地里,用沉默来表达着自己内心的不满,这场景压迫感十足。执勤的禁军早已列好了阵势,堵在禁门前严阵以待,一个提刑司的太监举着火把,走到众人跟前高声喊道,“你们这是要干什么,要谋反吗”。李清源此刻跪在第一排的正中,目不斜视、义正辞严地答道,“我大明朝有死谏之臣,没有谋反之臣!我们有奏疏要直呈皇上”。大明历来标榜的都是,文死谏、武死战,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拿这些死谏的清流来说吧,大半夜地堵在道长家门口上访,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死贱、死贱的。像谋反这种诛九族的重罪,清流们这辈子都不会干的,最多就是仗着人多势众,借着上疏之名行逼宫之实罢了,你以为清流是上门来讨薪的,其实人家是来劳务仲裁的,不仅是追讨欠俸,还要道长当众给个说法,至少也得保证,今后的工资要按时足量发放才行。

 

那太监气运丹田,理直气壮地吼道,“上疏有上疏的路,先交通政使司,再由通政使司交司礼监,这点儿规矩都不知道吗?”上疏有上疏的路,现在这条路化身成了OA办公系统,举例来说,新建一个签报流程,需要由经办人发起、部门负责人审核、公司分管副总批准、然后传签其他条线相关部门,经过层层审批后,流程才能传到总经理手里,像清流这种在奏疏上署个名,便要直接呈给道长的,一般只有实名举报的时候,才会这么干。跪在李清源旁边的一个官员,郑重其事地朗声答道,“我们参的就是通政使司,还有各部衙门的堂官,还有内阁!这个奏疏,我们不能交给他们!请公公将我们的奏疏,立刻直呈皇上”。这人说罢双手将奏疏高举过头,众人见状纷纷效仿,还异口同声地喊起了口号,“请皇上纳谏,请皇上纳谏”。这群清流果然是来实名举报的,各部堂官外加整个内阁,都在他们的火力范围内,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敌在国会山”。

 

道长此时就站在禁门的城楼上,面色铁青地俯瞰着那群清流,默默地想着心事,黄锦明显是被眼前的阵仗吓住了,一个劲儿地劝道长赶紧回宫,道长摆出一副不为所动的模样,没来由地问了句,“你今年多大了”。黄锦此时心急如焚,怔了片刻赶忙答道,“啊...嗯...,主子知道,奴婢今年四十了,主子今天在这里要是惊了驾,可不得了!奴婢得立刻伺候主子回宫啊”。“惊驾”,道长不屑地撇了撇嘴,霸气侧漏地吹起了牛哔,“惊驾的事你还没见过呢,三十五年了,那一次跟朕闹的人,比这一次多得多了,好些还是大学士。朕一个人对付二三百人,把他们全杀下去了!吕芳当时就在朕的身边,可惜你那时太小,没遇上”。三十五年前,闹过一出“大礼议”事件,那时候道长还住在紫禁城里,就在左顺门外,堵了两百多号官员,道长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狠人,下手没轻没重,当场用庭杖直接拍死了十几个人,重伤数十人,用事实证明了,什么叫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讲道理,拿木板子拍肉屁股,它不比舌战群儒香嘛。

 

道长毕竟是大风大浪里闯过来的人,年轻的时候也见过不少大场面,李清源和他身后这百十来号清流,道长还真没放在眼里,甚至都不配让道长亲自下场跟他们对线,随便派个陈洪出来就搞定了。“主子”,黄锦还想再劝几句,道长却忽然翻了脸,声色俱厉地吼道,“住嘴,再说一句,你就下去跟冯保扛木头去”,黄锦闻言脸色一变,赶紧闭了嘴,放下灯笼,在地上摆了个小木凳,扶道长坐了下去。道长凭栏远眺,默默地在心中唱着几句戏腔,“我坐在城楼观雪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清流发来的兵。我也曾差人去打听,打听得李清源带人堵门厅,一来是内阁无谋少才能,二来是国库亏空失了人心。二百万两银子发了欠俸多侥幸,清流贪得无厌半夜上门来讨薪。身后太监人一个,我是又有埋伏又有兵,天子在城楼把驾等,等候尔等到此来啊,谈谈心。”

 

道长此刻脸上看不出悲喜,语气低沉,怅然若失地叹道,“该徐阶和陈洪他们出场了,仔细看着,往后给朕写《实录》的时候,把今天看见的都写上,朕没有惹他们,是他们在惹朕”。有一说一,道长也不像他自己说的那么无辜,毕竟百官欠俸少发了四十万两银子,欠了人家清流半年俸禄不说,大过年的还只发了那么点儿破烂,被清流堵在家门口骂街,似乎也是情有可原。陈洪手里攥着皮鞭子,清流手里握着笔杆子,道长很清楚等自己百年之后,注定是要被这群读书人给黑出翔来的,连亲儿子裕王都指望不上,还能指望一个太监,替自己说话嘛。史笔如铁,批判的武器虽然不能杀人,但却可以拿来鞭尸,道长要强了一辈子,最后却成了昏君的代名词,直到今天还有人说什么,明实亡于嘉靖,这都要拜以徐阶为首的那些清流所赐。

 

果然如道长所言,徐阶领着内阁众人,姗姗来迟地赶到禁门外,排成一排站顶,面向清流大声疾呼道,“国事艰难,我们没有做好,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皇上,对不起你们,也对不起天下的百姓。可事情总得一步一步地去做,这个时候,大家不应该到这里来,惊动了圣驾,你我于心何忍”。徐阁老貌似言辞恳切、态度诚恳,可仔细听下来,除了公开承认,内阁做的确实不好之外,似乎是什么也没说,事情总得一步一步地去做,可清流按部就班地做了三年,大明却是每况愈下,别说是治理一个国家了,就是经营一家公司,连续三年亏损,这管理层也该出面,给股东们一个交代吧。内阁出来道歉是必须的,可除了道歉之外,明年业务打算怎么做,未来发展规划又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降本增效、扭亏为盈,徐阁老可是只字未提,只是一个劲地说扯什么,“大家不应该到这里来,惊动了圣驾,你我于心何忍”,连张饼也懒得给兄弟们画,简直是傲慢至极。

 

讲道理,不惊了圣驾,又怎么钓的出内阁这群老狐狸,李清源闻言心中一阵冷笑,眼中闪着火花,郑重其事地答道,“徐阁老,这样话你们内阁,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不知道阁老说的,一步一步去做,要做到什么时候?圣上把大明江山都交给了你们管,北边抵御鞑靼、南边抗击倭寇,都没有军饷,那么多流民、灾民,近在顺天府这两天,就倒卧了一两千饿殍啊...”听李清源这口风,过去这三年,一众阁老怕是没少拿空话搪塞大伙,以前大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计较,那是因为日子勉强还过的下去;如今年关将近,京官家里都没米下锅了,徐阁老还搁这儿,大言不惭地吹牛哔,明显是犯了众怒。李清源也是个愣头青,张嘴便打了徐阶的脸,说什么,抵御鞑靼、抗击倭寇没有军饷,天子脚下的顺天府,两天就饿死了一两千人,也不知道是从哪个路边社听来的野路子消息。

 

实话实说,百官的俸禄随便欠,明军的军饷,还真未必有人敢欠,大明这会儿缺的不是军饷,其实是军费。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明军外出野战,砍死敌人得给封赏吧,被敌人砍死得给抚恤吧,再加上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等,几百万两银子砸进去,怕是连个响儿也听不见,而且就算你把钱花到位了,这仗还未必就一定能打的赢。如今管着兵部的,是李春芳跟张居正二人,有一说一军事方面,这二位纯属是半吊子的门外汉,连纸上谈兵的资格都不够,唯一懂点业务的胡宗宪,还被清流给整死了,指望清流去指挥作战,无异于痴人说梦,明军最多是龟缩在城墙后面,能把城给守住了,已经算超常发挥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