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书名:童年在乡村▪春 作者:桔子树 本章字数:3971字 发布时间:2020-07-10

  我皱起眉头,疑惑不解地说:

  “唉呀,每次都是‘坚持坚持’,我都‘坚持’够了!为什么大伯家不缺吃,不缺穿,还拿得出‘酒和肉’来招待客人?偏偏我们家……连个‘煮鸡蛋’都……”

  爸爸轻言细语地解释:

  “因为大伯家的劳动力强,参加‘集体劳动’的人多,挣的工分也多。我们家,顶多有两个劳动力。你们的妈妈为集体喂牛、挣工分。我身体不好,时常生病、吃药,做不了重体力活啊!唉——实际上,我们家只有一个半劳动力。……生产队在年底结算的时候,他们家是年年盈余,我们家是年年亏欠。”

  往日生活中的一些片段,像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当我学会走路以后,经常往大伯和奶奶屋里跑:有时守在他们家的门口不肯走,有时我会掂起脚跟,像鸭子一样伸长脖子,看看他们家的餐桌上摆着什么好吃的食物,祈盼着他们给我吃点什么。在那时,几乎每次我都能如愿以偿——或者是几粒豆子,或者是几颗花生,又或者是一把炒南瓜籽。我一拿得到食物,就兴冲冲地返回家中,和家人一同分享。不知是谁,曾经给我起了个羞人的外号——“小馋嘴”。

  渐渐地,我长大了,跑去“贪嘴”的时候就越来越少了。只有九儿依然还想念着我,当大伯家有美食的时候,她时常将那些“美食”朝她的饭碗里夹,然后笑眯眯地向我走来,把碗里的东西悄悄夹到我的碗里。比如:几片香喷喷的猪肉,两三个圆滚滚的白汤圆,几筷普普通通的时令蔬菜。我也常常送给她一些有趣的小礼物:一朵鲜花,或者半块橡皮,亦或是一个烤番薯。

  “啊呀——二姑父额头上的皱纹好深哟!他说话怎么跟别人不一样?”二哥突然问起来。

  爸爸耐心地解释:

“是啊!他当过教师,文化程度相当高。‘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作为知识分子中的一员,被当成‘罪人’遭到了迫害,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他曾经被人用绳索捆绑起来,进行批评斗争,不光是当众侮辱,还游街示众。那个年代中的知识分子,命运十分悲惨。受到迫害的人,非死即伤。上吊的,跳水的,伤残的……”

“哦豁!油和盐又用完了,火柴也不多了。明天,我不得不去赶场(赶集),只有卖了鸡窝里的那十几个鸡蛋,才有钱买东西。”妈妈打断爸爸的话说。

爸爸沉思片刻,镇定地说:

“明天逢双赶集,正好又是星期天,娃娃们都在家,可以帮着打理家务。唐小鹰,我们俩一同去周家镇赶场。你卖鸡蛋,我卖草绳。”

“好的,我们一同去赶集。你累了,让我扛着草绳走一段路。你也能够歇歇肩膀,轻松点。”

我坐在灶台前的长条凳上,眨巴着眼睛,脑子里不停地问:我们到底要挨到什么时候,才能把那些渴望已久的美食,真正的吃到嘴里解解馋,过把瘾呢?

  妈妈把洗净的折耳根加入油泼辣子等佐料,拿起筷子,搅拌和匀,一份色香味美的野菜就做成了。

  四四方方的大木桌上,一碗凉拌折耳根和一盏煤油灯摆放在中间。我们一家五口人端着菜叶粥,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凉拌折耳根太好吃了:鲜香、脆嫩,让人一尝就上瘾。

  饭后,爸爸妈妈到大伯家陪客人去了。我们三姊妹留在家。

  ……

  夜已深,屋外又传来一阵阵如泣如诉的猫叫声:“喵呜——喵——呜……”

  田野里的青蛙们,依然兴致勃勃地进行着规模浩大的交响乐。老鼠们纷纷钻出洞穴,一个个很活跃的样子:有的在偷吃秕谷,有的在搬运玉米,有的躲在暗处,“吱吱,吱——”地放哨,有的在赛跑……

  爸爸妈妈还没有回屋。我们三姊妹洗完脚,掩好门,接二连三地打着呵欠。二哥爬上灶房屋里的那张大木床,拉了被子盖在身上。我跟姐姐走进里屋,脱下布鞋,往床上一躺就睡着了。

红日初升,霞光万丈。鸟儿们在枝头,房顶上,蹦蹦跳跳,没完没了地叫。有一种叫不出名字的奇怪的鸟儿,总是喜欢放声歌唱:“儿仅困起——儿仅困起——”

  我头扎双马尾,身穿姐姐穿过的破旧衣服。二哥穿一身蓝色的春秋衫,衣袖上、膝盖上,都缀着补丁。姐姐穿一件肥大的旧外套,黑色的长裤上也打着两个大补丁。一大早,爸爸妈妈到周家镇赶集去了。

  八仙桌上,只有半碗泡青菜(酸菜)。

我不喜欢吃又酸又咸的泡菜,也不想闻到它特有的气味。于是就端着一碗饭,走到大门口,一面吃饭,一面看风景。或者说,我暂且将这美丽的风景当作下饭菜,慢慢得吃——听溪水潺潺,看百花争艳,蜂飞蝶舞。我望着前方三三两两去赶集的庄稼人,又想起了爸爸妈妈。他们走远了,把我的心也带走了。

  周家镇集市位于一座大山的脚下,距离我们家很远。我和妈妈一同去赶集,究竟有多少次?实在数不清了。

  那时候,我很小。一路上,妈妈带着我,走一会儿,歇一会儿,背了又抱,抱了又背,累得满头大汗……

  我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像黄飘带一样的黄泥巴公路,喃喃地说:

“妈妈,我们走了这么久了!什么时候才能走到集市?前面的路,还有多远?”

妈妈轻轻地告诉我:

“还早,路还很长……”

  集市上,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就像过新年一样热闹。妈妈背着我,走过蔬菜肉类市场,走过家禽家畜市场,走过百货商店……我安静地站在她身后的小背篓里,睁大双眼,看稀奇,看热闹,好高兴啊!回来的路上,我们又饿又渴,只能坚持,再坚持……

  后来,我一想到那高低不平的漫漫长路,就心生畏惧——宁可待在家,也不愿意去赶场了。

  “弟弟,小心点!看——猪食洒到外面去了。”姐姐说。

  “哦,我已经很小心了。”

循声回望,二哥和姐姐正抬着满满一桶猪食,踉踉跄跄地朝着大门口的猪圈走来。二哥走在前面,姐姐走在后面。沉甸甸的木桶在扁担中间摇摇晃晃,泥地上洒落了零零星星的米糠拌菜叶的猪食。

  “姐姐,我们歇会儿吧!”二哥说。

“到前面再歇息——汤汤水水的东西,一定要放在平坦的地方。”

  接着,他们俩慢慢蹲下来,把猪食桶放在屋檐下的青石板上。

  停留片刻,二哥问:

“姐姐,准备好了没有?”

“我准备好了。”

“预备——起!”

就这样,他们俩走几步,歇一歇,总算把那桶沉重的猪食抬到了猪圈外。

“弟弟,你去拿瓜瓢来,我负责喂猪、喂牛。”姐姐吩咐道。

“哦。”二哥应了一声,赶紧跑进灶房,拿来一把瓜瓢,“给!”

姐姐接过瓜瓢,在猪食桶里搅动了几下,一瓢又一瓢地舀进食槽里。她抬头看了我一眼,对二哥说:

“弟弟,这里没有你的事了,带着妹妹去耍吧。”

二哥回头看着我。

“丽文,走——我们去耍!”

“哦,太好啦!二哥,等一下!我先把碗筷放好。”

 二哥站在院坝里,对着西厢房大声喊道:

  “八姐——九妹——我们来‘跳长绳’,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好不好?”

“哎——来了。”八姐一边答应,一边拉着九儿,从屋里跑出来。

二哥突然问:

“咦——二姑父呢?”

九儿回答:

“他一早就走了。”

八姐问:

“谁当老鹰?”

二哥答:

“我们轮换着当老鹰,这次我先来。”

“我当母鸡,你们跟在我身后。预备——开始!”八姐喊道,同时迈开双腿,张开双臂,做出扑闪的样子,欲与想抓“小鸡”吃的“老鹰”对峙。

“等一等,我也来参加一个!”姐姐说着,兴高采烈地跑过来。

  大家都知道,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人越多越好玩。

  姐姐拉住我身后的衣服,也扮演起“小鸡”来。对面的那只“老鹰”张着爪子,一双机警有神的大眼睛密切地关注着“母鸡”身后的“小鸡”,灵巧的身子忽慢忽快,忽左忽右……“老鹰”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过来,就叼走了一只“小鸡”。刚才还活蹦乱跳的那只“母鸡”立马装作病恹恹的样子,掩面伤心地“哭”倒在地。大家都知道,这是“猫哭老鼠——假慈悲。”我们看到八姐和二哥装出来的滑稽可笑的样子,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响彻了整个院子。

紧接着,下一轮“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又开始了……

  “跳长绳”也是我们爱玩的——由任意两个人分别握住一根长绳的两头,连续不断地朝着同一个方向甩。我们单脚跳,双脚跳,跑出去又跑进来,玩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接下来,我们五姊妹又开始玩别的游戏:抓籽儿、翻跟头、扇烟盒、跳房子、编花篮……

  “弟弟,我们应该先把午饭准备好,让爸爸妈妈歇歇脚——赶集回来多累啊!”姐姐说着,进屋去了。

二哥转身跑进灶房。

  我又来到大门口,独自蹲在杏树下,昂起头,默默地凝望着前方,盼望着能够快快见到爸爸妈妈。对面的乡村公路上,赶集归来的庄稼人正陆陆续续地往回走。远处,山峦叠嶂,连绵起伏。近处,微波荡漾,炊烟袅袅。

不知什么时候,二哥已经站在我身旁,眼望着前方,眉头微微皱起。

  “我把饭都煮好了,爸爸妈妈怎么还不回来?”

  “就是嘛!二哥,他们是不是去了二姑妈家?以前都没有这么晚,怎么……”

  “嗯——说不清楚……因为二姑父刚来过。爸爸妈妈暂时不会到他们家去。”二哥说着,蹲下来,把胳膊肘支在膝盖上,双手托住下巴,深情地望着前方,“爸爸妈妈拿去的鸡蛋和草绳,应该都卖出去了吧?我想,他们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会在哪儿呢?”

“二哥,你估计爸爸妈妈到了水牛公社没有?”

“他们应该走到水牛公社桥头这边了吧?也许,他们已经跨过水渠,又翻过山坳了。”

“二哥,猜猜看——爸爸妈妈会给我们买什么好吃的东西回来?”

  “呵呵,水果糖?饼干?炒花生?豌豆饼?五香瓜子?白米粑粑……”

  “……”

姐姐从屋里跑出来,抬头望着前方:

  “你们看看——远处走来的那两个人,像不像爸爸妈妈?”

  二哥瞪着一双清澈的铜铃眼,望着远方:

  “树林遮住啦,看不清楚……等一下。”

  “唉——不是他们!人家在岔路口就分开了,各走各的路。肯定不会是爸爸妈妈。一大早,他们就出了门,怎么还不回来?好奇怪哦!”姐姐说着,脸上浮起一抹担忧的神色。

  “那前后跟着的一男一女,很像是爸爸妈妈!”我兴致勃勃地说。

  姐姐明亮的双眸愉快地闪动着。

“嗬——确实很像!”

  “可是,人家走上了另一条路。唉——又不是!赶个场,赶了那么久。到底是怎么回事嘛?”二哥抱怨道,忽然站起身,水汪汪的大眼睛眨呀眨的,说话的声音变得有些激动,“姐姐、妹妹,你们看——那边又走过来一男一女:男人走在后面,背着个背篓。特别是那个女人,还穿着天蓝色的衣服。我敢肯定,他们俩就是爸爸妈妈!”

  姐姐喜笑颜开地说:

  “嗯——爸爸出门的时候,穿着深灰色的中山服,黑长裤。哦,就是他们!哈哈……”

  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果然是他们!哦,爸爸妈妈回来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童年在乡村▪春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