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
三年级上学期如期而至。
每次家里人关心的问到我最喜上什么课?
我的回答就两个,体育和音乐。对主课的语文,数学真的不感兴趣,只是为了迈入“好学生”的队列里而努力的跟上队伍。
回应我的不是脑勺就是裤子屁股上的鞋印子。
年轻漂亮的音乐老师,一年四季都喜欢穿着长裙,中跟鞋,长发及腰,毛嘟嘟的大眼睛,瓜子脸,柳叶眉,个子不高但很匀称,说话声音柔甜,琴也弹的特别好听,就是我们那时候的女神!
如果现在还能像上学时候,站在讲台上高歌一首,身边漂亮的音乐老师在弹琴伴奏,那该是多么的美好!
“大家喜欢音乐课吗?”音乐老师的声音环绕在耳边,久久不散……
“喜欢……”
“也喜欢你……”
哈哈哈,童言无忌,童叟无欺,大声的说出心里话,我们只是孩子而已。
“同学们真是好热情啊!那你们喜欢乐器吗?”
“喜欢死了……”
“那老师给大家推荐一种乐器,竖笛。大家没有听说过吧?”
“老师,是笛子吗?”
“对,是笛子的一种,因为它是竖着吹的,不是横着吹的,所以叫竖笛。同学们要是喜欢的话呢,明天交钱,然后过几天就可以拿到竖笛了,我们会在音乐课中学习。”
这……是套路吗?
“好啊,太好了。”一呼百应,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酱醋茶啊!回家要钱去吧。
大概一周后,同学们每人手里都多了一个玩具“竖笛”。是那种塑料制品,白色发黄的那种颜色,上面排列着几个小孔,构造挺简单,我觉得好像那种哨子一般。
漂亮的音乐老师虽然每次上课都教,可是我一点天赋也没有,1234567这几个音分不出来,手指头感觉不分瓣,僵硬迟钝。只好滥竽充数了,课上和一些同病相怜的同学们傻笑着盯着老师看。
虽然咱乐器学不来,可唱歌还是可以的,老师带头唱了一遍我们就跟着几遍差不多就会了。也不用识谱啥的,就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
那天早上广播体躁音乐完毕,大喇叭里传来了教务主任的声音。
“为了让同学们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准备开一个音乐舞蹈队,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到班主任处报名申请,利用课余时间参加……”
“哗哗哗”议论声起。
劲爆啊,那个年代这个音乐舞蹈班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新奇!
“音乐,舞蹈,是分开的还是一起啊?我要上音乐老师的课。”“我也想去……”
每个人心里都激动着。这样就可以多多的看到音乐老师了。
下间操回到教室,大家呼啦一下就把讲台围满了,女生有报音乐的,有报舞蹈的。男生清一色的报音乐,可把班主任忙坏了。
“你们报名是报名,不一定都能去啊,全校也就要10几个人,是一个队,不是分开的……以后演出出个小节目啥的用。”
诶呀妈呀这是百里挑一吗?
“给你们先报上名,等过几天老师会选拔,学习不好的我看是够呛了,因为你学习都不好,哪里还有时间去学别的啊。好了都回座位上去准备上课了!”老师说完我们大部分都太失望了,打击太大……
我的成绩还行吧!占了一头。
数日后通过对学习成绩,音乐学习程度(就是唱歌好不好听,简单粗暴。)和身高胖瘦等一系列的选拔,我光荣入选了20人的音乐舞蹈大队。
其实报名的时候班主任嘴上说都给报上名,其实在她那里就已经pass了好多同学了。后来应该都是各班主任推荐上去几个同学参加选拔的。正如班主任所说的道理,主课都学不好的话怎么还能去学其他的呢?不能影响班级的整体成绩!
得知选拔结果之后的心情是无法言表的,但是是纯洁无瑕的。可是第一天去小礼堂报到后的心情也是无法言表的,这个大队的老师根本就不是我们的音乐老师,啊……
大队老师是位50岁左右的小老太太,据说是我们音乐老师小时候的老师,留着五号头,圆脸,金丝眼镜,个头中等,总之看起来很文艺。
她们两个的共同点就是声音吧,都是比较柔声细语的那种,现在回想起来可能会起一身鸡皮疙瘩,不过那时候这种声音却让我们觉得特别舒服,可能是每天在父母家人的喊叫打骂声中的一剂良药偏方。
大队的课基本都是周下午抽一节课,因为那时候我们的主课都是上午4节课,下午的都是体育,音乐,自习课等。
每天在大队就是练习发音,练习完整的歌曲,熟练老师编排的舞蹈,作为第一次学习舞蹈的农村小孩来说是又新奇又搞笑,扭捏的动作和不协调的身体惊呆了大队老师。20人里面男生女生各一半,有几个男生是来学舞蹈的嘛……
最后练的是一边唱歌一边跳舞。记得练习最多就是北京的金山上,藏族风格的,再配上藏族的舞蹈。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磨合总算是大队里能拿出手的了。
每次校运动会或者其他一些活动,我们就会去来个开场表演,那时候都是自己真唱的,背景只有曲子。
后来这个大队持续了大概两年的时间就不了了之了,可能是因为主业还得应该是语文和数学吧。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
学校改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原来是以班级为单位,全校成C字型排列,4名少先队员分别拿着国旗的4个角,直接挂在旗杆上,等大喇叭里的国歌想起就缓慢的跟着节奏升起国旗,各班级的少先队员们敬礼行注目礼。
现在改为队列不变,国旗手在前,后面各班级各一名代表举队旗,顺序从前高年级到低年级,从一年级队伍开始绕一周走到高年级队伍,再走到旗杆下,然后各班队旗分别在各班排头站好,这个任务也是落在体育委员身上,威武吧!举着队旗全校走那么一圈。
4名国旗手每周一换,各班级班主任报名,因为人多,我还要举队旗,所以也只当过一次光荣的国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