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大幕徐徐拉开,脱贫解决的是基本的问题,“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政府在主导,成果也显著,但是乡村振兴,不管是从深度,还是从广度,必然要高过脱贫攻坚,不但要政府主导,也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力量参与也就意味着资本的涌入,我们知道资本的涌入,它是要追求利润和回报的,如果让它有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必然需要法治护航。
缺资金是乡村振兴一个大问题,但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只要有利可图,各种资金会争先恐后流入,资本的敏感性就是四处寻求投资风口,现在乡村振兴开始了,只要国家有相应的配套政策,资金的问题会很容易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的政策还是相对保守的,具有很大的改革调整空间,想必国家也会不断修改法律法规,完善政策,让乡村成为投资的热土。
乡村振兴,我个人认为本质上是人的问题,乡村会什么留不下有用的人,为什么大家都往城市里去?无非是城市有更多的机会,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有价值。脱贫攻坚阶段,国家可以向农村派遣干部,但是有哪个干部愿意在农村发展!更多的是完成在政治任务。乡村振兴不仅仅需要派遣干部,应当派遣专业对口,能够真正服务农村的干部,这就考验组织部门的能力,让有为者有位,拿出实职来,我相信会有年轻的干部愿意在乡镇发展。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回流,这是最难的地方,在当下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是简单地倡导号召,估计很难吸引有用的年轻人回乡,只有让他们看到机会,能够有希望赚到钱,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回来,这也需要营造良好的投资兴业的创业环境,法治环境。政府部门应当提供更多服务,让创业者安心,这一切都需要明确的法律出台,政府的口头承诺很难起到安人心的作用。
乡村振兴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不要把创业者当作外乡人,我们不仅仅需要本村人回乡,更需要城里人下乡创业。没有完善的法治保障,估计城里人是不会掺和农村的事情,他们来不是做公益,而是来赚钱,来兴业,如果法律保护不了或者维权成本过高,他们会敬而远之,这也是不利于乡村振兴的。
健全的法律,完善的政策,亲民的政府缺一不可,乡村振兴需要久久为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乡村振兴已经起航,法治护航是根本保障,立法要及时,执法要规范,司法要公正,让乡村成为创业者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