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事件就算过去了,处理的还不错,曾经拳脚相加的敌人后来见面都是朋友,李志行的军事强学社和张荫梧的武术研究社,因此多了不少东北会员。李志行的威望和影响力也涨了不少。
这天李志行收到了一封信,是程明恭来的,请示一件事情。
原来是三原县推荐他去选省议员,说因为汉堂厂在陕西影响巨大,造福地方,他有这个资格。并且,还暗示只要程去参选就一定能选上!不过程明恭很谨慎,来信问志行的意见。
这事李志行其实知道,这是省里刘神仙授意三原县的,不过苗帮办偷偷将情况告知了桂萌生,李志行自然也就知道了。
程明恭在信里说,他怀疑这仍如陆建章的手法一样,又是省里拉拢他的一个圈套!并表示,他并不稀罕什么省议员,能在志行手下干就是他此生最大的心愿。
李志行看完信,微笑了一下,然后让刘绣娘向陕西发表,命令桂萌生动用汉堂的资源,全力配合程明恭参选!若能选举成功,则给程明恭每月再增加500元交际费。
给程明恭的回信,只是寥寥数语。其中写到:兄弟相知,岂惮一省议员尔?依弟之见,兄莫若如刘皇叔勇入江东,任他千条周郎妙计,我终得了美人荆州!另,弟已觅一白兰地佳酒,待兄得议员后为贺!
程明恭得此信后,一览之下,哈哈大笑,说道“正之知我!”,遂同意参选,并顺利成为省议员。
程明恭成了议员,并不耽误汉堂的工作,因为议员基本都是兼任,有的是时间。而后,刘神仙虽多次拉拢,但程明恭都虚与委蛇,却借议员位置为汉堂谋求了不少实在的利益。
刘神仙这次操作,恰似江东周郎,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看官就要问了:为啥程明恭能当省议员,而李志行和桂萌生不能?这两人对地方的影响不比程明恭大些?
呵呵,这是因为民国的省议员资格有年龄限制,李志行年龄不够,桂萌生就更不用说了。
然后,再有一件事,就是白崇禧要走了。
白真要去新疆,壮志满怀,意欲效法张骞、班超。李志行并不记得历史上白崇禧去过新疆,也不明白所以然。但两人本相约共同开发西北的,现在学长要先去,志行便亲自给白崇禧买了一件上好的皮大衣,说新疆冬天很冷,请他一定注意,白崇禧也接受了这个小兄弟的关心,叮嘱志行在学校好好学习,异日同为国家效力。
学校的事情很多,可李志行不单是个学生,他还是有众多产业的老板,所以注定平静日子不多。
这天志行正在教室里上课,忽然来个学生说校门口有志行老家的人找,说家里有十分紧急的事情,志行便急忙请了假出去,什么事这么急?要在自己上课的时候来找。
一出门却看见刘绣娘一脸焦急,身后跟着小五和傅长缨。
刘绣娘一见李志行就说“少爷,榆林急电!”
“到茶馆说。”,李志行几人便急急来到茶馆,坐下后刘绣娘递上电报,小五和傅长缨一脸焦急的看着李志行的脸色,他们并不知道电报内容,这是纪律。
事情果然紧急,电报是赵琦发来的,说这几天有一股绥远土匪在伊金霍洛旗一带打劫,据可靠情报显示,匪首名叫卢占魁,是绥远巨匪,纠集了杨万珍、杨猴小、陈得胜、赵半吊子等各股共7、8百土匪,基本都骑马,在绥远连破村镇,烧杀掳掠,距离李志行的神木煤矿也不过一两天的路程,所以赵琦紧急请求加派煤矿的护卫武装。
李志行看后犹豫了,7、8百武装骑徒?快相当于一个骑兵团了,又是凶残成性,自己调多少人能挡得住?目前自己在煤矿上有一百多条人枪,其他有两百多在黄河沿岸,这些人没打过仗,根本挡不住!一旦被攻破,便是尸横遍野的惨案!
李志行在屋里来回走了一会,随后便让刘绣娘赶快回去发报。
第一份发给赵琦,让赵琦立刻归拢工人,只带值钱的东西,火速撤往榆林城,护厂队护卫!由于这时候榆林还没有电报,自己有无线电台的事情比较机密,不能让井岳秀知道,所以只好让赵琦带2千大洋去找井岳秀,请井师兄派军队接应,安全到达榆林后立刻回电。
第二份发给驻扎在壶口的邓子钰,邓子钰是李志行提拔的护厂队副队长,也是李志行的师侄,常驻壶口,调度黄河沿线武装,电报向邓子钰通报了匪情,让他收拢人马,时刻戒备及等候命令,骑匪倏忽如风,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第三封发给桂萌生,向桂萌生通报此事,注意做好各项应急配合及防范。
等待消息的时间十分难熬,首先回电的是桂萌生,表示已经派人带了一百多护厂队前往加强力量;随后壶口的回电也来了,表示大部分人马已经收拢到壶口,但靠近榆林的两个10人小队,已命令迅速进入榆林城,归入赵琦麾下。这个处理也可以,匪徒自西而来,从东边紧急进入榆林时间应该来得及。
终于,第二天一大早,榆林回电,经过连夜赶路,除了自行要求回家的部分矿工外,其余所有人都已安全到达榆林城,井岳秀派了一连人马到半路上接应,另外张德胜排长也带领全排士兵护送,张排长一开拔,县长刘子风也没法坚守,只好跟着县里的要员一起同行了。
李志行心中稍定。
后面的消息实在不好,在赵琦撤入榆林城的第二天,卢占魁果然从伊金霍洛旗进入神木,上湾只是路过,一看煤矿上人早就跑光,值钱的基本没有,就索性放火烧毁了几间房子。然后往东攻破了神木重镇高家堡,奸淫掳掠,杀人放火,男女老幼杀了足有160多人。
井岳秀派了高双成和郗月三两营人马前往迎击,不料卢占魁仗着骑兵行动迅速,居然避过高双成直接去打榆林城。榆林城里尚有井岳秀两个步兵营及榆林警备队等,井岳秀在城头架起机枪和大炮,防守严密。
卢占魁见遽然不能得手,后面高双成骑兵又近,遂调转马头先东而北,突然攻打府谷县城,府谷驻兵一连,根本不是对手,卢匪破城,抢劫之后竟然掳掠县长而去,随后向榆林道尹勒索大洋2万,快枪200条,洋布100匹,榆林道只给了大洋1万,洋布80匹,卢匪竟然将县长撕票后又窜回绥远去了。
真是罕见的恶匪!对这种匪徒,井岳秀一时也无可奈何,虽说井师兄从关中到陕北,一路就是打土匪打过来的,但目前他的人马还需要分散在各处保地方,榆林的人马守城还凑和,想消灭这么大股骑匪根本不可能,这些骑匪完全是过去蒙古人的打法,来去如风,防不胜防。
这他妈啥世道?老百姓还怎么活?自己的煤矿还怎么开?绥远的当官的都是干什么吃的?养出来这么一大股土匪!
其实不光是绥远,那时候的中国这种情况很多,匪祸蜂起,地方处置不善就会由小而大。例如这个卢占魁,开始本在绥远丰镇一带为匪,逐渐壮大,后来潘矩楹为绥远都统时,觉得剿灭难度太大,就改剿为抚,招安了卢占魁,派到固阳驻守。但卢占魁匪性丝毫不改,依旧到处残害百姓,只是像多了一份执照,更加无所顾忌,一些小股土匪更来依附,以至于终成大患。
李志行好几天心情都不好,这土匪也太猖狂了!从关中到陕北,自己生意都做不好,关中有军阀窥视,陕北有土匪横行,到现在他也体会到了延长油矿张丙昌大师的难处了,可叹自己当时还偷偷耻笑张大师。真TM是土匪遍地有,你做多大事,就有多大的土匪来和你为难。
把煤矿关了?损失太大!挖煤是很赚钱的,挖一吨煤运到关中,大约净赚25块大洋,自己的煤矿由于资本雄厚,产量每天已经到140多吨,年净利润很快会超过100万大洋,这是暴利呀!停下来?开玩笑!
可不停下来怎么办,强敌暗伺,一百多个工人一百多条命呀!护厂队又不是对手,一百多护厂队员不少是自己的师侄,其他都是从关中带去的子弟,李志行真不希望他们有意外!
志行仔细考虑了几日,算了,先停下来,天气已近隆冬,采煤很辛苦,黄河也逐渐上冻,没法运了,先停下再说。
李志行让刘绣娘给赵琦发报,暂停采矿,妥善安置工人。
等李志行自己一人在客厅生闷气时,傅长缨进来了,说“少爷,我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志行看了看傅长缨,说“长缨,你我不是外人,有话就说。”
“既如此,那属下便说了,这卢占魁其实是绥远哥老会首领,和通统山堂亦有往来,若以此层关系去打动他,估计以后可保平安,但平日少不了要给他好处……” 傅长缨边说边看着李志行的脸色。
“你说什么?” 他妈的!这小子是说让我给土匪去上贡?傅长缨话还没说完,李志行就勃然大怒,抓起茶杯就想砸下来,不过砸到半道,李志行忽然手腕翻转使了个卸力,又把杯子送到嘴边轻轻地喝了一口,抬起眼睛说“长缨,没想到卢占魁这样的恶匪,竟然会是我们哥老会中人?”
傅长缨苦笑了一下,可不嘛?哥老会本来就是黑社会,为匪的不在少数,只是一些像前任龙头张云山那样后来成了正果,如今通统山堂有刘振武和范掌柜等领导,不怎么做坏事,其实其他大部分哥老会的还不是在社会上干各种勾当?
李志行看着傅长缨又问道“长缨,你怎么看此事?”
傅长缨说“要说这卢占魁作恶多端,着实该杀,不过实力太强,不容易被打败。”,随后又思索了一会说到“若实施暗杀,卢占魁对哥老会做事方式十分了解,以我手下的力量,恐怕只有三成把握。”
李志行忽然轻轻笑了,盯着傅长缨说到“长缨,你跟着我,我却没问过你的出身,你可否讲讲?”
傅长缨看了李志行一下,然后说道“少爷,其实我从小是个孤儿,在街边讨饭,被狗咬,被人打,后来是范掌柜收留了我,又介绍了帮会里的师傅教我拳脚和本事,后来又介绍我入了帮会。”
“哦,那么范掌柜为什么让你跟着我?”
傅长缨回答道“范掌柜对我恩重如山,他老人家不想看我一辈子在帮会里混,想为我谋个出身,所以让我跟您做事。我听了您对待桂萌生、老魏他们的事情就立刻答应了。”
“那你以后想要做什么?”
“跟在少爷身边这些日子,长缨已经明白少爷日后定是做大事的人,而少爷又宅心仁厚,所以……,所以我想少爷总需要人去处理一些自己不忍动手的麻烦,或者处理一些不便让别人知道的事情,长缨自信可以胜任,少爷但有需要,长缨万死不辞!”说到这里傅长缨向李志行深深行了一礼。
听到这里,李志行长叹了一声,说到“长缨,你刚才建议我给卢占魁好处以保平安,其实金钱我并不在意,通匪的名声我也敢担,但你有没有想过,若有一日卢占魁让我出卖官兵的情报,甚至出卖老百姓的性命我怎么办?若是你又当如何?”
傅长缨满脸通红,说到“这个长缨尚未想到,长缨出身乞丐,穷人疾苦,终生难忘,任何时候都不会坑害穷苦人。”
李志行想了一会,说“这样,长缨你暂时不要在我身边了,你去榆林,帮助赵琦建立情报网,主要针对绥远及陕北土匪的信息,这样我们的工人会更安全些。需要银钱找赵琦要,我会通知他。”
“是的,少爷,请您放心,我一定办好!”傅长缨行了个礼出去了。
李志行看着傅长缨的背影,这是自己第一次真正给这个生活在暗影里的人派任务,不知道他会如何表现。
李志行的懊恼乔修远也发现了,问到底是什么事情让志行愁眉不展?李志行只好一一相告,但托词是亲戚的生意,不过自己有股份在里头。
土匪?还是连地方官府都治不了的土匪?这个真不好办,不是上头打个招呼,地方的官员就能办的事情。不过乔修远和李志行总讨论这件事情。
最后宿舍里的人都知道了,大家都加入了讨论,因为土匪实在是一个中国最普遍的社会问题。
终于乔修远首先在《军事强学周刊》刊登文章讨论土匪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后不少同学也撰写文章发表见解,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了假想案例,鼓励大家讨论基本攻防,这基本上也是一个步骑对战的实例,所以大家讨论十分积极。
李志行对每期的文章仔细研究,他的思路更宽一些,因为这个超越了一般的场景设定,他可以进一步考虑构建工事和增加武装。
傅长缨已经在李志行的安排下回陕西了,于是他把小五拉进来讨论,小五做保镖应该是把好手,可是指挥军事呢?他想听听小五的见解,于是把每期的文章也拿给小五看,把大家的争论讲给小五听,让小五整理一份榆林煤矿防范土匪的计划。
小五知道这是小师叔在培养自己,当然非常认真,也很努力。
最后,志行甚至以研究学问为名,拿着制定的方案去请教军校的筑城教官、工兵教官和战术教官,老师们对李志行的钻研精神十分赞赏,给计划提出了不少有益意见,好几个工兵科的优秀学员居然还为方案配了图纸,十分详细。
哼哼!恶匪卢占魁,现在小爷剿不了你,可下次再来,至少崩下你一颗牙来!
小五也不用继续在保定了,带图纸和方案回三原去交给桂萌生,由桂萌生负责筹备榆林煤矿防御设施建设计划,赵琦协助;小五回去负责扩招护厂队员,扩招600人,会同以前榆林的护厂队成立专门的护矿队,小五任队长,武装保卫生产!
不过光有人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枪,这一段时间李志行已经考虑成熟了,必须买重机枪,否则还有可能守不住。重机枪自己也买得到,关键是运输,购买重武器的事情千万不能让这些军阀们知道,尤其是陈树藩,井师兄也需要隐瞒,这个东西太敏感!
好在从时间上算,买枪还不太急,李志行打算等到年假时自己去上海买,这期间需要考虑军火夹带在什么东西里,也就是要买些设备,能迷惑人耳目又能夹带军火的设备。
于是志行又给桂萌生和赵琦发电,问如果要在榆林建工厂建什么工厂好?
不久赵琦回了一封信,详细说了榆林的商业情况。
榆林城的贸易里皮毛、粮食、煤炭、牲畜是大宗,其中粮食主要是买入,牲畜主要是从蒙人处买入再贩卖到关中,皮毛、煤炭输出。
榆林煤炭产量一直不高,虽然新添了李志行的煤窑这样的大户,但志行的煤炭基本自己用了,对市场没啥影响,所以榆林的煤炭大部分沿黄河而下,但几乎到不了关中就没了,所以关中多用山西煤。
皮毛多经初步处理后被商人贩到天津加工、转卖,其中羊毛主要加工成地毯出口,但从去年起地毯出口不畅,价格暴跌,毛皮价格也同时下跌,分析可能是欧洲打仗的缘故。本来皮、毛加工应该可以建厂,但市场实在不好,所以不建议建设工厂,但皮、毛贩卖尚有不少利润。
另外赵琦顺便提到了神木有个官碱厂,是由井岳秀一个手下的亲戚承办的,利用伊金霍洛旗的盐卤水熬土碱,每天能产几百斤,但似乎利润不低,每一百斤在不出神木县就能挣5、6块银元,运到关中利润估计可以翻倍,不过目前官碱厂利润每天也就几十块钱,至于是否可以建工厂搞这个赵琦并没有把握。
这些都是赵琦设法打听到的,赵琦深感校长对自己的信任,所以干事情十分用心,不但管好自己的生意,榆林地面上的生意信息都在慢慢掌握,这一点李志行非常满意。
桂萌生也是写信来,他是与那三位留洋厂长商量过,对榆林的市场分析基本与赵琦相同,但提出了几个建厂的分析,首先建议建设焦炭厂,原料方便,产品可销往河北或出口,在建设焦炭厂的基础上可建设小型硫化碱厂,这个毛皮加工时用量较大。
其次是建设电灯公司,榆林煤炭便宜,发电有优势,可以同时建设一家小型电动面粉厂,目前整个西北都没有面粉厂,按说面粉厂建设在关中最好,粮食多人口也多,但桂萌生深知李志行对目前在关中发展十分忌讳,便提出在榆林建设一说。
最后分析了皮毛市场,基本结论是市场不景气,但若能小量生产毛线、毛呢,然后到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开拓市场,或许可以成功。
李志行拿着两封信想来想去,烧焦炭赚钱应该没有问题,但烧焦基本是用来炼钢的,榆林离产品使用地太远,水运是最便宜的方式,焦炭顺黄河而下到了山东,估计大部分会被日本人买走,也就是说李志行烧出来的焦炭将被日本人买去炼钢,这个钱李志行不想赚。
毛、皮的生意双方都不看好,志行想了想也就作罢。
至于碱厂的事情李志行大概能估计出来,盐卤的成分一般就是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既然已经熬成的产品能当碱卖自然碳酸钠多一些,只是不知道具体各自组分是多少?熬土碱自然是最原始的办法,自己应该可以使用物理法分离纯碱,这个比范旭东的工厂化学法生产纯碱要容易,成本肯定更低,这是一条好主意,关键是盐卤的纯度和盐卤原料的多少。
李志行立刻让赵琦安排人将盐卤弄点样品带到天津去找范旭东,请范旭东想办法分析一下主要成分,并将此事通告桂萌生,请陈佳伦联络范旭东帮忙。
电灯厂、面粉厂都是十分赚钱的行业,但是还要考虑榆林城的消费水平,面粉厂似乎不宜太大,考虑到以后在榆林的发展需求,发电厂倒是可以大一些,做能力预留。于是志行将自己的想法发电告诉桂萌生,让他组织几个厂长尽快出个方案。
过了两天,志行又给赵琦发电报,让赵琦调查榆林人口、面粉市场估算、地产的情况。经过这几天的考虑,他想故伎重演,复制三原开发房地产的模式,三原的房地产开发可以说赚翻了,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为李志行输送财富,所以他想在榆林也搞一票。
又发电报给桂萌生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让桂萌生协调赵琦等人做个一揽子计划,做好后带相关人到保定来一起商量,他也想狗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