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丰霜每次进太守府的时候,都会一改独处时的安静。散发仰头,双眼斜天,一副大部分世家不要好子弟都有的模样。心情么,总是愉悦的,无忧无虑的世家子弟,怎么可能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至少大门的兵卫们很少看到少爷不开心。从来只有他整人家,没有人欺负他。
说来也倒是奇怪,明明这少爷的身子最差,在小孩们喜欢滚地打架的年纪,却也很难见到他被其他世子欺负过。以东烨彪悍的风俗,孩童时不被欺负是很少见的,毕竟大家都习武,难免要切磋切磋。普通人家的父母们毫不在意,武将之家的就更觉得这有什么不妥了。毕竟将来上战场建功勋比打架残酷多了。
今天也不例外,刘丰霜心情不错,一进了自己的文泽苑,便开始大呼小叫起来:“火文、火武,本少爷回来啦,还不快来伺候!”
“火文你去给我削个梨子来”,刘丰霜喝道:“火武你去帮我抓两个蛐蛐来,还有去树上给我摘些果子,还有……”
偌大的文泽苑,没有一个婢女,从小陪他的婢女要不被他气走了,要不被他赶走了。只有一个照料生活的阿婆,两个武伴,和四个兵卫。兵卫一般在苑外值班或休息房休息,靠近柴火房的位置。
太守府虽有统一的伙食房,他却很少吃过,这苑里有个单独的,因为丰霜这小子挑食,只吃得阿婆烧的菜。所以这苑留下了阿婆来照顾这少爷。
说是照顾丰霜,不如说是丰霜照顾她,想给老阿婆一个栖息的归宿。阿婆是母亲之前的老家奴,如今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使,腿脚也不是很方便,照顾人的活不太干得了,一般世家只会将这样的老奴们遣回家去。阿婆无儿无女,更别说家了。虽有些银两,一个人生活也是不方便。
太守府中那些人都是粗人,尤其是父亲收养的那些门客,大多军伍出生,急性子。这伺候的活,阿婆自然是跟不上了。
八年前,少爷闹脾气不吃饭,把老阿婆带到了文泽苑,这里的粗活都是由兵卫和两个武伴干了,她自是无需干多少,就连做饭,也由一两个兵卫帮着打下手。
这小子一向是外冷内热,从不说出自己的感情。
在苑内人眼里,除了火武,大家都觉得这少爷挺好的,唯一的缺点是比较讨厌女孩子,在女孩子面前,总是露出一副厌恶的表情。当然书院读书时,这表情会收敛些,他还没蠢到去莫名其妙地招惹那些世家女。
火武当然讨厌这小子,这小子没事总是差遣自己,什么重活都是他们两兄弟干,没事少不了捉弄,尤其是练武时,觉得这小子简直丧心病狂。
武艺没有,胡七八糟的乱打一通,还不准还手。这武伴当的甚是委屈。在他们三人一起习武时,这小子学得最慢。兵教尉走后,丰霜总是第一时间会把气洒在他身上。
谁叫他比火文看起来更耐打一些。
丰霜也是可怜,身体有缺陷,体质偏寒,体内聚集不了热的真气。不宜练东烨国的上乘内功,赤焰真气。这内功在世间也算是绝学,帝皇家的私藏。当年烨皇年少时靠此内功纵横沙场,立下无数战功,名震天下。
十年前,东烨兵败,烨皇将此内功公诸于世,全民皆可习之。打破了两千年来,帝皇家内功绝不外传的先列。并将自己练此功时的心得与诸位后习将领的心得,梳理记载。去繁存简,编册由各教尉,教军中兵士。这十年,东烨武力大盛,周边几国也是人心惶惶。
刘丰霜十一岁时,都比不过七八岁的女娃,受尽嘲笑,说不定他厌恶女孩子是因为这事自卑呢。火武经常这样猜着。
火文、火武倒是相反。这两个少年的体质非常好,学武特别快,一点就通。在这几年太守府教尉的指导下,实力已远超同龄中的武伴,甚至比一些武将世家的嫡子还厉害些许。所带过的教尉都特别夸赞,这资质是当兵的好材料。
喊了半天,发现他们都不在,正欲发火。只见父亲从苑外走来,收住了火气,又摆出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
刘重一进文泽苑,便哈腰谄笑道:“我家霜儿回来啦,来来来进书房坐。”
若有旁人,必会大跌眼镜。一向严厉稳重的李重,居然有这幅模样,怪不得这小子在外面无法无天,都是这当爹的惯的。
这小子没大没小,见了老爹也不行礼问安。
进了屋,刘重立马拿个水果,亲自削起皮来。那可是手握宝剑,斩天下的手,此时居然拿着短刀在削水果,干着下人的活。
刘丰霜后背倚进椅子里,双脚翘起,搁在书桌上。身体连着椅子晃啊晃,两腿还抖了起来。
“老爹有事吗?”他问
“哦,没事没事”,他回:“给,水果。”
刘丰霜嘎嘣嘎嘣吃了起来。
“今天在宫中,可听闻烨皇募兵之事?”刘重问。
“没有,怎么啦?”刘丰霜疑惑。
“这边有个告示,老爹思不明白,你帮我看看,我也是今天刚知道的。”说着从怀里取出一张告示来。
刘丰霜也是第一次看到这告示。
募预备士兵,凡十三岁以上少年,皆可入伍,月银一两。于七日内向各州属、郡县守备处报到。博古,淮岳历,二一六年,十月十三。
上面居然是老师的名字,那也就是烨皇的意思。刘丰霜沉思了片刻。
跟刘重身边的谋策思考的差不多。
第一,各州、郡县都要,征兵很广;
第二,七日内。这个告示有点急。先是发布之前,连自己和父亲都不知道,再是限定七日之期,怎么看都有些匆忙,按理以老师的智慧,应该算无遗策才是,不会这么赶;
第三,年龄太小了。这么小的年龄,入了伍,这些教尉与其说是教官,不如说是奶娘,他们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战场,这其期间可不是奶娘么?还这一大帮人;
第四,这命令没有任何的收益。至少现在看来是,眼下也无战事,反而会增加朝廷一大笔负担。
到底这是为什么呢?刘丰霜也在思考。当然这公告若是传到淮岳,也会引起不小的反应,刘丰霜能想到,父亲应该也能够想到,这反应肯定是恶的。
刘重见丰霜不说话,开口道:“霜儿,你说烨皇这么大张旗鼓的募兵,会不会是要打回淮岳帝都去了?”说着兴奋地搓了搓手,一脸神往。
打回?没错,当年强悍的东烨大军,势如破竹,直抵帝都,剑指天下,是何等气概!只可惜……
短短十二年而已,对经历过的人来说,这事仿佛就在昨天。
今天的东烨,想要跨过横在眼前的澜沧江,都需要巨大的勇气。
要发起战争么?长驱直入到帝,大国战?
这不太可能。刘丰霜继续思索着。以现在烨国的兵力收复当年的“失地”还行,要直取帝都,恐怕连皇城八郡都打不下来,这是丰霜的判断。
现在的淮岳,亦今非昔比。
那次大战后,八郡的工事更加坚固,士兵更多,且士气更旺。
丰霜飞快地分析着:这告示一出,不日便会传到淮岳,这举国皆兵的举动,很容易引发大家敏感的神经。现在淮岳与东烨边境,像个火药桶,随时都可能爆炸。冲突肯定避免不了,以正常的推测,淮岳一定会把东烨扼杀在这些新兵起来之前。最多五年,真要这些新兵能上战场了,不仅对淮岳,对整个大陆都是威胁,尤其事南灵和瑾国。
这个告示太不明智了,不仅安定不了边境,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战争,烨皇为什么要这么做?老师为什么赞成这么做?
告示一出,东荒的那只队伍是不是也会短时间回朝,因为西边的战事已然无法避免,哪怕不出征,加强防御也是有必要的。南北烨良港若被破,两日便可直抵烨良都,背后的烨京也会受威胁,近期大军一定会抵澜沧江的南北两港加强防御的。
他脑子里又思了许多的可能和产生的反应。
综合分析下来,觉得目前的大烨还只适合自保,断无能力发动进攻的国战。
想毕后,又嘎嘣嘎嘣地吃起水果来,打断了老爹的白日梦 。
“霜儿怎么样?”一脸期待。
“天下可能要有大事,我没想明白,老爹明天上朝后就知道了。打到帝都去,就不要想了,这辈子应该是没希望了,安安心心做太守,把军守备这职位也卸了吧。”
“怎么会这样。”老爹痛苦流涕,表情很是浮夸。他丝毫不在乎自己在儿子面前的形象。
他那浮夸的表情后,确是有些不甘和落寞的。
太守兼军守备,呵,在他眼里最多只能算个文官,自己已经十多年没上过战场了,对于武将而言,能有几个十年?对一个做梦都想驰骋沙场、哪怕战死的人来说,这是很残酷的。
丰霜不理那痴呆的老爹,没个招呼,独自进里屋睡觉去了。
他们父子,见面的时间总是很短暂,因为老爹总是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他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