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清晕呼,“不是说我们只是走个过场吗?还要走成套啊?弄这个什么回门啊!”敢情这是回门礼,她才不舍得这么好的东西白送尚书府,上回送的那两个扳指就已经很让她心疼的了。
战王陈吉仿佛看出了她的心事,“王妃,放心,这些都是不用银子买的,这几块椰皂都是铺子上自己做的,还有这些琉璃吊坠、耳环、手串,都是林洛他用鱼和西域商船给换的,王妃你上次不是说这些东西都不值钱的吗?”
如今他要大规模的开拓海上航队,海上战船,一个铜板巴不得辨成两个来用呢。
虽说老狐狸有经费,可那点经费用完,就得眼巴巴的等第二批经费了,他和老狐狸打交道数年,还不清楚他的性格,说得比唱还要动听,可真要出银子时,心老疼痛了,都是像挤药膏似的才会挤出一点点,可不痛快了。
他才不想受老狐狸的制约,只要开始了的计划,他就得快快脆脆地完成才行,只要事情完成了,老狐狸欠的帐还能赖得掉吗?银子自然就会补上,所以他可比王妃还得要精打细算才是,总不可能真的要把妻子的首饰和东珠拿去变卖吧。
李清清一看,对啊,这些东西里,还真是没几件的值钱的,那些零嘴吃食,还是自己铺子里做的,这样看来,好像他们回去尚书府一趟又没什么损失。
尚书府里,今天可是热闹极了!府里的上上下下都等着看热闹,也等着收银子打賞。
“来了,来了!安王爷和安王妃回来了!”方氏都盼了大半天了,又多次进出门口,这才等来了安王和安王妃。
“安王吉祥,安王妃吉祥!”李牧、方氏带着尚书府上上下下人欢欢喜喜的在尚书府门口迎接!
方氏的腰板挺得前所未有的笔直,她的女儿李燕燕终于嫁进了安王府,成了名符实的安王妃。
这可是她的亲闺女,亲女婿第一次回娘家哩,方氏天不亮的起来忙碌了,还破天荒地给了江姨娘及小宝两个红包,让大的多帮忙看着下人,小的一会见到安王时嘴巴可要放甜些。
“岳父、岳母,快快请起!”如今安王有求于李尚书,不得不表现得谦卑一些。
“好啦,都起来吧!这是安王和本王妃賞你们的,都拿去分了吧!”成了安王妃的李燕燕可得意了。
硬是等府中下人们正正规规的给她行足跪拜礼后,再让梨儿拿了一大袋碎银出来,每个人分了一包,硬是每一包都比李清清上一次回来的賞银要多出一两银子。
“多谢安王妃!”下人们打开一看,二十一两银子,大家相互看了一眼,都明白了,这府上的二小姐安王妃和大小姐战王妃果然是对上了。
不过这二小姐好歹也多添一点银子吧,只比大小姐多给一两银子,这也太小家子气了吧!众下人想归想,可谁也不敢说出来,顶多只敢私底下讨论。
“岳父、岳母大人,这是本王送给你们的一点心意,请笑纳!”安王送给李牧的是一个包了赤金的系在腰间的带钩,用来束衣,这带钩是身份和地位的像征,是一种主要用于钩系束腰的革带。
“多谢安王,安王客气了!”李牧一看,脸色黯然,这带钩比上次战王送的翡翠扳指差远了,连闺女李清清送的美玉扳指,也要比这带钩要好出许多,就包了那么一点赤金,能值多少银子呢,硬是要说好,那就只有那造工还算得上是上乘的了。
李牧想着自己倾尽尚书府给凑出来的十多万银子及各种陪嫁过去的嫁妆,却只是换来安王这小小的一件金带钩,心一下子便凉了下来。
方氏的则是一套点翠头面首饰,还比不上上次次李清清送江姨娘的那一套点翠的成色好。
方氏的心咯噔了一下,这安王怎么这样冷待他们夫妻啊,安王府难道那么穷了吗?礼部给的那些聘礼,她可是原封不动的跟着嫁妆,一起陪嫁回安王府了啊。
说到聘礼,别人德妃贤王他们的聘礼才叫风光呢,德妃把压箱底的嫁妆都给拿了出来,送到丞相府,光是聘礼就足足比他们尚书收到的聘礼要多出十多抬。
只是相府的嫁妆要比他们尚书府的嫁妆也多出十五抬,这方氏也就忽略不放在心上了。
“哎哟,老爷,你看看,这带钩的造功多精致啊,倒是比老爷平时用的带钩还要别致上许多!安王真是有心了!”不过为了减少尴尬,方氏还是出言给女婿解围。
李牧点了一下头,他也知道妻子的用意,好歹已经成了一家人,这礼多礼少又能怎么样,说不定安王都把银子拿到需要的地方打点去了。
方氏私下把女儿拉到一边,“燕燕,你怎么搞的,第一次回门送给你爹的礼那么简单,你不知道上次战王给你爹送了个翡翠扳指吗?刚刚你爹脸色都变了!”
李燕燕脸羞愧得红红的,“娘,我没看,我以为安王会准备好给爹的东西呢!”
原本方氏还想说给她的点翠,也没有上次李清清给江姨娘的华贵,可一看到女儿又羞又愧的脸色,她便就忍着不再说了。
算了吧,她也就这一个闺女能嫁到王府的,反正送爹娘的东西,只要他们两夫妻不说出来,这又有谁知道这些东西比不上战王、战王妃送的呢。
只是方氏心中多多少少有些不甘心,要知道她期待这天有多久了啊,原本想着嫁进皇室的女儿一泄前耻,扬眉吐气的,看来这个希望好像落空了,她被飞上枝头做凤凰的李清清要给压了一头。
“姐姐,就这一个啊,这也太小气了吧!”给李琳琳的是一对小珍珠蝴蝶耳坠,小姑娘可不管这些,一看只有这么一丁点,毫不给面子把东西随便丢到了妆台上。
亏得她和娘盼了半天,才盼来这么一个玩意义,人家李清清上次送的琉璃头面光彩夺目,还一整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