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先帝娶洛太后是为了洛家的势力,有助他登上皇位,而他本人并不喜欢洛太后,而且洛氏一族在先帝登临大位之后,以从龙之功妄自尊大,处处掣肘先帝……其实先帝没有废后,已经是看在昔日情分和洛氏确实对社稷有功的份上了。
先帝不喜欢高门贵女,嫌弃她们在床上太端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先帝在女人的方面有个喜好倒也是正常事儿,但先帝完全不碰洛太后,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不愿意洛氏外戚侵权。
甚至连昔日中宫嫡子——洛太后的养子的死,也是疑点重重——至少先帝对其中内情是知情的,甚至是冷眼旁观、推波助澜的。
冷落嫡妻、漠视嫡子的死,作为丈夫和父亲,先帝并不合格,可是作为皇帝,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沐氏王族的江山,正所谓“欲成大事者,至亲可杀”,皇权交替本来就带着血雨腥风的,先帝不想自己沐氏的大好江山落入洛氏之手,如此作为,其实倒也无可厚非。
你可以说先帝冷血无情非人哉,但你不能说他做错了——皇帝原本就是个孤高的位子,高处不胜寒,而且坐不稳就容易死。
而事实也证明先帝其实挺有远见的——都不是带着洛氏血脉的皇子当上皇帝,洛氏就敢逼宫政变,那要是就是带着洛氏血脉的皇子登上皇位,洛氏岂不是敢把天都给翻了,整个就把沐连王朝给吃下去?!
话虽如此,可是好话不好说啊,为了保护先帝的清誉,也为了朝廷的稳定,皇帝不得已,便妥协了,立了洛氏女为后。
虽然皇帝也挺无奈的,但在连氏一族看来——身为连氏一族之女的连皇贵妃虽然身份低微还是庶出,可人家多年来操持潜邸并无大过,如今却被过河拆桥降妻为妾,好好的皇后之位变成了皇贵妃……看着差不多,实际差远了好吗?皇贵妃在皇陵里,都不能和皇帝同葬一块的。
连氏一族不说荣辱与共,也是倍感耻辱——怎么着啊?你是觉得咱们连氏一族无人,没人为连氏女撑腰,所以就可以随便拿捏了是吧?
(皇帝:不不不,我没有,我不敢。)
最重要的是——而且你个皇帝,你可别忘了,你还是在我们连氏一族培养出来的,我们既然能把你教成这样,就证明我们连氏也是有本事的,那你还拿我们连氏一族当小儿科是嘛?是不是瞧不起人啊?
(皇帝:不不不不不不,我真的没有,我真的不敢。)
有道是“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啊,都被人欺负到头上来了,那哪里还能忍啊?!你洛氏很了不起是不?那我连氏就来和你斗上一斗,看看谁更了不起!
于是连氏一族的族人纷纷出山,势必为连皇贵妃讨回一个公道。
虽然刚开始连氏一族势力不显甚至多少有点弱势,但是连氏一族人才辈出,先有连氏嫡长孙连城溪出任正卿一职,强势抹平了朝廷和各州府的分封诸侯之间的冲突和问题,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把州府们那些个不可言说的心思都给打死了……因为连家捏着太多人的命脉。
所谓财可通神,但凡胃口大野心大的州府,屁股都不干净,连家多年在沐连王朝经商,作为开朝世家,威势和王族不相上下,功绩煊赫,别忘了,屠龙少年的传说还在流传,甚至有人暗地里称呼连家为屠龙世家,所以没人会不给连家三分面子,积年经营之下,如今整个王朝哪里没有连家的产业?明面上暗地里,黑白二道都有,一样东西只要能挣钱,背后就会有连家的影子……
官商勾结收受贿赂都算是些小事儿了,更有州府贩卖私盐囤积钱粮豢养私兵……事情只要做过,就总是会有痕迹,连家的庞大商业网就都能收到风声,毕竟商人最重耳报神,消息就是机会,机会稍纵即逝,做商人一定要消息灵通。
所以这些州府都有不小的把柄在连家手里,连城溪作为连家如今的家主和掌权者,自然对这些州府的背地里的那些个小九九门清,如今朝廷治理清明,造反不得民心,而且造反需要钱需要人需要兵器啊,连家作为沐连王朝最大的商人世家,掌握了太多的财富和势力,只要连家愿意不计成本,那就有的是办法捏死这些州府来钱路线和兵器来源。
可是连城溪也知道,人心不足蛇吞象,这种情况只会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按死了一个想要造 反的也会有无数个起来,谁叫天下之主这个位置如此诱人呢?所以他强势地打压了所有州府的不臣之心,但是并没有彻底打死。
再者,这些满怀不轨之心的州府也能对最上的那一位来点压力,继续励精图治,不然……这个天下,可有的是想要打着清军侧坐上皇位的人,满天下都是虎视眈眈的野心家 。
连城溪一“战”成名,镇服了朝廷所有人,因为换个人来,绝对做不到,哪怕是敌对的洛氏,也要钦佩连城溪的能力。
之后就是连城溪的庶出六叔,人称商道恶鬼的连镇涛出任地官大司徒,执掌天下土地版籍。
连城溪用的手段虽然不算特别光明正大,但是好歹也没有什么栽赃陷害之类的事情,他用的算计大多是阳谋。
而连镇涛……果然,只有起错的名,没有叫错的号。
虽然土地是公有制,但土豪乡绅侵占良田贫苦百姓只能种瘦田,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而且贫苦百姓还要服劳役,通常要把土豪乡绅的富田给耕种了,才能耕种自己在山上的两亩瘦田……说实话,辛苦一年也压根不够一家人吃的,饿殍遍野是常事。
而连镇涛多狠啊,你知道吗?他是真的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句话给诠释了,诠释得贼好了!
连镇涛利用连家那无处不在的商业网,通知土豪乡绅尽量公平处事,给贫苦百姓一条活路,让他们辛苦耕作好歹能吃穿不愁,盘剥也要有度,不要把事情做绝,把手里的囤积的粮食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