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荆轲刺秦王》最后一场的汇报公演很惊艳!舞台演出的效果几近完美,但在话剧的演出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个意外的小插曲。
就在演出即将结束的第四幕中,原剧本提示的是荆轲和晴天,二人于桃源相见,互诉衷肠,互说情话。然后并肩坐在了一起。之后演员的动作调度是叶诗萌将头轻轻的依靠在了我的肩上,然后画面定格,整场话剧在此打点,演出结束。
可当时不知为何,叶诗萌突然改变了她以往的动作调度。她在把头靠在我肩上之前,竟然先把嘴唇凑了上来,随即就在我的左脸上轻轻的吻了一下,然后才顺势将头靠上了我的肩膀上。
她这个亲吻的动作调度,在平时排练时从来没有。就是在之前的两场演出里,也从没出现过。
所以她在舞台上亲吻我脸颊的那一刻,我整个人顿时就蒙了!心跳也突然开始加速。人也傻呆呆的愣在了那里,脑子里瞬间就是一片空白。
还好这也是戏里的最后一个画面。原剧本里提示,我也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可彼时的心情早已心乱如麻,惶惑不已!
我搞不明白这究竟是叶诗萌的即兴表演,还是她故意的恶作剧!?但当时的情形我已无暇多想。此时,舞台大幕徐徐拉上。演出完美收官!
演出结束后,演员们回到了后台休息室。我百感交集地独坐在角落里,一个人在默不作声的想事情。叶诗萌却跟没事儿人似的,和其他人沉浸在演出成功的喜悦之中。
休息室内一片欢声笑语!大家围坐在一起,尽情享受着那份如释重负的轻松愉悦。
我却做贼心虚的偷偷逡视众人。心里暗自揣测,刚才舞台上叶诗萌那惊情一吻,究竟有没有其他演员看到?!都谁看到了?!因为候场的演员都会呆在舞台的侧幕。所以只要注意力集中,那么台上发生的一切都会一览无遗,尽收眼底。
我又偷眼瞄向老唐,老唐貌似也很正常!还是平时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再看邵林,也没发现有什么异样。
只有方明慧!当我望向她时,她的表情有些意味深长,可随即又立刻避开了我的目光。这让我不禁更加胡思乱想,局促不安了。
我猜测后台大部分演员可能都看到了叶诗萌的那个动作,但是没有人去提,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在后台纠结郁闷,前面的演出仍在继续进行。舞台上,演员演得格外卖力,可台下观众席却出现了匪夷所思的古怪景象。很多观众纷纷起身,开始陆续的离开。原本人头攒动的剧场,不消片刻工夫,就走掉了一半的人。
这情形让台上的演员感到很尴尬!慌乱之余,他们的表演节奏也随之乱了起来!接着就出现了忘词,错词等各种失误接连不断,状况百出。不过台下的观众似乎也并不在意!也没人起哄。他们就像工厂里等待下班的工人一样!表面平静,却内心急迫,仿佛都在等着那一串下班的铃声响起,然后便可以名正言顺的下班了。
算上台上正演着的话剧,本次汇演还剩两个节目要演。而和我们调换顺序的作品,正是伯爵和四妹的话剧《雷雨》片段。他们的作品原本排在第五位演出,但因被剧场领导临时分派,和我们的《荆轲刺秦王》做了一个调换,结果就变成了压轴演出。可等到他们的作品开演时,剧场里的观众已经走掉了八成。台下只剩下不到五,六十人,稀稀拉拉,散若星辰的坐在那里。
少顷,我们《荆轲刺秦王》剧组演员匆匆赶到台口处,等侯参加最后的集体谢幕。却一下子就被台下这空旷的景象给惊呆了!真是世态炎凉,人走茶凉啊!此刻话剧《雷雨》仍在演出,可我却从伯爵和四妹的脸上,读到了一丝屈辱和悲愤。我猜想他们日后的人生当中,一定会记住了今晚!哪怕一想起就会莫名的伤感,哪怕一回忆就是一片的狼藉!
演出终于全部结束!流程进入了必不可少的谢幕环节。最终留下来的观众倒是很稳定,还是那五十多人。他们在台下安然稳坐,笑容可掬。我严重怀疑他们能坚持到最后,无关善良,更不是捧场。只是想承受演员在谢幕时,对他们那深深地的三鞠躬。
所有的演员还是很有职业操守,尽管台下剩下的观众不多,但大家还是强颜欢笑的给观众谢幕鞠躬。意外的是,就在这很少的观众当中,竟然还有八,九个人跑上了舞台,热情的去给演员献花。可大部分鲜花又都送到了叶诗萌的手里。更意外的是,我和老唐也收到了两捧鲜花,而且送花的人,我俩也并不认识!这让我们也顿感受宠若惊,意外不己!
可惊诧之余,我也清醒的意识到,这种状况可能在我的人生之路上,只会出现这么一次!但有了这么一次,就已经足够了!
今天这场汇报演出,以火爆开局,以黯淡收场。在经历了一场过山车似的体验后,同学们也都是心潮起伏意难平!只有我们剧组的演员除外。
观众在看完《荆轲刺秦王》之后,现场就掀起了离场高潮。
今天看演出的人比昨天多了一倍,很多人是慕名而来,只想对传说中的《荆轲刺秦王》一睹为快!从现场观众的反应来看,他们也是得偿所愿,不虚此行。可大家看完就走,决绝离去的做法,就真的有待商榷了。
这就好比一家古董店里,只有一件价值连城的元青花。大伙蜂拥而至只为一睹真容,重金求购。可一旦达成目的后,就立刻兴趣索然,对店里的其它东西,都不管不顾,不闻不问。设想如果万物皆有生命!那对于其他物件来讲,这种行为就是一种变相的伤害,真的有点太伤自尊了!
借此我也联想引申到了当下的文化产业。文学、影视等文化产业是扒拉灵魂的艺术。如果影视的创作,能够破解更高思维空间的文化密码,那它的功效就是在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那就是众生所需,就是功德、名利、市场的精神。拯救的暴利和毒品麻醉的暴利就是完全等值的。但文化产业不用像贩毒那样耍花招,没有心理成本,也无需承担任何的法律风险。
话不跑题,我们再回到舞台。在谢幕时,我看到其他同学尴尬抠地的神情,心里也是五味杂陈。我用余光看向四妹和伯爵,看到的却是两张哀怨,嫉恨的脸。
在和他俩目光偶然交汇时,我立刻感受到他们眼中那深深的愤恨。不过我也无所谓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没办法!人性之中就会存在着怨恨和嫉妒!就像一部经典电影中的台词里说的: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恶毒,只要你尝过什么叫做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