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松喜欢看一档名叫“寻情记”的电视栏目。
“寻情记”也可以说是“寻人记”,它的宗旨就是要利用媒体的力量,去帮助人们找寻失散的亲人。这不禁让阿松想起了他失踪已久的叔叔。
阿松的人生并不顺利,他今年刚满二十五岁,而父母却已在过去的两年内陆续离世。他便只能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了。但他知道,他还有个叔叔。听爷爷说,叔叔是四十年前失踪的。
那年,叔叔七岁,长得可爱,且乖巧伶俐。爷爷非常疼他,走哪儿都带着。爷爷有一个哥哥,很早以前就定居杭州了。因交通不便,而少有往来。但那年的正月,爷爷却收到了他哥哥的邀请,于是,便带上叔叔去杭州做客。
两人在杭州呆了五天,正月初七才决定返回。天气寒冷,车站里挤满了人。爷爷的双手拎满了包裹,那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各式礼品。
叔叔显然是走累了,而候车室已无空位。他不免觉得委屈,竟难过地哭了起来。爷爷吼了他几句,没想到叔叔反而哭得更凶了。
叔叔的哭声与爷爷的责骂,引起了附近一位大妈的注意。她是单身一人,且无行李,便主动让出座位给叔叔坐。
爷爷很感谢她,便与她聊起天来。一会儿,叔叔旁边的人走了,座位空了出来。大妈便叫爷爷来坐,爷爷哪里肯坐,两人你推我让,最后还是大妈坐下了。
离上车大概还有二十分钟,爷爷却突然想上厕所,便叮嘱叔叔看好包裹,坐在原位等他,又拜托大妈帮着照顾叔叔,这才匆匆跑开了。
没过多久,爷爷从厕所回来了。而叔叔和大妈却已不见踪影,只有那几个包裹还在座位下静静躺着。从此以后,叔叔便生死不明,音讯全无。
现在,阿松决定要寻找叔叔了。因为除了爷爷奶奶之外,叔叔就是他唯一的亲人了。
就这样,他鼓起勇气上了一次“寻情记”,把叔叔的名字、年纪、照片等信息,都向观众做了公布,同时也将自己对叔叔的思念,深情地表达了出来。他的朴实与诚恳,打动了广大观众的心。大家纷纷表示要助他一臂之力,当地的警察局也在媒体采访时表了态,说要竭尽全力为阿松寻找叔叔。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经过各界人士两个多月的努力,叔叔终于有了消息。
原来四十年前,正是那位“好心的”大妈,以带叔叔看猴戏为由,将他骗走了。不久,叔叔被卖到四川。所幸养父母只是一对求子心切的普通农户,对叔叔还算是尽了抚养的义务。
如今,叔叔已成家立业。做点小买卖,生活也算宽裕。
当叔叔在电视台的演播大厅,说起过往的经历时,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阿松更是激动万分,好几次与叔叔抱头痛哭。现场观众也是哭的哭,笑的笑,沉浸在亲人团聚的感动中。
录制完节目,叔叔便随阿松回了家。四十年的岁月,实在改变了太多。故乡变样了,阿松的父母不在了,爹妈也老了,病了。父亲更是患了中风,瘫痪在床。面对这令人心酸的景况,叔叔不禁双腿一软,跪倒在双亲面前,抽泣起来。
阿松忙在边上安慰道:“叔,别哭了,今天是高兴的日子。等会儿,我们一起去买菜,好好地吃顿团圆饭。”
“你说得对,今天高兴,我哭什么。”叔叔擦干眼泪,重新露出了笑容。
买来了酒菜,一家人便其乐融融地吃起了晚饭。叔叔本来就爱喝酒,加上情绪高涨,不免多喝了几杯,醉意也很快上了头。阿松看在眼里,便适时地将叔叔扶下桌,将他安排在自己的房间睡下了。
叔叔睡得很香,很沉,等他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了。
“阿松,阿松。”他连喊了几声,但并没有等来应答。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了屋子,他一面揉着眼睛,一面懒洋洋地坐了起来。这时,床头的一张纸条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张纸条就压在他的手机下面。
叔叔轻轻移开手机,将纸条拿在了手上。只见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这样几行字:
叔叔:
我走了。爷爷奶奶就留给你照顾了。爷爷的“尿不湿”放在床底下的塑料箱里。奶奶吃的是中药,每七天抓一次药。药方放在电视机旁边的纸盒子里。您多保重。
您的侄子:阿松
叔叔彻底傻眼了,呆呆地坐在床沿上,半天没有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