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柔的夏风吹了很久,吹醒了生机勃勃的华夏。
吹进每一颗希望之心。
终于,高考扣响了明天的窗。
最后一课——
“你们再看看书吧,”班主任和蔼一笑,嗓音却碎碎变哑,“我呢,再看看你们!”
话音落,班里最调皮的捣蛋鬼也安静下来。
对面楼上有同学撕书,一朝释尽寒窗十年的悲欢。万卷飞出窗外,像真正大如席的燕山雪花,像一只只飞向自由的白鸽。
但小家舍不得。他抱紧自己每一册学习资料,像抱住一个陪他走过艰辛岁月的故人。
知识?枯燥?踩在脚下的阶梯?曾如此。
可现在他离不开它了,把它作为终身伴侣。
小家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捻住书卷一角,眸光闪烁,努力憋住眼泪。
午后阳光像第一次踏入校门的小朋友,而今,最后一次溜进每个毕业班。
它一视同仁地扑上每张课桌,亲吻每个孩子红扑扑的脸颊;它在每块黑板上打滚儿,收藏每个拼搏的日日夜夜,它向每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致敬,并抚平他们眼角的细碎皱纹;它最后一次溜进每本作业册,检查同学们的随堂笔记……
时光说,它眷恋这里,永不离去。
也许当时不会太在意。但多年后,每个有幸经历高考的孩子,回忆考前的最后一课——或许都能与一种感动不期而遇。
那是一种,致敬奋斗的“眷”。
每一颗心灵,越过山海、越过人潮、越过时光,再回到故乡、回到母校、回到一群永不分离的老师和同学们之间,回到一张永不褪色的青春笑脸上。
最终,再回到同一颗初心里。
然后我们哭了。
然后,我们再前行。
最后一刻——
同学们一个个走上讲台,与恩师紧紧拥抱。
而小家特意留在最后。
“老师,我不想走。”向来老成又稳重的小家第一次学会了闹人。
他把毛茸茸的小脑袋埋在班主任怀里,只来得及说出一句话,就再也压不住双眼的泪滴。
盛满欢笑的教室如今空了,只剩一对师生紧紧相拥。
“多大人了,还撒娇呢。”老师轻轻拍着小孩儿的后背,发现竟瘦得有些硌手,笑语中也带着心疼,“别哭了,老师再给你最后布置一次家庭作业!”
“什么……作业?”
“等高考完了,立刻奖励自己一顿大餐!要把你备战高考掉下的所有膘,重新长回来。”老师笑着捏了捏哭花的小脸蛋,“可不许敷衍哦。我会叫你回来,亲自检查的!”
但此时小家根本无法破涕为笑,他晶莹的眼泪掉得更快了。
“那您等着我,别走。”他只来及蹦出一句话,就又被自己的眼泪哽了回去。
“放心吧,我肯定不走。我要是辞职不干了,你给我发工资啊?”
班主任拢拢自己的长卷发,语调愈加柔慢,“我就在这一直呆着呀。等你啥时候想家了、想回来了,只管给我打电话,老师请你坐办公室喝茶去……”
又一年初夏,凉风过境,校园里满是青葱的银杏落叶。
拢紧校服的小家低头数着,数到最后一片时,终于坚强地抬起头——最后凝望这座承载了他无数汗水、泪水与眷爱的学校。
我不想走,老师也不想走。
但最终都要走。
走吧,走吧,我们都曾是孩子呀。
但总要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