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时间,小团紧张得脸色煞白,他感觉三只小猫咪活像三个隐形小地雷。只在此“教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踩就完蛋,偏偏还看不见!
“小团?”君老师的火眼金睛很快注意到了他的异样,“你今天为什么一直低着头,看什么呢?”
“笔,笔掉了!”小团歉意一笑。
又赶紧装模作样弯下腰,在地板上乱摸一通。
但老师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
转而走下讲台,神情严肃:“刚刚是你在学猫叫吗?”
而此时,钻桌子底下的小团急得满头大汗,根本无暇回答老师。
他闪电般伸手,想要抓那只小猫的后颈皮,再把这捣蛋鬼麻溜地塞回箱子里。
“喵!”小猫不满地抗议。
人家还没探索完大千世界呢。
“对对对,刚才是我在学猫叫。”小团把猫放回箱子里,拿书堵好洞,又迅速把箱子踢回原位,行云流水。
接下来,他穷尽毕生演技,带着满面愁容钻出桌来,一脸忏悔:
“我错了,老师。”
毕竟是得意门生,君老师也不会揪着团团一个小错不放。
老师警告似的瞥他一眼:
“下不为例。”
眼看老师又走回讲台,小团悬在喉咙眼儿的心终于悠悠落下去。
但很快,一声熟悉的猫叫飘入耳朵,又让他像弹簧一样猛地蹦起来。
顺着声音的方向, 小团瞧见同桌那张空座位底下,居然又有个毛茸茸的小脑袋缓缓探了出来!
翡翠色眸子就像美杜莎的眼睛,眨呀眨,百媚生。
噩梦啊!小团欲哭无泪。
“怎么?”君老师闪电回头,冷笑道,“你有猫叫综合症?”
(注:猫叫综合症:高中学科里一种著名的生物遗传病)
全班绝倒。教室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哎呀老师,分明是您的模型做得太好看了,才让我情不自禁,内化于形、外发于声啊。”
小团深呼吸,赌上了全部勇气,强行去解释。
说完,他还此地无银三百两地指指讲台——那只逼真的“古猫兽”模型正静静趴着,似乎也在等他出洋相。
趁老师回头,小团眼疾手快,又弯腰抓住一只在逃小猫,火速丢进箱子里,盖严实了。
“再有下次,我就要请你出去,另找个空教室自习了。”
君老师神色复杂,半笑半恼打量了小团一眼。
“反正我讲的内容,你也都提前学过,不必在此扰乱课堂纪律。”
团子疯狂点头,恨不得点出物理实验中钢尺的振幅来。
(注:初二物理实验之一。其中一项是将刻度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通过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即钢尺的振动幅度,注意听振动发出的声音/即响度有何不同)。
与此同时,团子心里也长舒一口气。
好了,现在只剩最后一只猫了,“排雷”成功近在眼前!
(二)
然而,天从来不遂人愿。
风波暂定。君老师又返回讲台,继续绘声绘色讲述“古猫兽”。
整个教室又安静下来,一时间,只有记笔记的沙沙声。
趁此机会,小团赶紧东张西望,却,并没有发现那最后一只猫猫。
难道……偷偷溜出教室了?
他这样想着,紧绷的心神也渐渐松缓了。
然而,当小团收回思绪、重新望向讲台时,隐隐约约,他注意到那个“古猫兽”模型居然动了!
他怀疑自己眼花了,立刻拼命眨眨眼——但这次更夸张,那个“模型”居然从讲桌上跳了下来!
还三窜两跳,蹦到了窗边。
这哪里是什么古猫兽模型,分明是他亲手带回来的,一只货真价实的小猫啊!
而君老师见“模型”长了腿、会跑了,也诧异万分,连忙后撤三步。
坐在窗边的同学更是大惊失色,无不像潮水一般后退,远离那只突然冒出来的“不速之猫”。
“小团!”君老师后知后觉,矛头准确指向始作俑者,“好哇,这一只俄罗斯蓝猫,是你带进教室的?”
您现在知道我是清白的了?刚刚真不是我故意扰乱课堂秩序啊。
小团没法,只得认命地点点头,丝毫不敢反驳。
(三)
下一秒,全班屏息凝神,看小团硬着头皮,小心翼翼摸到窗边。
好吧,一人做事一人当,是时候给这场闹剧收场了。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只小猫身处闹哄哄的教室这么久,出于自我保护心理,它早就已经“炸毛”(高度警惕)了。
此时,猫卧在窗边,虎视眈眈,俯瞰人群。
不管是谁,只要一靠近,它就立刻紧绷身体,随时准备从大敞的窗口跳出去。
虽然民间传说,猫有九条命,是摔不死的神仙,但小团从生物学角度来思考问题,当然明白这有多荒唐。
如果真让猫猫“一跃解千愁”了,教学楼这么高,它铁定要摔成肉饼的。
如果团团不出手相救吧,这堂课还怎么上,又怎么给老师和全班同学一个交代?
完了,完了。
小团一筹莫展。
这闹剧,收不了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