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还有两三天才放寒假离校,齐莹跑了两趟县图书馆,找了一些洪山县民俗方面的书,想在寒假里写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但由于不能外借,她只好先把学生证押在图书馆,又跑回学校阅览室复印,经过一番奔波周折,总算把需要的资料都复印好了。
17号天气特别冷,同学都已经离校,还是没收到刘春的电报,从图书馆回来,正好看到秦东的好朋友“卷毛”和他的女朋友从楼上下来,他是来送女朋友去车站的。
齐莹问:“秦东走了吗?”
“卷毛”说:“我来的时候看到他已经把席子卷了,这会应该离校了。”齐莹心里一阵失落,一阵难受。看到空荡荡的宿舍只剩下她一人,她真的不想再待一分钟了,真想买了车票,立刻就走!
要不是因为等刘春的电报,她本就应该今天和大部队离校了。为了等这个电报,她失去了那么多那么多!一想到这些,许许多多的不如意和委屈一起涌上心头,她忍不住哭了……她毕竟是一个女孩子,一个女孩子啊!
她觉得自己似乎是在寂寞孤独中等待着一个虚无缥缈的希望。她发觉她对刘春的感情起了变化,要在过去,她不会如此耐不住寂寞和孤单。
夜晚,空荡荡的校园里只有她一人,因为已经放假,宿舍楼停止了供电,宿舍楼里漆黑一片。
整个宿舍楼里只剩她一人。齐莹早早上了床,又冷又害怕,她躲在被窝里哭。在这一晚上她深刻体会了孤独和寂寞。哭够了想睡去,但睡不着,也睡不安稳。半夜醒来好几次-----怕睡过了早上赶车的时间。她体会到一个女孩子孤身在外的不易了。
不幸的是,最后一次冒着寒冷起床找电子表,划火柴看时间时,该死的电子表掉到地上,一下子变成了12点钟……齐莹再也不敢睡了,就这样在黑暗中躲在被窝里捱过了漫长的一夜。天一亮她就起了床,本来打算直奔汽运站的,幸运的是,早上学校有一趟车送家在外地的老师去青凤市,齐莹交了24元车费,坐上了车子。
经过一天的颠簸,齐莹终于在下午六点多回到了紫田县的家中。哥哥由于刚在深圳一家小诊所找到了工作,想早点站稳脚跟,来信告诉家里春节决定不回来了,在那值班,也能挣点钱。
家里只有爸爸一人,妈妈还在下边的小农场,要到春节前才能上来。场部医院离县城大概三、四公里,刘春家在县委大院里,就是说,她现在离刘春近了。这一点让她欣喜。
场部医院很小,只有一栋2层小楼。仅有的三个医生住在旁边另一栋3层简单小楼。每层楼有四个独立的小房间。卫生间和洗澡间分布在每个楼层的两头。齐莹家分到了一层,四个小房间。她终于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了,这是她多少年来就梦寐以求的。
齐莹和爸爸聊学校的事,聊发表的文章。齐莹第一眼看到爸爸的印象是:爸爸比过去瘦多了。她心中很不是滋味,她拿出自己在青凤市买的苹果,糖果给爸爸吃,她希望爸爸能开心一些。
一楼住着两个要转院的精神病人。是下边分场的职工。一个40多岁的女人,一个20多岁的年轻男人,年轻男人整天一个人在房间里自言自语,一会傻笑,一会哭泣。女人衣着整洁,平日里看起来和常人无异,听爸爸说,她有被害妄想症,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病,齐莹也不清楚。
这天看到齐莹,女人和她打招呼。齐莹向她问了好,她说:“你知道吗?我们家隔壁那个人,把我们家的鸡都毒死了。还想在我的饭菜里面下毒,想毒死我。”齐莹讶然,不知如何答话。女人继续说:“我女儿成绩很好的,如果她不自杀的话,现在也和你差不多一样大了。”齐莹的心颤抖了一下,原来这是个可怜的女人。希望她的病能早点好起来。
医院在达明山脚下,可谓开门见山。达明山海拔1000多米,算西南州中南部最高峰了。以前在县高中读书时,齐莹曾和同学到达明山玩过,山上的杜鹃花是一景,还种有很多八角树。山脚下有一条清江河缓缓流过。齐莹喜欢这样的环境,这让她想起了小时候在边境小县黄芦县伯南农场六分队时的生活场景,也是开门见山,有一条清澈的伯南河流过……
回到家两三天了,齐莹每天就是写日记,看看书,有时到山脚下的清江河走一走,放松自己的思绪。这天她正在看《呼啸山庄》 ,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打开一看:是刘春!齐莹开心得跳了起来。一年不见,刘春似乎又长高,长壮了一些。
“我昨天才回到家的,今天就迫不及待地来找你了。你收到电报没有?就是叫你先回家的电报?”刘春握着齐莹的手,问道。
“没有。”齐莹委屈地说。
原来刘春15号就拍了电报,但把“洪山县”写成了“洪山市”,难怪齐莹没收到。天气很冷,但他们一点也没察觉,手牵手来到了达明山脚下的水电站,沿着水管走了一段,两人到了一片树林里。
“你背我嘛!”齐莹对刘春撒娇。
“好,猪八戒背媳妇喽!”刘春伏下腰。刘春属猪,齐莹听了不由得笑了。
伏在他宽阔的背上,齐莹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你有没有看《青少年日记》里那篇我写的文章?”齐莹在刘春的背上舒舒服服地趴着,一边捏捏刘春的耳朵。
“没有啊,报纸上的诗歌我看了,你不是用书来夹报纸的吗?”听到这话,齐莹差点吃惊得从刘春背上掉下来。
“啊,什么嘛,里边有我写的文章,你也不翻一翻。我真难理解你们学理科的人的大脑结构,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认罚,我请你到饭馆吃饭。”刘春逗齐莹。
在一棵大榕树下,刘春把齐莹放下来,双手扶着她的肩,热切地看着她,齐莹也深情地看着他,仰起头,闭上了眼睛……那一刻,她的心中有个声音响起:我是你的……
接下来的几天,除了大年30晚上和初一各自待在家里,其他时间他们或到紫田县城的小饭馆吃饭,或玩耍嬉戏,或温存缠绵,或看书看报,或打牌玩游戏逛书店看电影,或到县城周边逛,每天都待在一起,两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恨不得每分每秒都腻在一起,把分别了一年的时间给抢回来。
这一天,他们到了埋校徽的清光坳,去年寒假时两人来过这里,时间过得真快,眨眼一年就过去了。河水绿幽幽的,河中央有个艄公,撑着竹筏,竹筏上蹲着几只鸬鹚,有时鸬鹚一头扎进水中不见了踪影,再露头时嘴中已经衔着一只小鱼……两人在河岸边坐下,静静地看着。齐莹偎在刘春的怀里,太阳暖洋洋的,真惬意!齐莹觉得这一刻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从清光坳回来,刘春用自行车载着她,她在车后揽着刘春的腰,一路说说笑笑着去了母校县中。
刚到校门口,就遇到了高中的语文老师周老师和一群原来分文理科班前的老同学,还有好几个球友。民院的秦新也在里边。齐莹跳下车子。“周老师!”她叫道。
周老师看了她身边的刘春一眼,笑了。他对齐莹说:“我在前不久的《青凤日报》上看到了你的一篇写洪山县特色小吃的文章。写得不错。” 齐莹高兴得跳了起来,这篇文章她是月初时修改好寄给华邦编辑的,原以为会到2月份才会有结果,没想到这么快就发表了。这是她这学期发表的第四篇文章。
周老师又鼓励了她几句,让她继续努力。秦新在一旁说:“我们去看望原班的班主任,你要不要一起去?”齐莹看了眼刘春,说:“我今天还有点事,改天我再去吧。”她想多和刘春待在一起。
和同学分开后,齐莹和刘春到了一家饭馆。
“你要请我吃饭了。”刘春开玩笑地对齐莹说。
“没问题!”齐莹开心地说。
“寒假我要提前几天返校,先到青凤市跑下分配的事情。到时我不能陪你到青凤了。”
“没事,分配的事情要紧,我一个人可以的。”齐莹安慰他。
刘春点的菜都是齐莹爱吃的,夫妻肺片,酸笋炒牛肉……最后结帐的时候,他还是抢先付了款。
齐莹向他夸下海口,毕业时要发表15篇文章。“我相信你一定行的。”刘春看着齐莹的眼神充满了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