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行派傅长缨回陕西一趟,一者了解哥老会的最新情况,二者把李志行写给魏金仲、范掌柜的信带回去,还带了不少礼物,有给魏金仲的、有给范掌柜的,还有给高三老爷子特意买的稻香村点心等等,稻香村的点心的确好吃,给狗娃、老魏也带一点。
另外,再让傅长缨回来时从汉堂带一个会做生意的伙计来,小五这家伙实在不是做生意的料,每天都在向李志行汇报茶馆的亏损情况,搞得李志行驴肉火烧吃得都不心安。
这天,李志行和乔大少照例到保定城里品尝美食,只是现在队伍已经壮大了,楚溪春和傅作义加入进来。楚溪春是经不住李志行和乔修远诱惑,而傅作义因为上次李志行牵线做生意,现在生意做得很顺利,和李志行关系非常好。当然,主要是李志行和乔修远付账,保定城里美食多,但也很贵,穷学生哪能总去吃呢?
说起保定的美食,那可不是一般的丰富,保定自清朝以来就是直隶省省府所在,直隶总督又号称天下第一总督,自古达官贵人、北商南客络绎不绝,所以饮食业非常发达。
保定饮食素有“十园、十馆、五楼、五轩”之说。“十园”指长春园、华丰园、宴乐园、宴春园、德胜园、福丰园、太和园、万盛园、天会园、聚丰园;“十馆”,即:全盛馆、回龙馆、福丰馆、义成馆、天津馆、两益馆、同庆馆、新乐馆、福生馆、同乐馆;“五楼”即:临月楼、邀月楼、天河楼、义春楼、福庆楼;“五春”即:六合春、平堂春、藤萝春、第一春、宴林春;“五轩”是回民饭店,指天汇轩、中和轩、双和轩、玉美轩、恩玉轩。
此外还有槐茂、山泉涌、白运章、马家老鸡铺、稻香村糕点等名吃名店,并涌现出宋登科、郑洛山、高洛槐、沈茂林、袁清汉、安永德等直隶赫赫有名的厨师。
所以,在乔修远这个吃货的感染下,李志行很快就成了吃货,楚溪春和傅作义正在向吃货的方向发展。宿舍里只剩下这四个人的时候,楚溪春喜欢和大家讨论白运章包子的味道,而傅作义觉得马家老鸡铺卤煮鸡味道的确不一般。
今天,哥几个准备去太和园品尝名菜“江米鸭子”,四人先陆续在校门口的茶馆偷偷换了衣服,一个个再慢慢溜到校门外比较远的巷子里汇合,然后几个人兴高采烈,一路上乔大少介绍着江米鸭子的做法和滋味,听得大家喉结不禁上下攒动。
这哪里是以后叱咤风云的将军?这种贪图享乐的人以后能保家卫国?李志行你这是在犯罪!你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嗨!嗨!吃点东西犯不着上纲上线吧,年轻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况且不经历繁华,以后会更容易被繁华诱惑,这也就是那个哪个朝代那谁带着自己女婿逛青楼的道理,用现代原理解释,叫打防疫针!
于是兄弟几个,在品尝美味和抵制美味诱惑的斗争中,吃完了那道名菜“江米鸭子”和几特色佐菜,满足地在街上散步。
忽然楚溪春拉了一下李志行的衣袖,小声说“快躲起来,是邹作华!”
众人一看,远处果然走来了军装笔挺、皮鞋锃亮的邹作华,一副飒爽的军人气质,惹得路人不断侧目,还有两个小媳妇低声笑着说“这军事学堂的小先生好精神哟!”
邹作华目不斜视,好像并没有发现李志行几人,大家赶快躲了起来。要知道,穿便装外出是违反纪律的。
等邹作华走过去后,楚溪春松了一口气说“你们说邹作华每星期穿的这么齐整,到底在保定城里干嘛?”
那谁知道?邹作华是爱好打扮,但这家伙学习好,每次训练都动作标准,堪称典范,所有考试都是优等,这家伙是个学霸!平时在学校里训练刻苦,所以和宿舍里的人交流少,大家对邹作华很好奇。
“跟上他!”李志行说。
然后兄弟四人就像小偷一样,鬼鬼祟祟的跟在邹作华身后,并不断变换方位,防止被邹作华发现。
邹作华迈着标准的军人步伐,从西大街走到了南大街,没有停留,然后又从南大街走到北大街,总共花了一小时十五分钟,在白运章包子铺门口停留了片刻,又往前走,二十分钟后到达稻香村点心铺,买了3块稻香村点心,当街吃掉,吃相高雅。又迈着军人的步伐,走到东大街的一家小杂货店,买了一把小木梳子。然后又步行到保定府有名的莲池书院,看了一会墙壁上的题诗,其间卸下军帽,抚了两把油亮的头发,最后回学校了。
李志行几个,跟踪了一天,腿差点遛折了,最后发现邹作华的行动轨迹异常简单,怎么也想不明白。
等回到宿舍,李志行发现邹作华的精神状态很好,仿佛某种欲望得到了释放,便更加感喟这位学霸真是个怪人。
过了几天,张荫梧前来拜访,他会同其他几个人要发起一个“武术研究社”,来邀请李志行加入,自从上次他打飞李志行之后,觉得李志行也是一把武术好手,至少和李志行对战时的酣畅淋漓,以后再没有出现过。
张荫梧讲成立“武术研究社”目的,是增强同学们的战斗力,主要教形意拳,形意拳以李忠元的形意拳为主,也教孙禄堂的形意拳法,还教心意六合拳,器械主要教剑术和棍法,有五行剑、梅花剑、六合剑、三才剑以及九州棍法等。总教习是保定军校的武术老师王俊臣,王俊臣是李忠元的弟子,还有军校的老师李剑秋也教授,并且还会有校外的一些高手参加教学,现在已经有7、8个人同意入会,据说楚溪春也有参加的意思。
这是好事呀!孙禄堂号称天下第一,李忠元也是形意拳大家,有“单刀李”之称,能学他们的拳还不好?参加!并且答应张荫梧再帮他拉人进来。张荫梧喜欢搞组织,一听之下觉得自己组织能力非凡,十分高兴,向李志行行了一个江湖上的抱拳礼,就继续去鼓动别人了。
于是,到晚上的时候,李志行便鼓动乔修远参加武术研究社,楚溪春一听也过来帮腔,乔修远觉得现在打仗都用枪炮了,武术没什么用,吴克仁也觉得乔修远说得对,有那时间还不如去练枪法。于是几人便辩论起来。
李志行讲,任何时代的指挥官都应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以及必要时近身搏斗的技巧。被乔修远嗤之以鼻。不过一会之后,同舍的王冠军回来了,听了一会了,完全同意李志行的观点,表示愿意参加。又过了一会,同舍的其他人陆续都回来了,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谁说炮兵就不需要练武了?且不说战场情况瞬息万变,炮兵也有可能与敌人短兵相接的机会,你就说炮兵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李志行在辩驳吴克仁的炮兵练武无用论。
一提到炮兵,邹作华的耳朵也支了起来,本来这练不练武之类的争辩,他不屑于听。
吴克仁就是炮兵,虽没有邹作华那么优秀,但也是数一数二的好学生,也善于思考,就说“我觉得炮兵最重要的素质是观察与计算。”
“这不就对了么?观察靠什么?靠的还不是眼睛和耳朵,练武可以使人耳聪目明,这是有公论的。”李志行立刻抓住了论点。
“另外,静山(吴克仁字),不是我说你,炮兵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素质你没想到。”
“还有?正之你指的是什么?”吴克仁不解的问道。
“那就是身体素质!” 李志行说的斩钉截铁。
吴克仁笑着摇头,邹作华也不以为然,但李志行接下来的话却让这两个炮兵震惊了。
“你不信是不是?且听我讲。首先,你知道日本的山炮多重吗?”李志行问道。
这个吴克仁真不知道,炮兵一般只留意大炮口径、射程之类的,很少清楚一门大炮实际有多重。
“日本的四一式山炮重量大约在540公斤。”邹作华接口说到,学霸就是学霸。
“那好,岳楼(邹作华字),你知道运一门四一式山炮需要几匹马吗?”李志行又问。
“两匹马拖曳。” 邹作华回答道,他研究过这个。
“那要是驮载呢?”
“六匹马,将大炮拆解运输。”邹作华回答道,他对李志行的问话越来越惊奇,李志行是步兵,况且是凭关系半路混进保定军校的,所以他平时不愿意和李志行、乔修远两个纨绔来往,但对于大炮竟然能问道如此仔细,比吴克仁还要专业,足以让邹作华十分惊讶。
“岳楼兄果然不凡!那么请问岳楼兄,四一式山炮是日本野战部队的主力炮火,但口径却只有75毫米,日本人为什么不把口径做的大一些,这样火力就会更强呢?”
旁边的严重插嘴说“这是因为太重了不好运输。”,邹作华也点头说“是”。
李志行笑了笑,说到“自然是这个原因,所以大炮拆解了要6匹马驮载,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万一只有5匹马怎么办?”
6匹马怎么就变成了5匹?呵呵,战场上军马目标那么大,不会被打死吗?怎么办?莫非少了一匹马驮载,你的大炮就不用了?这时候咋办?很简单,靠人力!
大家想了一会,终于明白李志行说的道理,不禁对李志行大加赞叹。
李志行又说“其实欧美火炮追求的是大口径大火力,这是因为欧美的交通状况比中国好,中国地势复杂,交通设施普遍很差,日本人天天研究我们,所以日本的火炮追求与中国实际状况的适应性,日本的火炮一定还会向轻巧与火力结合的方向发展,诸君以后都是保卫国家的军人,还是要多研究日本的情况。当然,眼下最主要的就是要强健体魄,具体点就是习武强身。”
“正之高见!我参加!”傅作义站出来表态。
“我也参加!”一向寡言的严重深深地看了李志行一眼说到。
“我参加!”、“正之,我也参加!”吴克仁和邹作华都表了态,李志行的一番话对邹作华触动很大,而吴克仁已经被深深折服了。
现在宿舍里8个人,只剩下乔修远没表态了。
“瑶圃,你呢?”李志行问道。
“正之,你说的确实有理,但我仍觉得参加武术研究社没有必要。”乔大少慢悠悠地说。
“你……!”李志行简直愤怒,这货怎么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枉费口舌半天!李志行恨不得扇乔修远一巴掌!不过猛然看到乔修远满是笑意的双眼,李志行忽然笑了,然后慨叹了一声,说到“大家也许以为,我参加武术社是为了强身健体,那么你们就错了,其实是为另一件事情……”
“啊?你练武不是为了强身健体?”楚溪春惊讶地问道。
“其实,这源于多年前我遇到的一个人……”李志行慢慢说道。
这么卖关子大家可受不了,都催他快说说。
“好几年前,有一次,我到山陕交界的风陵渡去做生意,在一个小酒馆遇到了一个人,此人的风姿……哎呀!我至今仍历历在目,白衣飘飘,英姿丰毅,所谓用飘然若仙来形容也实在不为过!原来,他是个武林高手,正是五步杀一人,千里不留名那种……后来,我才知道他用的就是形意拳……”李志行绘声绘色开始讲故事。
志行的故事精彩,一个宿舍的人都在屏着呼吸听,一直讲到晚上熄灯,教官查寝时稍作停留,然后又在王冠军的催促下开始讲,讲到很晚,以至于乔大少当天晚上做了一个行侠仗义的江湖梦。
第二天,乔修远表示为了和整个宿舍保持一致,决定参加武术研究社。
嘿嘿,小样!说服不了你?
志行又让大家去拉自己的朋友来参加,王冠军拉来了自己的哥哥王冠英,弟兄俩都是这一届的,王冠英是炮科的。王冠军把李志行和吴克仁在宿舍的辩论经过给哥哥一讲,王冠英立刻表示参加,主要为跟李志行亲近,所谓“为人不识陈近南,纵是英雄也枉然!”
傅作义的山西老乡多,拉来了李生达、王靖国、赵承绶、白濡青、鲁英麟等。吴克仁是东北人,拉来了东北的刘翼飞。学霸邹作华也给面子,拉来了奉天的董英斌。楚溪春拉来了河北的郑彦俊、唐永良等。
反正找人就像传销,不是兄弟就是老乡。一时间,因为李志行的缘故,表示要参加武术研究社的人达到了二十多人。
此结果给张荫梧一讲,把张荫梧吓了一大跳,自己张罗了好几星期,还没有李志行几天拉来的人多,这位志行兄真是不可多得的组织人才!当即表示,要和会长王俊臣老师商量,让李志行担任武术研究社的组织干事。
兵强马壮,武术研究社正式成立,当天热闹非凡,不但学校不少老师捧场,保定城的很多武馆都来恭贺,就连号称天下第一高手的孙禄堂,也派徒弟来观礼。
等仪式结束后,老师和观礼的武馆人士都散去了,李志行才发现竟然没安排酒席,就问张荫梧。
张荫梧说这是学生团体,不提倡酗酒,再说了,根本就没有经费。大家都穷,哪有钱请这么多人吃饭?
乔修远说莫不如咱们同学几个去吃一顿庆祝一下,不讲排场,估计也花不了几个钱,说完看看李志行。李志行知道这家伙馋虫又起,翻了翻白眼说“大家去义春楼去吃白肉罩火烧,乔大少请客!”
乔修远瞪了李志行一眼说“正之,你怎么恁小气?你我各出一半!”
楚溪春和吴克仁一听,立刻雀跃。其他人尚不好意思,乔修远却说“大家不要客气,你们就是吃一百顿,也吃不穷正之。”这家伙明显把志行往坑里推。
傅作义也笑笑说“好,今天就吃两位少爷的!”
于是一伙立志做侠士的人,熙熙攘攘赶往义春楼。
片刻之后就是风卷残云。席间,张荫梧还想请李志行担任武术研究社的财务干事,研究社有什么财务?既没有捐款又不收会费,哪里有财务可管?莫不是想让自己做冤大头?乔修远在旁边听得直笑,李志行狠狠瞪了乔修远一眼,表示坚决不同意。
年轻人就是能吃,二十几个人竟然吃了超过三百个火烧!吃的义春楼的掌柜的都借口倒茶水,亲自前来参观。靠!你一个掌柜的,来倒什么茶水?莫不是来看免费的表演,这怎么能行?再赠送30个火烧,每人带一个回宿舍吃!掌柜的笑着满口答应,军事学堂的小先生们一顿吃了三百多个火烧这件事情,简直能当广告来用!
一帮“侠士”们最后摸着肚皮,纷纷表示义春楼的白肉罩火烧,名不虚传!今天敞开一吃,实在过瘾!
靠!一群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