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狄更斯《双城记》
书名:文学整集 作者:苏灵 本章字数:1553字 发布时间:2022-10-23

在小说《双城记》之中,英国作家狄更斯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核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贵族统治者的丑恶行径,表达了对广大民众在苦难中挣扎的同情。


爱总是比恨更有力量得多,狄更斯主张以仁爱和宽容来感化世人,他坚信用道德的力量,可以让相互敌对的阶层最终和解,可以让丑恶的人心得到净化,可以让精神获得解脱和重生。


在现实世界里,狄更斯也许很难实现这种理想了,不过,在小说《双城记》之中,确实有不少人物的身上,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他们也在人道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了自我的超脱。


首先,是含冤入狱的梅尼特医生。由于为一对遭受迫害的姐弟写告发信,梅尼特医生被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投进了巴士底狱。十八年后,梅尼特终于逃离了这座地狱,并和女儿露西重新团聚。


女儿恋爱的对象代尔那,是个热情善良的帅小伙,当得知他是厄弗里蒙地侯爵的侄子时,梅尼特却没有将对侯爵兄弟的仇恨,转移到他的头上来。梅尼特不仅同意女儿露西和代尔那结婚,在得知代尔那已经与自己的家族决裂时,更是悉心呵护两人的爱情。


古今中外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爱情悲剧,因为老一辈人的仇怨,从而祸及年轻一代爱情的例子,似乎已经比比皆是。小说中的梅尼特医生,无疑是一股清流,他的宽容与仁爱,让我们得以见证了一场真挚热烈的爱情。


其次,是美丽善良的露西。这位女性人物是爱与温情的化身,在她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之下,周围的角色纷纷受到感染,成为了仁爱和善良的卫士。


露西一直以为自己的父母双亡,在得知父亲还活着的时候,高兴得昏厥过去,初次见到从监狱里被营救出来的父亲,露西感动得热泪盈眶,但表现出了超乎年龄的勇敢和耐心。她把双手抱在胸前,仿佛在安抚着梅尼特受尽苦难的心灵,这一个细节,作者给了很长的特写。


回到伦敦之后,露西对父亲悉心照料,正是她的阳光一般的关怀,治愈了梅尼特因长期遭受迫害而崩溃的神经。露西这种怜爱万物的态度,也填平了他与出生贵族阶级的代尔那之间的阶级鸿沟,使得两人最终收获了一份幸福美满的爱情。


她甚至感染了外表冷漠,但是内心温情的卡尔登,正是露西对卡尔登的肯定和赞赏,才使得这位青年,最终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成全露西与代尔那的美好爱情。


最后,是牺牲自我的卡尔登。在我看来,这个和代尔那相貌神似的青年人,才真正将人道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他的所作所为,令许多人难以理解,却也往往感动不已。


卡尔登富有才华,情感高尚,却没有施展才华,流露情感的机会,他不能有所作为,也无力谋取自己的幸福。在认识露西之前,他跟着一个不学无术的市侩分子,整日浪费时光,虽然深知这样是在虚度光阴,却一直无可奈何。


结识露西之后,卡尔登的生活第一次向着美好的方向前进了,可是当他发现自己的好朋友代尔那和露西相爱时,对于露西的那份感情,也就彻底沉寂了下去。


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好朋友,爱上了同一个姑娘,这样的事态,让卡尔登难以接受。可是当代尔那被判死刑时,卡尔登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他深知露西深爱着代尔那,如果代尔那死了,那么露西必定不幸福。


于是,这份深藏于心底的爱,转化为一种强大的战斗力。卡尔登买通狱卒,混入监牢,他把代尔那换了出来,自己则走上绞刑架,从容赴死。这一举动,完成了卡尔登自我的救赎,实现了爱的价值。


卡尔登这位理想型的人道主义人物,真正诠释了那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真谛,一般人确实想都不敢想。他的牺牲,有人惋惜,也有人赞赏,可以说相当感人肺腑。


《双城记》中不乏那些冷酷残暴和被仇恨蒙蔽了心灵的反人道主义形象,但比起这些至真至善的人道主义者,他们的形象微乎其微。


以卡尔登、梅尼特、露西等人为代表的人道主义者,他们的精神光芒闪耀世间,他们用仁爱和宽容化解了世人的仇恨,教化了被仇恨扭曲的心灵,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新生。


狄更斯或许无法在现实世界里教化众生,但在他的作品世界里,这位人道主义者,显然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文学整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