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每天晚自习前有一段自由时间,除了孩子们自己,谁也不能占用。他们可以挑选兴趣小组、参加五花八门的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比如,打打篮球、下下象棋啦,弹弹钢琴、再想想未来拿了诺贝尔奖怎么做慈善活动啦……随你!
要全面发展、要终身学习。
这种教育理念,不仅将孩子们变成一个个“大玩家”,更逐步培养为“大学问家”。
如果朝阳中学举办一次“影响你最深的学习方式”评比大赛,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寓教于乐”理论也一定榜上有名。
以兴趣指引学习,这是大人小孩都喜闻乐见之事。
今晚,小家他们计划去“观星”。
……观星?
这个急匆匆的时代,太多人只顾眼前;愿意守望星空,倒是个冷门的爱好呢。
然而,九天银河落入小家心田,却堪比一剂抚慰灵魂的良药。
闪耀的宇宙星尘,不仅照亮了他现实与心灵的前行之路,苍茫的星际疆土,也是令他心驰神往的乌托邦。
至于小团,他对于新事物有一种天然好奇感。日月星辰、草木河川,没有他不感兴趣的。况且他闲着也是无聊,就屁颠屁颠跟来了。
再说今年九月底,国际宇航大会在京举行(即2013年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各国航天巨头齐聚于此,共赏星河。而近年,帝京大力整治了雾霾和光污染,当下治理已初见成效,迢迢明星,重又变得肉眼可见、举手可摘,亦为观星活动创造了条件。
主客观一应俱全,惟一美中不足的,是人数条件。
尤其最近快期末了,组员们大多忙着复习,往常热闹的天文组也寂寂无声。
登上教学楼的天台,放眼偌大的观星场地,只有小家他们和另一位女同学,共仰星空。
“她……是谁?”
小团低声询问。这是他第一次来观星台,也不太熟悉组员们的长相。
观星女孩儿身材微胖,高马尾、低颧骨,点点雀斑遍布在椭圆脸蛋,好像夜空中若隐若现的星星。
她中等个头,同样是红白校服,左手扶一架望远镜,右手持一张记录表,远远看去,整个人内敛又低调。
单论外表,她实在不算出众。
但如果我们愿意跟这孩子聊聊,却会惊讶发现,这位其貌不扬的小姑娘,居然是中学天文奥赛大奖得主,更是国家天文台年龄最小的学员之一!
天文学上颇有禀赋的她,早已被华夏科技大学慧眼识珠,受邀进入了科大少年班,早早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献一份力。
追星的孩子,终成明星。
正可谓有志不在年高,当老者们还摇着蒲扇、空叹星辰大海时,新一代儿童却搭乘上VR天宫空间站,触摸到4.24光年外的遥远宇宙了。
(注:半人马座α星系: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星系,约4.24光年)
小家也一眼认出了她:
“星姐姐!”
星儿回头,看清来者,也热情地招招手:
“你们快来、快来看,我的星图拍摄要大功告成了!”
星图,顾名思义,“星星地图”。它是恒星观测的一种形象记录,也是天文学上用来认星和指示位置的一种重要工具。
小家他们走近了,但见实训桌面放着一小盘旋转星图,内部辅以青蓝色测距填充,丰满迷人;另外还有几张星座图片,每根星芒都纤毫必现,珠玉玲珑。
但它们可不止好看,那么简单。
须知,连日多云,却能拍摄到此等佳作,不仅需要异于常人的耐心,更需要超一流的抓拍水平!
“星姐,假如你早出生200年,天文界根本没有‘彗星猎人’卡罗琳什么事儿了。”小家由衷夸赞。
(注:“彗星猎人”卡罗琳·舒梅克,美国天文学家,一生共发现300多颗小行星和32颗彗星,是个人发现彗星数量的纪录保持者)
“你别乱夸人哦,我真的会相信。”星儿受用地笑了笑,眼睛却不曾离开目镜,“刚刚我又重测了几个数据,还要麻烦你这计算机高手处理一下呢。”
小家默契扫一眼,点点头。他划开手机软件,迅速确定当地经纬度,就坐到电脑前,热火朝天忙活起来。
(二)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孩子也不说话。
眼看两人默契配合,小团却茫然无措,杵在一旁。
插嘴也不合适、插手也不会,好尴尬。
自从半月前进了天文组,小团就这样一直被“边缘化”。
倒不是大家故意孤立他,只是天文组的大佬太多了,他一个刚入门的小菜鸟实在帮不上啥忙,仅有袖手旁观的份儿。
好在,大佬们也挺照顾他。月底汇报成果,总不忘带上小团的名字。
但小团根本不稀罕“鸡犬升天”!屹立百尺楼,他想自己去摘星,而非仰仗他人的星汉灿烂。
“喂喂喂,你们到底要让我旁观到什么时候?”团团终于忍不住发火了。
星儿诧异抬起头。她看看气鼓鼓的团子,不清楚自己做错了什么。
但小家早已心如明镜。他将食指紧贴嘴唇,对团做出个“保持安静”的手势,又朝墙边一个半人高的黑色工具包努努嘴:
“喏,那里面是我的天文望远镜。今晚你只要能把它安装好,并自己观察到星星,我们以后就带你一起玩。”
不就是拿望远镜看星星吗,这有什么难的?小团不服气地想。
“一言为定!”
他立刻接受挑战。掂起沉甸甸的工具包,从里面掏出各种杂碎零件,挑挑拣拣,摆开一地。
然后就席地而坐,着手拼装了。
若要外行人看来,天文望远镜都是同一模子刻的:无非是下面支个三脚架,上面支个“大炮筒”。
只要把“大炮筒”放在三脚架上,对准天空,直接观察星星不就行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常规的天文望远镜,包括赤道仪、三脚架、寻星镜、主镜、目镜、增倍镜等等,诸多元件,安装时务必谨慎,否则,定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另外,小团手里那个,还有一点与众不同:
望远镜的镜筒、调节轮等平面上,还印着个醒目的标志——中央一只金橘色圆环,围住了三叠紫山。
小团曾好奇这是什么标志,小家自豪回答说,那是他在一次儿童夏令营中收获的纪念品,来自遥远的金陵天文台。
金陵天文台始建于上世纪,落成时就拥有了全亚洲名列前茅的“天文四大件”,解放后,又为祖国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被誉为“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能被邀请去官方夏令营的少年,放眼全国,肯定也是万里挑一。
“真厉害。”小团一边组装,一边喃喃自语。
像小家这种全能天才,真的可以被超越吗?
另一旁,小家正一边统计数据,一边也用余光暗暗关注小团:
观摩这么久,团子确实学了不少东西,再加他本身的聪明劲,眨么眼的功夫,一个高高昂头的天文望远镜已经初具雏形。
不过,接下来的远距观察,才是最考验人的环节。
一开始,他见团团小心翼翼蹲在目镜前,不知是调节主镜还是摆弄寻星镜,但肯定不顺利,因为没过多久,团团又气恼地掀开摊子,重新来过。
一遍遍尝试、一遍遍失败、又一遍遍重来……
不知不觉,这小子也逐渐失去了镇定,越来越猴急。
团团一会儿挪挪脚架,一会儿拉长镜筒,再如此翻覆数遍。好像一位歌唱家上台后,正要大展歌喉,却发现自己的话筒突然失灵了一样。
没想到,平时看别人观星望月,不费吹灰之力;轮到自己上场了,却连个望远镜也安不好!
小团沮丧极了,重新瘫坐在地。
太难了。
难于上青天!
(三)
终于,小家结束了手头的活儿,过来“验收成果”。
首先是垂头丧气的小团——小家一把拽人起来,没有嘲笑,反而安慰道:
“你第一次安装望远镜,已经很好啦。”
“别说了,你们都是天才,都是明星;而我只是追星星的,这辈子只能仰望星空。”小团哀伤道。
“谁不是追着星星长大的?”小家认真检查着仪器,头也不回,“你以为,我凭什么能脱颖而出?首先,我不甘人后——我不服前人,我总相信有朝一日,我也能挤进群星闪耀的天空!并且,我也始终朝这个目标不懈努力。”
小团看着小家认真的侧颜,兀自发愣。似乎有一颗沉睡的种子,终于从心底里破土发芽。
而小家确定大体没问题后,直接去检查最关键的三颗下部螺丝——果然,问题就出在这里:
螺丝们本该顶紧寻星镜,此时却还与镜筒隔着十万八千里。
果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啊。小家轻笑一声,指出问题:
“做事要沉下心,先打好基础。如果你前期根基不牢,后面再怎么谨慎,目标也很容易被晃散。”
说完,家轻轻蹲下来,手把手给团团示范了一遍。
“这是我最后一次教你安装了,看仔细点儿吧。”小家的手腕灵活翻转,补上几块关键拼图。
“太厉害啦……”小团瞪大双眼。
这朋友就像一粒神奇的茧,天生孕育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又像一把开辟混沌的神斧,再棘手的问题,总能在他手里迎刃而解。
三百年前,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结出不朽的万有引力定律;那么,此时,小团也相当于站在小家的肩膀上,重新追逐星辰与梦想。
重返人类群星闪耀时。
望远镜里,一个个遥远的天体终于清晰可见:
月球环形山像打地鼠的小洞,土星像个跳呼啦圈的小胖子,还有木星表面的大红斑,像一只永不疲倦的眼睛,注视着银河系芸芸众生,注视着时间长河徐徐流动……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漫天星辰,如一粒粒无暇白雪、一块块璀璨宝石,洒满广袤的深蓝色天穹;又仿佛一颗颗“冰心”,被收藏在晶莹剔透的大气层“玉壶”中,任凭每个孩子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串连出独属于自己的图案。
“怎么样?”小家问道。语气里有一种分享奥秘的自豪感。
古老的宇宙、年轻的星球,就像古老的国度、年轻的我们——这才是独属梦想家的世界!
小团安静欣赏了一会,但很快,这倔小孩儿又开始嘴硬:
“也没那么难嘛。假如你早点儿教我,我肯定第一天就能学会啦!”
“眼高手低。如果第一天就让你没经验去硬试,你恐怕连镜筒都安不好。”小家反驳道,顺便教训他几句,“这就像达芬奇画鸡蛋,同一个道理!”
俩小子叽叽喳喳斗嘴,素来沉静的观星台也热闹起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不经意间,苍穹又喷薄出两颗小流星,直上九霄,比翼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