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搭着崔阿姨下乡取肉的顺风车,我们回了县城的家。
这回,大家都是满载而归。
因为提前做了安排,崔阿姨家的腊肉、腊肠已熏制八成火侯,按她自己说的,八成就好了,放到冰箱里冻着,隔上半年后都和新出的腊肉一样。另外,舅舅今年的收入翻了两番,为了感谢我,硬是另送了两只猪蹄给我,这让我有些却之不恭了。不过,这种质朴的情谊,让我铭感于心。
马建军同志也在今天结束了一年的工作,要稍事休息一段时间了。当他推着自行车,开进咱家的小院时,我看到他的眼里明显地闪过一丝激动,显然,单身的日子,让他十分渴望天伦之乐的温暖。
“爸爸!”
马小萌穿得像个棉球,却仍在看到他的一刹那,欢快地蹦过去。
“爹!”
我也随着亲切地叫了声,走上前,接过他的车。
“诶——”
马建军也拖长了声调,显见得满心的欢喜。
他抱起了马小萌,摸了摸我的头,向屋内走去。
“叭叭!”
这时,两声喇叭热闹地响起,我扭头一看,是王叔叔开着单位的吉普车回来了。今年下乡取腊肉,他临时有事去不了,那车,还是崔阿姨想法弄的。为这事,崔阿姨可是埋怨了一路,怪他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其实,她要是知道,在若干年后,公车私用会成为一个敏感话题,估计就没那些怨气了。
随着那车开到面前,王叔叔探出了他的头,向我们打招呼。我爹赶紧放下马小萌,一手摸出香烟来,热情地凑过去,两人寒暄了几句。
我笑着站在一旁,打量着这辆估计1983年出厂的老北京吉普,虽说跟什么陆虎宝马不在一个水平线,但这年头,仍是稀罕货。我寻思,过了年,得让马建军同志学学车了。这个前世没实现的东西,这世,无论如何不能错过了。
我又目光悠长地向下往去,吉普车的辙印在细沙路上,倒不太分明。
这条简易的路,是王叔叔牵头,跑了几处关系,在前两月修成的。我家自然也凑了一份子,毕竟,方便的是大家嘛!而实际上,本身这里的住户也就不多,总共加起来不过十来户而已,有了这条简易的细沙路,大家出行的效率那是大大提高了,要拉些什么东西,也可以直接到院里了。
诸事皆备,只欠东风啊!
不过,我现在还小,开小汽车是不现实的,能踩个凤凰或五羊的自行车,也就够了。
不一会儿,天色渐暗,忙活了大半天的我妈,已经整齐了一大桌子菜。
灯光亮起来,带着奶白的黄,看起来,更适合一家子团聚的气氛。
“爹,妈,来,为咱们一家四口聚在一起干一杯!”
我适时地端起汽水瓶,这是我拼酒的标配。画面里,是满满的温情和仪式感。
马小萌也学着我的样儿,吃力地举起汽水瓶。
“干,干!”
这副模样,一下子惹得我们都笑了起来。
我在大笑之际,又蓦地想起了我的女儿,当年,她不也是一样,给我们带来了难以复制的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