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磅礴正气歌
——高子民长篇小说《雾色边城》阅读笔记
王海/文
三卷本长篇小说《雾色边城》摆在书桌上,心里顿时对这部小说的创作者高子民心生敬畏。高子民以对文学特有的执着和热爱,将创作视角伸向扫黑除恶的风暴中心,聚焦在龙城公安干警这一特殊群体,以打击“东北新干线”黑恶势力为主线,展示了以龙大章等新生代干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怕困难,敢于攻坚的英雄群体。他们跨越南北,穿云破雾,抵御诱惑,与黑恶势力斗智斗勇,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成功将“东北新干线”黑恶势力彻底铲除。《雾色边城》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扫黑除恶类型文学创作中,是一部值得认真阅读的长篇巨著。整部作品气势恢宏境界开阔,叙事方式不拘一格大胆突破,打破时间、地域界限,用唯美、简约的文字,将各个场景完美的串联在一起。胸中有正气,笔下有乾坤,林林总总的文字,还原了扫黑除恶的惊心动魄的场景,情与法激烈对撞,邪恶与正义殊死较量,扫黑除恶复杂性和艰巨性,让龙城警官经历了风雨洗礼,在残酷的斗争中脱胎换骨浴火重生,举起正义之剑惩恶扬善,让安宁祥和的阳光普照在龙城这片神奇而又多情的土地。《雾色边城》是一曲扫黑除恶气势恢宏的正气歌,也是一部赞美英雄的史诗。
《雾色边城》创作者高子民自觉担起文学的社会责任,通过笔下灵动文字点亮读者心中的希望,正义虽然被浓雾遮蔽,却像太阳一样,穿越黑沉沉的云彩、骤雨和雷电,终究要把阳光撒向高山和大地,阴霾终究会被正义驱逐。让读者在浩浩汤汤的文字,听到高子民咚咚的心跳,在曲曲折折的叙事中,让读者感受到公安干警在与黑恶势力的较量中,他们身上迸发的自信力,在一次又一次的较量中越发强大;他们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不磷不缁的品质,在一次次考验中如风雪中的寒梅,鲜艳夺目让人敬畏。高子民以一个作家特有的视角,对扫黑除恶进行多角度反思,把名利得失放在脑后,确定扫黑除恶的选材,“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不计功利,潜心创作。他历经十载,反复修改,长达一百四十多万字的长篇《雾色边城》,经过作者、出版社多方努力,同广大读者见面。通读这部体量巨大,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是扫黑除恶文学作品中,堪称史诗级的鸿篇巨制。
高子民自觉承担文学赋予他的社会责任,以丰厚的文学积淀,确定了以龙城为叙事坐标,以铲除“东北新干线”错综复杂的黑恶势力为骨架,展开了多元化、多维度,纷繁、细腻和个性化的故事讲述。这部小说语言丰富多彩,故事惊心动魄,情感细腻充盈,字字句句精雕细刻,攀登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新高度,实现了扫黑除恶文学创作的新跨越。高子民的长篇巨制《雾色边城》从十多年前落笔那天,经历了经济政治连续嬗变,经济发展模式,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的治理模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高密度反腐大规模扫黑,对特权掐尖,对黑恶铲除,触及多方利益,引发碰撞,也会给扫黑除恶的斗争带来意想不到的考验。从头到尾的阅读高子民长篇小说《雾色边城》,就会被高子民独特的叙述方式所吸引,具有浓厚的地方气息,能体会到赤峰方言特有的魅力。在林林总总的文字里,高子民用文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具有当代气息的社会百态图。他以特别细腻的笔触,风雨不惊的呈现出龙大章、姜长庚、姜美琪、敖拉倚、钱如意等不同职业,不同追求,在情感、职场、商场、官场,因际遇不同,所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情感变化。最值得称道,高子民没有把人物人为的类型化、概念化,珍爱每一个人物,将每一个人物,从行为到语言,精雕细刻。努力让每一个人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都给予他足够的表现空间,让每一个人都在这部小说中得到生动的体现;这部小说的独有的魅力,没有把办案民警神话、玄化,而是把姜长庚、龙大章两个不同时代的干警,在情感历程上给予足够的关照,使姜长庚、龙大章两个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在张半仙、大黑猫、敖拉倚、金疤瘌、钱如意等人物的塑造上,显示了高子民深厚而又独到的文字驾驭能力。敖拉倚狭隘的民族主义的疯狂和偏执,并不是没有来头的,因为她是契丹族的后裔,民族复辟腐朽思想化已经被埋入历史尘埃,却在在代际传承中死灰复燃,演化成可怕的民族虚无主义,为实现家族的所谓的梦想与黑恶势力勾连在一起走向可怕的深渊,最终落得精神分裂可悲可叹的下场;张半仙吃着龙城养母的奶水长大,却没有对龙城感恩,侵略的基因在经济社会改革的阵痛期疯狂成长,用文化侵略撼动国家的基石,穷尽心机最终走向了破灭;经济社会提速发展,对外的窗户已经打开,各种思潮疯狂涌了进来,在各个角落开花结果,侵蚀着整个社会机体的健康。在高子民《雾色边城》里我们看到赵直帆、吴寄瑶、小金子、刘尔贵等人,在长期的功利欲望的边缘徘徊,人生的价值观念在不知不觉的发生了扭曲,黑恶势力乘虚而入,对其进行耳濡目染,逐步蜕化,沦为黑恶势力的帮凶,成为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长篇小说《雾色边城》,不惜笔墨塑造了以龙大章为代表新生代干警为主角,以破获贯穿塞外龙城蔓延到西南的“东北新干线”等黑恶势力为主线,不惜笔墨塑造了龙大章、姜美琪、赵直帆、郝子强、吴寄瑶、刘尔贵等人爱恨情仇、荣辱恩怨、命运起伏,思想深刻,扣人心弦。在此同时,高子民还不吝笔墨,刻画了张半仙、大黑猫、姜长庚、敖拉倚、金疤瘌、钱如意等众多个性鲜明语言独特人物形象。这部小说秉承传统小说扑朔迷离欲擒故纵的文学元素,并吸纳了影视文学特有的在场描写,能充分体会到在故事层层递进中,各种各样人员微妙的心理变化,让飞扬的文字有了温度和别样的色彩。通读《雾色边城》会感受到高子民在这部作品创作时,在时间寂静无声流淌中放得下名利诱惑,有青灯黄卷那种宁静心态,精心揣摩人物心理,反反复复拿捏人物性格,给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赋予了灵性和情感。
仔仔细细阅读高子民的长篇小说《雾色边城》,会充分感受到这部作品所释放出绚丽多彩的文学魅力。系统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雾色边城》这部大部头小说,体量巨大,内容繁多,洋洋一百四十多万字,让人叹为观止。这部小说继承了小说讲故事的良好传统。文字通俗易懂,故事曲折,情节跌宕起伏,步步惊心,紧扣心弦,为读者建造了一步十景,错综复杂的迷宫,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彰显了《雾色边城》特别旺盛的生命力。一部作品成功的要素,不在于多少评论家长篇累牍的吹嘘式的文学批评。在于读者的自觉阅读的动力,继而因读者的口口相传,培育出跨越地域、年龄、文化、性别的强大读者群。高子民的《雾色边城》有效吸纳明清小说起伏转折的故事属性,并发挥他多年从事新闻采编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法律知识积累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独特理解。或许就是高子民自身这些独到的优势,在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里,各种事件顺手拈来,各种情景,不用牵强的虚构,而是顺着他的笔尖奔流而出。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情节走向扑朔迷离,每一个情节的设定,都会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惊喜,不知不觉中读者又对下一步的故事发展,充满了欲罢不能的阅读体验,形成巨大的魔力,让读者情不自禁的持续阅读。在物质生活特别丰富,阅读方式灵活多样,读者时间被网络、自媒体、流媒体、平台的掠走,时间变得碎片化,静心读书成为奢华的梦想。在功利诱惑时间金贵的当下,能让读者完完整整的读完长达一百四十多万字的大部头,这就是一部作品的魅力所在,彰显了作品多重价值;第二、《雾色边城》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将源远流长的契丹文化,巧妙的融合在字里行间。一幅幅富有诗情画意的龙城风情画,立体而又清晰的呈现读者面前。尤其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契丹文化,历史和现实交汇,显得更加富有魅力,唤起读者探寻契丹民族起源、强盛、衰亡探求欲望,从而加速契丹文化的传播,提高了整个龙城地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力量;第三、高子民对《雾色边城》这部大部头小说,倾注了时间和情感,从以往写反面人物,过度概念化、模式化的套路上走出来。他对《雾色边城》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以足够的耐心、细心对每一个人物,进行反复雕琢,仔细拿捏,每个人物都血肉丰满,活灵活现的行走在密密麻麻的文字里;从场景描述,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把张半仙、大黑猫、敖拉倚、金疤瘌、钱如意等人,倾注大量的笔墨,把他们的人情感、人性、人生历程,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强烈的触摸到,一个个会呼吸,有感情、有个性的人物。张半仙老谋深算而又穷凶极恶的本性,有了特别深刻的理解;敖拉倚对姜长庚两人的执着、凄美、长久的情感,为完成祖辈守宝、护宝、寻宝,剑走偏锋不惜制假售假,与张半仙等人勾连在一起,狭隘的民族主义断送了,龙城学院知名文化学者的锦绣前程。雾色边城》里面的每一个人物,性格鲜明,情感饱满,语言富有特色,成为这部小说的一大亮点,成为这部作品最能吸引人的主要原因。
《雾色边城》以一百四十多万字的超大体量,创作了以扫黑除恶题材类型的奇迹。以其广博的胸怀容纳了山河大地,用生花的妙笔写尽社会百态悲欢离合,充满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突出了以龙大章为代表的新生代干警,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抵制各种诱惑,坚定扫黑除恶的信心,牢记锄恶务尽的使命,经历了与姜美琪起起伏伏的爱情波折,在情与法和黑与白的较量中,在坎坎坷坷中逐步成熟,最终彻底铲除盘踞在龙城“东北新干线”黑恶势力,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实现梦想。这是一部扫黑除恶一部气势如虹的史诗,更是一曲气势磅礴的正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