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树下自荐
猛然一听到苏慕薇的身世,余小玉很是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毕竟她周遭的气质就不像是个奴婢。
“苏香侍的香艺高超,有些贵人的品位也不俗,不然皇后娘娘如何舍得这么个妙人离开皇宫?”
书娘瞧着那树下的玉石博山炉悠悠道。她在公主府呆了些许年,深谙深宅大院的话术,虽然意有所指却又语焉不详。
余小玉的眼睛闪烁了一下,旋即又暗淡了下去。非礼勿言,她记得霍柳庭的话,于是将肚子里的话咽了回去。
书娘对她这欲言又止的样子也不甚在意,毕竟余小玉只是在公主府客居一段时间而已。
十月初一,孟冬,京城渐寒。
这天天高云淡,碧蓝无风。晚秋的阳光暖暖地晒在院子里,透过那枫树光秃秃的枝桠缝隙,将斑驳又稀疏的树影铺洒在了地面。
余小玉蹲在绮园的青石板路上,和苏慕薇一起细细地翻晒着竹簸箕里香料。
她自从进了公主府后整日无所事事,索性帮苏慕薇打打下手,拾掇香草。
突然,她听见绮园外的园子里有女子言语的声音,觉着甚是奇怪。因为荣威公主平日里都在操劳慈心院的杂务,近来更是早出晚归。这府内宅宽人少,还没孩童嬉闹,所以余小玉住进来感觉跟回到山上那静昭庵一样清净。
苏慕薇听到了院外的动静倒是不意外,淡淡道,
“是荣威公主带人在摘柿子吧!每年秋天这院子里树上果子熟了她都乐意带婢女们去摘果子。”
公主府内的树木都是果树,春日赏花,夏秋食果,堪堪是实用至极的赏食两宜。这绮园外的花园里就种着不下十种果树,而离院门最近的就是那五六株柿子树。
余小玉抬眼一看,果然院墙墙头上的那几株柿子树顶上有几根长竹竿,竿尾都有一个铁丝系着的网兜,那竹竿左右摆动利索地套着柿子。
那枝头的柿子都染着白霜,阳光照耀下莹莹无暇,随着那竹竿的动作,一晃一晃的,显得十分诱人。
一想到荣威公主便在这院外,余小玉便有些心神不宁,霍柳庭交代过她“是客又非客,非奴又是奴”,她总觉着自己老是这样同苏慕薇娇养在一起也不是回事。心里藏着事,眼睛又瞅着那院墙外,她手上一个不小心把两个香料给混一起了。
“小玉妹妹也出去看看吧!妾自己来就行!”
苏慕薇瞧她这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知道她有事找那公主,于是善解人意地又兀自轻柔地分挑起那些被混淆在一起的香料。
余小玉万分歉意地朝她福了个身,然后奔出了院子。
出门后,果然看见荣威公主带着盈儿、王嬷嬷还有四个侍卫在那柿子树下立着。
这厢原本仰头专心看着侍卫拿竹竿摘柿子的荣威公主,突然听到身后一句万福声。她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余娘子。自霍柳庭上门那日,她们再也没见过。
今日的余小玉穿着一身淡青对襟马面裙袄,在秋日里很是亮眼,于是荣威公主由衷赞了一句,
“余娘子今日真是青春俏丽的很哪!难怪人说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远不如!”
“公主谬赞了……”
余小玉被荣威公主这么一夸,脸上微醺,她现在的衣衫都是祁王府的内侍洛尘之前帮她置办的,颜色的确淡雅清丽。
她赧然道,
“小玉在府上终日无事,心中不甚忐忑,如果能帮公主做事分忧……”
“余娘子是祁王府托付给我们公主府的人,虽是客住,但你兄长大小好歹挣了个军功,你也算军眷了,无需自降身份为奴作婢!”
王嬷嬷不客气地打断余小玉,她的夹枪带棍又尖酸刻薄,听得余小玉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她了。
一旁的荣威公主瞧她这副样子,便道,“我稍后要去慈心院送柿子,余娘子可有兴趣同去?”
余小玉闻言连忙点头,欠身施礼谢过。之后便安静地候在了一旁。
柿子摘完了后,将将装了两大筐。荣威公主边走边同王嬷嬷交代着府里的事务,侍卫们也随在她们后面抬着柿子往前门搬。
跟在最后面的盈儿见身边的余小玉依然下垂的眼角有点于心不忍,于是小声安慰,
“嬷嬷素来是刀子嘴,余娘子不要太在意她的话!”
余小玉听到此,默默地点了个头。
盈儿与她交情也不深,宽解也就几分,话已至此多说就得罪了王嬷嬷,于是她也不再言语。
待出了公主府,侍卫们将两筐柿子在马车后捆扎好,荣威公主和余小玉一前一后上了马车,却是盈儿坐在了车外驭马。
看着余小玉惊讶的样子,荣威公主微笑道,“盈儿是本公主的‘武甲’!”
“盈儿姐姐会武功?”
余小玉瞬间就震惊了。盈儿身姿丰腴妖娆,嗓音也很甜美,余小玉一直以为她只是荣威公主身边的一等婢女而已,谁知她竟然还是功夫了得的死士。
自从离开了静昭寺后,她遇到的女人都不简单。胡娘子温柔贤惠,武甲武艺高强,莫珍子学识渊博,苏慕薇会调香,现在就连她以为的普通美婢盈儿竟也是能人。更不用说她身边这位庇护着她让她得以活命的荣威公主了……
在她还没有明白过来心中的怅然是具体什么的时候,这个念头便转瞬即逝,她没有抓住,难以言表出来。
倒是荣威公主看她这样明白了几分,饶有兴致地问,
“余娘子可是想学?”
“我没有童子功,也不是武学奇才……”
这样的话她同武甲也讲过。
荣威公主只是微笑,“也未曾指望你练几下把式便能上战场杀敌立功!只是希望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已!”
说到此,她看了一眼余小玉,又道,“御医秦翔之同我详谈过,当今女子的体质普遍偏弱,如果多多锻炼增强体质的话,不仅可以延年益寿,对于那些新婚小娘子们来说,初次生产时也不会那么艰难!”
她知道余小玉的嫂嫂便是初次生产时难产去世的。
余小玉也想到了她那可怜的嫂嫂,也不知之前霍柳庭给祁王回信时,有没有将此事告诉给她哥哥。可怜的哥哥,离家时家中尚有姑母娇妻肚中幼子,现在却只剩妹妹一人了。
…………………………………………
码字不易,🙏还请多多收藏、留言、人气票支持一下,谢谢୧꒰•̀ᴗ•́꒱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