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一封书信的奥秘
书名:雍容纪 作者:简宁 本章字数:3290字 发布时间:2022-10-20

清晨的阳光几经折射照进了密室,李雍容揉揉眼睛,觉得浑身又充满活力了,昨夜的这一觉睡的真香。

李雍容现在才看清密室的全貌,密室一丈见方,里面只有简陋的床铺和一张小桌子几个木碗,连椅子都没有,其他诸如衣服被褥等更是没有,好在此刻是盛夏时节,李雍容一夜也没觉得寒冷。

李雍容站在床铺上,通过通风口发现外边是水井,距离井口少说也有三丈高,一根粗绳垂在井中,看来当初修建密室的人做了两手准备,一旦井口被封就从密道口出去。

李雍容不知道外面情形,不敢贸然爬上去,只能待在这里等候杨华的到来。

这时肚子不争气的响了,李雍容感觉有点饥饿,翻了一下密室,一点吃的也没有,她有些气馁,看来只能等杨华带吃的过来。

李雍容试着够上井绳,取点井水洗把脸,可惜手就差一点点碰到井绳。李雍容低头寻找有没有木棍之类的,无意间碰到怀里感觉硬邦邦,才想起匕首还在身上,连忙从怀里取出匕首。

匕首上包着一张纸,李雍容想起这是昨夜给杨华擦拭血迹用的,当时随手裹住匕首避免血迹遗留在那带了回来。李雍容取下纸张,随手放在床上,准备上去的时候找个地方扔了。

洗完脸后,李雍容顿觉神清气爽,尝了一小口井水润润嗓子,感觉井水清冽甘甜,心想古代的水质比后世的矿泉水还要清甜可口。

一时无事,李雍容躺在床上,手不经意碰到那张纸,无聊的翻看着那张纸。借着井水反射的阳光,李雍容发现这是一封书信,开头写着:“世兄台鉴,别兄经年。”后面是一大段的文言,好在李雍容以前学的是文科,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还是可以的。

李雍容通读下来,再仔细琢磨了一会,大概知道这是一个署名思顺的人给李安世写的信,看这个信的内容是思顺称赞李安世的想法能力,想请李安世尝试办成几件事。这封信看着挺长,里面除了寒暄叙旧外,好像说的就三件事,一件是土地的事,要把相州的田地测量精确,分给百姓耕种;第二件是人的事,要把人数弄清,还有选用三长治理地方;第三件是请李安世去都城商议施行策略。

李雍容刚来北魏时代不久,对这个地方和这个时代的人与事都了解的不多,对信中所说的内容完全是如在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李雍容从信里几次提到切忌外传和谨慎行事,推断这几件事很重要,不然不会这么千叮呤万叮嘱。

李雍容觉得莫名其妙,心想:“古人真是无聊透顶,土地就在那又不会动,让人过去量一下不就行了,土地本来不就是老百姓在种吗?还有人头还不好数吗?每家每户有多少人,让他们自己报上来,这还用费心去弄清。看来古代的官真是和书上常说的一样:尸位素餐,这么点小事还大费周章,搞得神神秘秘。”

李雍容正在胡思乱想时,密道上方的磨石吱呀呀的挪开了,阳光立刻充满密道,李雍容抬头看向上方。杨华挪回磨石,托着一包东西慢慢的沿着密道走下来。

李雍容收起书信,揣进怀里,上前接过包袱,觉得还有点沉,感激的说道:“不仅让你费心还破费,让我怎么报答!”

杨华憨憨一笑道:“雍容,你还老说我客气,你现在不也在和我客气嘛!再说这些东西都是拿贪官的赃银买的,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李雍容揶揄道:“你这个飞天大盗终于承认了,还让我来背锅!”

杨华用手挠下脑袋,尴尬笑道:“看来还是我学艺不精,这么快就被你发现了!”

李雍容笑道:“就算是盗,你也是侠盗,是我的偶像!”

“偶像?”杨华闻言有点懵圈,这个说辞闻所未闻。

李雍容也觉得自己说秃噜嘴了,这个名词在古代应该还没有那个意思,转移话题道:“你累不累?上面现在什么情况?”

杨华坐下接过李雍容递来装满井水的木碗,喝了一口说道:“我还好,外面虽说查的严,但还难不倒我。现在全城戒严,没有太守命令,只准进不准出。看来你还要委屈几天,不过倒是没人来查这里。”

李雍容哦了一声,打开包袱,里面有大饼咸菜等吃的,还有几件换洗衣服和一床薄被,心中一阵感动。

李雍容拿出食物递给杨华,杨华没有接说自己在外面吃过了,让李雍容趁热吃。

李雍容吃着饼,眼圈有点泛红,这么艰难的情况下还惦记给自己弄热食吃,这样的男人太体贴了。

两个人说说笑笑,杨华逗的李雍容差点笑的呛住了,又连忙端水让李雍容缓一下。

李雍容说着说着突然想起那封奇怪的书信,心中有疑问不弄清楚很别扭,说道:“有些事我问了,你可别笑话我没见识。”

杨华微微一愣,笑道:“你这么聪明,你不知道的,我也好不到哪去!”

李雍容想了一下措辞道:“相州有多少田地?又有多少居民?”

杨华有点发愣,不知道李雍容问这个干什么,老老实实回答:“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别说我不知道,全相州城估计也没有几个人知道。”

李雍容大奇,自己不知道还情有可原,其他人怎么也不知道。

杨华见李雍容一脸真诚,想了一下说道:“土地耕作是要交赋税的,连人头也是要交税的,所以各堡宗主是不会老老实实把多少田地人口对官府说的。”

李雍容问道:“那官府不会查吗?人还好说,田地又不会跑。”

杨华一乐,说道:“官府才几个人,别的地方我不知道,相州大部分的田地人口都在各个坞堡,他们不说,谁又弄得清。”

李雍容追问道:“那官府不管坞堡吗?”

杨华真的愣住了,心想:“雍容看来平常不出门,连这些都不知道。”

“官府要管也是由各个坞堡宗主去管,他们没那么多人,就算有人官府也养不起。”杨华继续说道。

“养不起,官府怎么会没钱养不起?”李雍容有些纳闷。

杨华耐心的说道:“不是没钱,是大魏不比南朝,听说当官的都没有俸禄,就发点东西。”

李雍容觉得有些不可理解,这个时代还有不拿钱干活的官,看薛达和李安世一家都不像缺钱的主,真是不可思议。

“那当官的图什么?”李雍容发问道。

杨华噗嗤一笑,说道:“当官的是没俸禄,可是谁说他们靠俸禄活着,听说每年光是下面的孝敬就比俸禄高出不知多少倍,别说还有其他生财之道。”

李雍容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一个个都不吃饭。”

不知不觉间,两个人聊了一个多时辰,杨华起身告辞,毕竟男女有别,老是一块待在这么狭窄的密室不好,万一以后传出去了,就有损李雍容的名声。再说他不能老待在密室,不然外面是什么情况,他也不能及时得知。

李雍容在杨华走后,脑子有一股念头,但是说不清道不明。她自己也说不上来,只是感觉这封信和杨华的话很有用,就是不知道能用来干什么,怎么用。

苦思冥想半天,还是想不出来所以然,李雍容觉得头疼欲裂,顺手拿起匕首敲了一下头。

匕首在敲向头的一瞬间,李雍容灵光乍现:“对啊!秋兰姐以前和我说过,李家和辛家起争执就是为了争夺两家交接地方的人口土地,原来官府并不清楚人口土地的具体情况,那么多一块田地不就多一份额外的收入吗?多一个人干活还不用交税,难怪会起冲突。”

想通了这一点,李雍容赶紧取出怀中的书信再仔细研读,发现里面有句话是“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从字面意思不难看出思顺是要李安世把坞堡的田地弄清,把田地给老百姓。

“这不是在戳宗主们的肺管子吗?好像还没人心甘情愿把自己的东西交出去。”李雍容心想。

李雍容继续推想:“李安世要是去丈量土地,把田给老百姓,别人不说,辛褚肯定不会乖乖同意,到时一定会起矛盾。”

李雍容再往下看,有一句话引起她的注意:“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当以三长治民,长取乡人强谨者。”

李雍容默默念了几次,心想:“这等于就是要把辛褚这些宗主给抛弃不用,用听话的老实人当三长,辛褚他们一定不会同意的,会想法坏了这件事。”

李雍容把信来来回回看了几遍,确保没有遗漏的地方,心中的想法渐渐清晰。

如果说李雍容现在最仇恨的人,那辛褚远在李天赐之上。对于自己的仇,她可以大度宽恕。辛褚毁了李家堡,杀了那么多人,尤其是李秋兰惨死在辛家堡,这个仇已经不是她能原谅的,一定要报,哪怕最后要献出生命。

以前李雍容说是要找辛褚报仇,可是她心里也很清楚这个不太可能,李家堡近乎毁灭,她一个人怎么报,就算加上石秀武等人也是以卵击石。

现在她看到了这封信,心中本来也没报多大期望,毕竟这有点异想天开,后来仔细一想:“如果李安世不想这么做,大可以写信婉拒,不会舟车劳顿的跑一千多里地去都城,他去了就说明他有这个想法,而且他一定会想法执行下去的。”

“李安世要真是丈量土地,清点人口,废除宗主,设立三长等。辛褚一定会反抗,只要他们有了矛盾,那我就可以借官府的力量去报仇。”李雍容终于理清了自己的思路。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雍容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