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55年夏,本就不和谐的晋阳空气骤然变得更加紧张。
晋国三号人物,赵氏宗主赵无恤突然率领大批家臣和府兵匆匆离开国都新田,抵返自己的根据地晋阳。
赵无恤进城以后,旋即下令闭锁四门,全城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与此同时,晋国的智家、韩家、赵家也开始调兵遣将,杀气升腾。
显然,此时的晋国暗流汹涌,一场不可避免的血腥大战即将到来。
而且,随着这场战争一起到来的,还有那个叫作“战国”的混乱的杀伐时代。
关于春秋何时终止,战国何时拉开序幕,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被广泛认可的就有四种:
一,以《史记》为准,即六国年表开始的年份公元前476年。
二,以《资治通鉴》为准,即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公元前403年。
三、以《春秋》终止为准,即孔子“获麟绝笔”的公元前481年。
四,以智氏灭亡的公元前453年为准,因为“智氏灭而三晋之势成,三晋分而七国之形立”。
可以说,四种说法各有其道理,各有其依据,至于大家怎么选择,随心就好了。
其实在笔者看来,春秋与战国,原本就没有特别明显的分界,就像一个人从幼年到成年,潜移默化中完成了蜕变一样,但不管怎么变,人,还是那个人,而春秋与战国,也不过是一个时代的两个阶段。
不同的是,在“春秋”,诸侯们追求的是霸权主义,讲究的是“尊王攘夷”,虽然大家都把周天子当成一个屁, 但多多少少还给天子留一点余地,心情好了就给天子送点礼,场面上勉强过得去。
然而到了战国,天子则成了不折不扣的摆设,天子喊一句寡人穷死了,根本没人搭理它。战国时期的诸侯,没有人再推崇“尊王攘夷”,大家一门心思搞扩张和兼并,霸权主义俨然已经变成了侵略主义。诸侯们奉行的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我强我有理,你弱干掉你!
人们,变得越来越贪名和重利。
唉,乱世乱的不光是世道,还有人心啊!
《春秋是部伦理剧》是笔者在网络平台执笔的第一本书,显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此,谢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
如果您读得高兴,看得有趣,是否可以伸出日进斗金的手,帮笔者点一下关注,点评几句,笔者在此谢过了。
因为同时更了一本《诡爱》,文史暂时可能要告一段落,接下来如果时间充裕,如果大家还想看,咱们可以把战国至秦崩这段历史写一写。
最后想说一句:
我们写史不为撞臂,
严肃八卦才是目的,
笔者仍需努力,
努力向读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