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要精彩靠什么?靠的是日复一日练出的精湛演技;事要成功靠什么?靠的是年复一年的持续淬炼。
演戏离不开演技,这个规律无人不知,成功离不开淬炼,这个道理却不是人人都赞同。
凡事都有原因,不赞同也不例外,因为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甚至劳碌半生未有成就的人也不在少数。
用当下流行的话说,这些人无一不是自带流量。正因为“流量”的重要,所以爱蹭流量的人都改蹭他们了。或许在这些无聊的人看来,他们肯和一事无成的人聊天已是大发慈悲。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心理多多少少都有问题。说好听点,这种人喜欢以他人的痛苦释放自己的内存;说难听点,这种人喜欢把废话说成大道理,让别人以为自己学识渊博,岂不知他们早成了大家的笑料。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冷嘲热讽之人也并非字字句句都在显摆自己,尘世间许多结果都如他们所言。
就像淬炼的岁月异常艰苦,可到了最后还是失败告终,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这样的结果谁也不会乐于接受。
回过头来再说“演戏”,它的成功率似乎挺高,而且过程也不复杂。可真想要成名,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和成功办成某件事比起来,上演一场精彩的戏委实纯粹而又简单,用五个字就能概括其中秘诀:功到自然成。
功到自然成,每一次默读都有不一样的体会,果然是经典中的经典。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特别佩服只说道理却从不阐明道理之人。
因为他们不会为自己佯装的学识感到羞耻,即便周围爆发出阵阵哄堂大笑,他们也不会放弃自己狭隘的思路。
如同他们认为长时间练功就能上演“精彩的戏”,如果没有出现预想中的精彩就一定是演员偷懒,这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毕竟在他们狭隘而又固执的思维里,“功到自然成”就是毋庸置疑的真理,这是多么可笑又可悲的认知。
不得不承认,想要演出精彩的戏必须下足功夫,如若不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说法也不可能流传千年。
但功夫是功夫,除过功夫之外还需要技巧和机缘,生动的剧本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此及彼,我们也能看出“成功”确实异常艰难,个中辛酸只有亲自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至于旁观者就别再冷嘲热讽,甚至莫名其妙的横加指责了。
成功的事也好,精彩的戏也罢,哪一个没承受过困难的轻视,哪一个没经受过挫折的漠视。有过,都有过,它们就是命运在人间设置的关卡,难度系数只大不小。
正是跨过了一道又一道隐藏的难关,所以过关的人才会对嘲讽自己的人轻蔑一笑,那些自以为是和狭隘固执的人像极了舞台上的跳梁小丑。
不同的是,跳梁小丑是为了愉悦大家而丑化自己,而那些人则是为了自己一辈子都不敢尝试的事而心理失衡。
或许践踏别人的尊严才能让自己的心里好过一些,更可悲的是,他们害怕在自己身上找到源头,于是用尽所有不堪的手段对付他们眼里的仇人,似乎这样才能让内心深处的遗憾有所缓解。
如果将这种“缓解”比作深藏世间的陷阱,那么跌入其中之人一定少之又少。试问“付出未收获的失败者”和“精彩未获奖的失落者”会在乎成败得失吗?答案不言而喻。
对所谓的失败者而言,他们已经赢了,为了梦想勇敢迈出坚定的步伐,无论最终能否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未来的自己。
对所谓的失落者而言,他们已经赢了,为了角色大胆挑战不同的风格,无论最终能否获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全新的自己。
敢于和命运较量的人,也一定敢于面对自己和挑战自己,这样的人才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