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自己捧着邻居家的便当盒回了家,若林与一依旧不太理解今天这走向离奇的发展。
她关上门,就这样站在玄关发了会儿呆。
她一直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典型的日常。
所谓日常,就是日复一日重复和往常一般无二的生活,按部就班,平静无波,由最平常的事构成。非日常出现的概率极低。
就算是不久之前突发的那个恶性追求事件,在若林与一眼里依旧是日常的一部分。
所有她习惯的、她意料得到的事,都是她日常的一部分。
但是今天,在刚刚,非日常发生了。
一定要仔细掰扯的话,其实在她转来音驹的那几天里,就已经发生了一件非日常。
若林与一不是一个会时时刻刻细致观察周围的人,某些方面她甚至称得上迟钝。
身为一个玩艺术的,这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不过事实如此。
她认为自己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看人的雷达。
她对班里的大多数人都没什么印象。
可是她却知道孤爪研磨,身为一个同学应该知道的关于孤爪研磨的事、可以知道的关于孤爪研磨的事,她都知道。
遇到孤爪研磨,她的雷达亮了。
这是她的非日常。
飞蛾有趋光性,若林与一觉得人也有这个特性,会下意识靠近自己觉得闪耀的事物,或者人。那份喜爱与向往总能产生无限的动力。
若林与一只有一点不同,她的喜欢向来点到为止——遇到,目光被吸引过去,然后到此为止。
她不喜欢社交,活了16年,仔细数数,被她主动搭话的只有有马公生和井川绘见——身为一名钢琴师,若林与一喜欢他们的演奏。
除此之外,关系比较私人的就只有表姐酒井未子——她喜欢看表姐打排球的样子。
这些象征着“非日常”的人能出现在她的生活里,她就已经很满意了。
她并没有一定要和孤爪君认识一下的想法。
同样的,她也没有期待这次搬家能和邻居相处得多么融洽。
若林与一搬过三次家,每一次她爸妈都会去拜访邻居,但这并不能阻止若林与一活成一个独行侠。
这个世界对天才总是更加宽容,而若林与一就是大众意义上的一个天才。
她可以孤僻,可以宅家,可以对人爱答不理,可以只和自己喜欢的人说话,可以拒绝无意义的社交,可以是一个不符合日本主流女生形象的人。
只要她的偏差值依旧高得碾压同龄人,只要她的钢琴水准依旧是金字塔尖的那一批。
她和所有的邻居都是点头之交。
除了这次。
她能捧着孤爪家的便当回家,以她一贯的行为模式来说,已经算是脱轨了。
而且她有预感——他们的交集不会止步于此。
孤爪研磨和黑尾铁朗会成为她社交关系里不被剔除的角色,像未子一样。
又一个非日常。
更离奇更脱轨的是,她一点不觉得这次的社交麻烦。
若林与一抱着便当,磨蹭到桌边坐下,给自己的思索收了个尾。
她浅浅笑了起来。
好吧,准确来说,这是自她搬来东京后,第一次真心实意地觉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