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陵大胜而归,夫差赢得满堂喝彩,传令召集群臣:喝酒,开席!
老板开心,员工们自然要顺水推舟猛拍彩虹屁,席间,群臣你歌一会功,我颂一会德,气氛美好和谐得很。
结果,在这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日子里,又有一个不识趣的家伙煞风景了。
伍子胥坐在那里,阴沉着脸,也不喝酒,也不吃席,也不道贺,也不恭喜,一会唉声,一会叹气,生着闷气。
夫差正在那飘飘欲仙,这一眼扫过去,登时不高兴了,故意揶揄道:“相国,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伍子胥小暴脾气,哪受得了这个,当场回怼到:“除了沽名钓誉,你得到什么实际好处了吗?这么玩下去,吴国早晚被你玩亡国!”
夫差对伍子胥压抑已久的不满终于全面爆发:“伍子胥,别仗着我爹倚重你,便在这里倚老卖老,再说这等不忠不信的话,别怪寡人不念旧情,叫你人头落地!”
“我不忠不信?谁敢说老夫不忠不信!”伍子胥须发皆张。
这时,伯嚭幽幽说道:“伍相国既无二心,何苦把令公子送到齐国呢?”
原来,伍子胥与齐国的鲍氏家族关系一向不错,因为对夫差和吴国的前景感到悲观,所以借下战书之际,将儿子偷偷送到鲍家寄养,以防自己将来绝了后。
此事的确欠妥,而且非常欠妥,吴齐两国大战在即,你把儿子送到齐国,这不是自己给自己制造里通国外的证据吗?
伍子胥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却不知越国一直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此话一出,伍子胥登时哑口无言,事实摆在那里,如今被有心人加以利用,端得是百口莫辩。
伍子胥扫视朝堂,希望有人替他破此僵局,朝堂之上鸦雀无声,同僚们个个将眼望四方,就是不看伍子胥,大家都收了越国不少好处,足够卖掉良心了。
更何况,你死了,对大家都有好处,空出一个相国位置,我等正好趁此良机官升一级。
再说,你那副“老子全国最聪明,你们都是蠢驴”的模样,着实让人咬牙切齿。
人心,真是这个世界上最多变最让人难以琢磨的东西,在你如日中天的时候它可以变得很暖,在你内外交困的时候他又可以变得很冷。
夫差终于面露狰狞的杀机:“伍相国,寡人听说您老很喜欢大宝剑,家传大宝剑七星龙渊更是霸气得很,寡人手里恰好也有一柄不怎么样的剑,不如你拿回去帮寡人试试它割喉锋不锋利?”
伍子胥捡起夫差扔过来的属镂剑,他“疯了”:“猖狂小子,不听良言,今日我死,明日越军兵至!”
夫差破口大骂:“这种疯人,死有余辜!”
伍子胥恍恍惚惚地回到家中,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熊弃疾的无耻荒淫,爸爸伍奢和哥哥伍尚的惨死,老船夫与浣纱女的以命相助,专诸与要离慷慨赴死,姬光的信任与重用,孙武的鼎力相助,自己破楚都时的歇斯底里……复仇这条路走上去,已经算不清因自己而死了多少人。
大概,是时候了解这因果了。
抽出夫差给的属镂剑,伍子胥给家人留了最后一句遗言。
这句话,可以说是春秋史上最狠毒的一句谶语,至今读来仍让人毛骨悚然:
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我死后,一定要在我的坟旁栽满梓树,给吴军将士盛尸,要将我的眼珠挖出来,悬挂在都城东门之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军长驱直入,踏平吴国!
这便是伍子胥,一生被仇恨缠绕,至死仍如此凄厉。
此话说完,伍子胥仰天长笑,一剑挥出,鲜血飞溅,洒在他满头的白发,如彼岸花斑斑点点。
另一边,夫差听闻伍子胥的遗言,雷霆万钧:“此老匹夫,人之将死,仍如此狠毒!寡人乃天命所归,鬼神相助,谁能挡我!好,我让他看看越军敢不敢杀过来!来人,把这厮给我挫骨扬灰!”
伍子胥的头被砍了下来,如他生前所言,挂在东门之上,他的身体被煮熟,装入袋中,抛入滚滚钱塘江——“日月炙汝肉,飘风飘汝眼,炎光烧汝骨,鱼鳖食汝肉。汝骨变形灰,有何所见?”
可怜伍子胥,三十余年前因为一个小人家破人亡,三十年余年后又因为一个小人尸骨无存,命啊!
孙武听闻伍子胥死了,而且是这么个死法,从此辞职隐居乡野之间,不再为夫差工作,历史上关于孙武的记载也慢慢销声匿迹。
【开心一刻】
伍子胥问老婆:“如果你撞见我和大王手下那只娘子军深入交流作战心得,你会怎样?”
老婆回答得干净利落:“扭头就走!”
伍子胥大喜:“娶妻如此,夫复何求!”
其妻大笑:“把头丢了喂狗!”
一语成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