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6年冬,夫差遣使来到曲阜,通知姬将:寡人伐齐,助阵!
齐鲁两国刚刚握手言和,这个时候鲁国若是反手一刀,显然太不厚道。然而在经过反复衡量与思考以后,鲁国做出了最识时务的选择。
公元前485年,姬将亲率大军杀入齐国南部,为北伐的夫差摇旗呐喊,呼应助阵。
吕阳生临危不乱,指挥若定,不管你从几路来,我只一路推回去。
然后,他就死了。
关于杀死吕阳生的凶手,历史上略有争议,没有争议的是,杀死他的肯定是自己人。
《左转》记载,“齐人弑悼公”,至于是哪一个齐人,还是齐人一起干的,没有详细说明。
司马迁先生则表示,真相只有一个,凶手是鲍牧的儿子!
《晏子春秋》则认为,凶手出自田氏!
至于真相到底如何,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吕阳生死后,其子吕壬继位,史称齐简公。
吕壬继位后,齐使很快来到夫差大营,意味很明显:得罪你的是我爸爸,现在他被人干死了,冤有头债有主,你再打,师出无名了吧?贵军是不是可以回去了?
夫差随即上演了一场精彩大戏——他下令吴军全军戴孝,自己跑到辕门外嚎啕大哭,一哭就是三天!哭完,一抹眼泪:“你们齐人弑君夺位,大逆不道,寡人要代表天子替天行道,惩戒宵小!兄弟们听我君令,推了齐国!”
反正我想收拾你,就有一百个理由摆在那里等着你,你不服气吗?
结果夫差大军正在摩拳擦掌,前方传回军报:徐承部水土不服,大败于齐国地方部队!
夫差心想,我要是大军开进去,全都水土不服,那不完犊子了吗?于是画风马上转变:“兄弟们,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齐侯的仇咱们先放一放,来日方长。兄弟们离家已久,肯定早已相思入骨,走吧,回家陪老婆孩子去!连夜就走!”
吴军走起,鲁国就倒了大霉了——你我兄弟之国,唇亡齿寒,你竟然给外人助拳!齐国的好儿郎,把你们心中的仇恨尽情地发泄出来吧!
公元前484年刚过完年,咋暖还寒,齐国便集结部队向鲁国杀了过去。
鲁国连忙向吴国求救:“吴候,这架是你茬起来的,你可不能甩手不管啊!”
夫差大手一挥:“兄弟莫慌,寡人办完事儿就去!”
夫差去如风来也如风。
这年夏天,夫差再度挥师,伐齐援鲁。
勾践得到消息以后,领着范蠡、文种等一众大臣跑来给夫差践行,预祝吴王出征,马到成功,并且给朝堂上的每位大人都备了一份厚礼,人人有份,皆大欢喜。只有伍子胥一点也不高兴。
有人问他:“相国大人何故愁眉不展?”
伍子胥借机发飙:“难道吴国人是勾践养的狗吗?他随便扔几块骨头,就嗷嗷叫着往前冲!流自己的血,让别人开心!”
对方赶紧紧闭双眼,捂住双耳——我什么都没看到,什么也没听到。
伍子胥觉得骂的不过瘾,又冲进吴宫找夫差:“小zei,勾践那货这么做,绝对没安好心,你清醒点行不行!”
夫差有点生气了,
夫差很不开心,
夫差仍耐着性子问伍子胥:“那您老人家说,寡人应该怎么做?”
伍子胥给夫差指了条明路:“停止伐齐,先灭越国!吴不亡越,越必亡吴!”
对于伍子胥的老生常谈,夫差显得极不耐烦:“相国除了越国,就没有别的话要说了吗?”
伍子胥也不给夫差面子,当场回敬道:“你忘了你爹是咋死的了吗?”
夫差勃然变色:“你爹还让楚人杀了呢!寡人心意已决,废话少说!”
为了耳根子清净,夫差干脆让伍子胥去齐国下战书,两国交战,相国去下战书,这在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
伍子胥带着一腔不满出使齐国去了,他带去了一个人,这个人决定了他最后的命运。
同年五月,齐与吴楚联军在艾陵展开大战,这一战,关系齐国的生死存亡,齐地男儿热血激荡,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势要他吴人有来无回!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苦恼的,夫差亲自率领的精锐王卒在被孙武调教后,战斗力超级强悍,一路摧枯拉朽,将齐国中军彻底击溃。这一战,齐国大将国书、公孙夏、闾丘明、陈书、东郭书等一众人,都成了沙场亡魂。
艾陵之战是夫差能够纳入春秋五霸讨论的重要一战,却也是他走向毁灭的关键一战。
此战过后,夫差骄气更盛,自认天下无敌,从此不将天下任何一位诸侯放在眼里,在国内更是大搞一言堂,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谁再废话,灭你没商量。
而第一个夫差灭掉的,就是伍子胥。
【开心一刻】
科学家最新研究,一百名男子参加了试验,在每人喝下二十瓶啤酒后,所有人都变得异常健谈却缺乏逻辑,易哭易怒,举止冲动,驾驶技术下降,体重均有所上升。因此科学家得出结论,啤酒含有微量的雌性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