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流 > 楔子
楔子
书名:清流 作者:贺兰山阙 本章字数:1918字 发布时间:2022-10-15

     关外的辽东,秋去的步伐似乎更加匆匆。等不及冬日,柳絮般的雪花便纷纷洒落下来。苍茫大地上,早已落叶凋零,草木枯黄,一派萧瑟景象。偶在空中盘旋的群鸦,为原本就晦暗的天气又笼上了一层阴云。

  境属海城县的析木城西北,群山环抱,下临宽阔的海城河谷。原本是个置身尘外的绝好去处。如今却是满目荆棘,一片荒野。不禁又让人忆起二十几年前明清交战时的那场战火。

  半山腰处的一座古寺,早已残破不堪,地上荒草丛生。从前寺中的石碑,不知何时,已被人铺在了山间的小溪上,成了过桥石,四处可见断壁残垣,只有山坡上的这座十余丈高的金色宝塔依然矗立,仿佛在昭告世人这里曾经的香火繁盛。

  古寺周遭已荒无人烟。若不是寺旁两间鄙陋的茅草屋和烟囱里冒出的炊烟,没人能想到在这里还能有一丝生气尚存。

  茅屋中,一僧一道正在凝神对弈。

  和尚须白齿落,耳聋目瞆,举手投足间老态尽显。比起他不到五十岁的年纪来,何止是要老上十岁。椅旁还倚着一根木杖,显然腿脚也是不好,可其言谈举止,却谈笑风生,神态自若,未挂有一丝愁苦。

  对面这位年长的老道,一副仙风道骨,鹤发童颜,将两人相差近廿载的岁差拉近了许多,乍看起来倒像是同年。

  二人弈到正酣处,一童子从邻间陋室跑了过来,在和尚身旁站定。童子也就四五岁的样子,生的眉清目秀,却是面黄肌瘦,发辫枯黄。

  和尚看了他一眼,一边落子,一边说道:“不跟着老僧抄经文,怎么又跑出来了!”

  童子说道:“我都抄了好几遍啦,眼睛都要花啦。”

  和尚说道:“嗯,累了就去玩吧!天凉了,把我那件袄子披上。”

  童子并没像以往时欢快跑开,而是问:“大和尚,您让我抄的那些经文许多字都不认得,我一句都读不懂,抄它又有何用?”

  和尚说道:“你无需懂,只管照着写便是了。”

  “适才僧爷爷也是这般说,你们怎么全都这样敷衍!”童子说完一努嘴,撒开丫子跑开去了。

  老道慈爱地看着童子撒欢而去,对和尚说道:“这么小的年岁,也真是难为孩子了,我也有一事不解:“你为何不收他当沙弥?还有,自古佛道虽互有融通,但毕竟殊途,你却让孩子抄写道经,不知何故?”

  和尚笑道:“这孩子本命非出世中人,今能委身于此,乃一时权宜,过不了多久他便会离开。我平日也常让他念佛,以固其本,增其慈悲之心。至于道经嘛,其意自然瞒不过李师。”

  道士手捋着银须,笑道:“原来如此。”

  此时屋外传来阵阵大雁的鸣啼,这已是最后一拨南归的雁阵。一僧一道仿佛同被这归声刺中,不觉放下手中棋子,漫身屋外,一丝寒气瞬时打透了单衣。

  山腰看雁,仿佛近在头顶。望着天空中的一行人字,和尚感慨道:“已是晚秋了,大雁都知道飞回南方,而今我们,却是再也回不去了。”

  老道长更是心生悲凉,叹道:“算起来,我被清兵掳到这儿,也有几十个年头了。不知道老家已是什么模样,家中的亲人,也只有在梦中相会了。”

  说话间,童子又跑了过来,牵着和尚的衣角问道:“大和尚,我还有一事怎么也搞不明白!”

  和尚道:“你倒说来听听。”

  童子问道:“经上为什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常说天地为大,为何对众生又如此凉薄?”

  和尚没作答,而是笑着将目光瞥向道人。

  面对孩童渴求的目光,老道俯下身去,和蔼地说道:“天地最是无私,待万物都一视同仁,你看那太阳,它终日普照大地,并不会因人的善恶而有半分增减,又何来凉薄与否?”

  童子顺着老道所指,看到上空中一朵朵乌云穿梭流动,时聚时散。有一缕强光拨开云雾,直透云层,天光渐渐开朗,地上万物也随之泛出熠熠光辉。

  和尚补道:“世间一切,本是因缘而起短暂聚合,众生所受,皆为自身感召,关天地何干?”

  童子低头沉思了片刻后,眼睛忽地一亮,叫道:“我好像有点懂了!从前,每当我不听话或犯了过错,我娘也会打我,还说是为了让我记住。任我如何哭闹,也毫不减轻半分。可过后,我娘依然一样地疼我、爱我,有时还因手重了,心疼的抱着我一起哭。 我想,老天对你们大人是不也这样?”

  见孩子提及母亲,和尚目光中立刻充满怜惜,语气也柔和了许多,他抚着孩子的肩膀,凄然说道:“天地可没有你娘对你这般仁慈,它从不会掺杂个人情感,对众生亦是漠然。”

  老道赞道:“孩子所言虽浅显幼稚,但以他如此幼小年岁,能联想若此,足见其慧根匪浅。”

  童子从二位长者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对自己的赞许,又兴致匆匆地跑开去,只留下一僧一道在那里无尽慨叹。

  天空中又是光影浮动,变幻不定。云朵时而狰狞欲搏,时而柔暖祥瑞。它仿佛又幻化成一只巨鹰,轻煽着双翅,从远古款款飞来,漠然地俯视着大地的苍生万物,此刻,它的双瞳聚焦在这奇劫乱世,在这关外的苍莽大地。

  许多年后,僧人与道长早已仙去,孩童已长大成人,他时常会想起当年所受那番教诲,却终是有些懵懂,渐渐淡然。而到后来,他又从一个西方的教士那里,得到了一句来自遥远大洋彼岸的谚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清流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