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的春节
书名:追风著月 作者:晓月语斋 本章字数:1938字 发布时间:2022-10-14

这是晓月在去年听一个亲戚说的老家故事,有甜有苦还有血泪的故事。

讲了许多故事,唯有这个不是故事的故事,令人深思,令人心碎。

他老家在地市级也算是由穷变富的村子,近千户的人家。

每年春节,村里的老人就像小孩过年一样的兴奋,为什么?

因为村里大多的年轻人读到大学毕业,哪怕是在城市打零工也没有回来的。没上大学的也都进城打工或在县城做个小买卖了。

剩下的老老少少都盼着过年能见一下儿孙,所以他们也越活越像小孩子,大清早地在村头聚成一堆。



张家的倔老太太,李家的温和老婶,东村头村长识文断字的媳妇,还有那些个前后脚跟来的老汉。他们看着叽叽呱呱的老娘们嫌烦,凑到一堆抽烟聊天。

三句话不离本家,两堆人啦的都是自家儿子。生儿育女图的不就是个光宗耀祖吗,这些在村里扬眉吐气的老头老太太,都是儿子在外面混的不错的。

每年春节的回乡大军,由打车变私车,由捷达变宝马、奔驰,翻着个儿往上攀。

所以这些老人习惯了村头的第一眼,面朝黄土背朝天忙碌一辈子,图的也是这第一眼的豁亮。



不过这都是虚的,谁的儿孙不是身上掉下的肉,从初中以后就不在身边了。不论穷富,全家人都是把老底都折腾上也要供孩子念书,走出这个只有土的地方。

一方面倾尽财力,一方面牵肠挂肚,工作,成家,更是一年见不到一次了。

前面说的是面子,后面说的是亲情,若不信,就在假期最后两天里上村头看着,哪家送儿孙的不是跟着车走一段。

老太太把着车门絮絮叨叨的跟着走出好远。貌似心宽的老大爷,抽着烟在村头盯着那条通往村外的大路,走多远盯多久,恨不得从这里能看到儿子的家。

每年春节过得有多热闹,节后就有多冷清。

这就是如今的乡村,除了麻雀和老伴,没有别人。



真的很矛盾。城里人向往蓝天白云,乡间山野小路。农村人却向往城里的繁华锦绣,高楼大厦。

这就是追求吧,得不到的永远是目标。乡村也像一个围城,外面人进来造个别墅,里面人出去买个三十层的公寓,各求所需。

前面说的都是甜的,不管怎样都是过得很滋润的家庭。

这样的生活观念并不是完美无缺,城里的繁华藏着肮脏破败,高楼大厦里住着是紧张的生存。

乡村的蓝天白云山野小路,充斥的并不都是淡泊远志,也不是诗情画意。几十年里,乡村围城里走出的是精英,留下的是糟粕。

朋友说过,他回家的兴趣越来越淡,受不了那些已经觉得愚昧的乡情。

受了高等教育是为着脱离,没了文化底蕴的乡村靠什么建立道德理念。这就是为什么农村的家庭矛盾要比城里激烈得多,恶性的案件也多。

亲戚说,他老家就是这样,婆媳矛盾,能上升到动手,年轻人能理直气壮地殴打老人,以至于老人喝农药自尽,儿媳却一点内疚都没有,这种事一年里都要出好几起。

还有一些能力弱的年轻人在大城市不敢打拼,又不甘在家,只好背井离乡在各处流浪谋生,有的被骗,有的失踪,家里老人无处去寻,几年里生死不知。



亲戚最后说了那个张家倔老太太的事。

本是挺好的家,俩儿都是干部,儿孙满堂,长孙还经商娶妻生子,都是村里有名的孝子。不过都在外地,老两口就有个孙子在老家成家立业,也算是跟前有个人手。可偏偏娶了个好吃懒做的媳妇,半年里没少和倔强老婆婆置气,却也没出大事。

本是春节商量好的,让两个老人以后轮流在各家住着照顾。

还没等商量出个具体章程,正月初九张老太太喝了农药,抢救了两天,半死不活地在正月十五前又喝药了。

想死的人,真的是谁也留不住。这事让儿孙们也没面子,以后的春节还怎么过?

原因谁也不知道,亲戚说,他见过老太太节前还兴致勃勃地买肉买菜的张罗,到了初二,她的院里就冷清了。

俩儿来了一个,和大孙儿待了一天就走了。

眼前的这个年三十吃了一顿饭,昨天就和怀孕的孙媳回娘家住了。

开始她还抱怨买的一盆子的牛肉陷都坏了,以后就再没出声。

亲戚在年初五那天路过张家院子,看见老太太拿着蒸好的大白馒头,还捏着好看的荷叶边红花的馒头,在喂麻雀。

可能喂得久了,满院子,就连院墙上都是圆溜溜脑袋的灰色麻雀,它们兴奋的叽叽喳喳飞着,抢着,吃着。那一大群,怕是十里八乡的麻雀都来了吧?

老太太的神情木然呆滞,好像就只剩这一个喂麻雀的机械动作了。

张老太太死后,不出半月,久病的老伴也一根绳子上了吊,死,成了他摆脱孤独的唯一出路。

以后的春节他们家的子女就永远也忘不掉老人的忌日了。



一个模范家庭,一个全村公认的孝子家庭,怎么就出了这种事,没人能想得明白。

也许就是城市和乡村的文化差异吧,乡村的环境变了,生活的理念却没变,没有儿孙的支撑,老人也没有活下去的精神支柱了。

如今有些乡村随着城市化的进展,交通发达,有新房,有娱乐广场,很多半大老人也像城里人一样跳起了广场舞。

也许有了自我陶醉的生活,那种悲剧会越来越少,春节与儿孙的团聚也会因人而异,随遇而安吧。

希望我们的春节越来越有个人的趣味,越来越变得豁达开放,适应新的理念,与儿孙们共享网络的便利,让亲情青春常在,各自平安。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追风著月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