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轻轻地吹着,暖暖的阳光覆盖大地,他挺拔的身姿沐浴在人们异样的目光中,一边吹箫,一边行乞。这些日子以来,他遭受了太多的讽刺和轻贱,可他就是他,不是别的什么人,他因仇恨而苟活,世俗的诽誉于他而言古井无波。
梅里的街市上熙熙攘攘,到处都是人,男人,女人,不男不女的人,他们之中很多人都认识他,或者都听说过他。他们会抛给他一些尖刻刻薄的问题,而他也尖刻刻薄地回答。
有时候他们会丢给他一些钱币,他会很贵族地道一声谢;有时候他们很恶意地丢给他一些烂菜叶,而他也毫不客气地扔回去。人们拿不准他是不是疯了,他却认定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是疯子,只是他们的疯各不相同,在他眼里,那些人非常愚蠢,令他感到好笑。
伍子胥不是疯子,他是一个复仇者。
公元前5世纪末,华夏其他顶级的军事家或活跃于沙场,或蛰伏于世外,但伍子胥截然不同,命运的反转使他从高高在上转瞬跌落风尘,他活的饥寒交迫,苟延残喘,他却认为世上大多数人都是半死不活的,大多数人顶多算个半人。
光天化日之下,他时常提着一盏白色的灯笼,穿越市井,碰到熟人就往对方的脸上照,他们骂他有病,他说:我想看看你们的眼睛里有没有眼珠。
国际形势愈发混乱起来,时不时爆发一场严重的战争,连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周天子都坐卧不安,惊恐万状,他开始厉兵秣马,重新修建荒废已久的防御工事。
看着各个国家打的不亦乐乎,伍子胥收起长萧,他说:“我需要等一个人,我也该做点什么事情了。”
苦心人,天不负,几天后,这个人终于出现了,他就是公子光
尚不满二十岁的姬光,承担着他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成熟和睿智,他像所有吴人一样骁勇好战,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指挥官,但并非只是一部战争机器。他更喜欢思考。
他新近被一致推举为讨楚远征军司令,随时准备向那古老而又腐朽的国家征伐。
几乎人人都向他谄媚,为的是得到他的关注,希望被他提拔。
姬光相貌奇伟,器宇轩昂,双目炯炯有神,带着狡黠的光。他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所有人都对他肃然起敬,唯独伍子胥蹲在那里,一声不吭。
姬光的随从看不过去了,指着伍子胥嗤笑道:“公子你看那个人,像不像一条狗。”
姬光失笑:“这么能摆谱的狗,还真的少见呢。”
众人哄堂大笑。姬光走到伍子胥身前,打量着他那破烂不堪的贵族长衫以及腰间散着寒气的七星龙渊,他说:“嘿,外乡人,我能帮你什么吗?”
伍子胥头也不抬,说:“站到一边去,你挡住阳光了。”
落针可闻,一片惊愕的沉默,姬光弯下身,扶起伍子胥,他说:“你就是我要找的人!”
伍子胥闻言点了点头:“看来,你就是我要等的人!”
没错,这才是伍子胥数日来辛苦做秀的真正目的,标新立异哪怕跳梁小丑也要引人注目,为的就是博一个出位的机会。
历尽千辛万苦,尝遍人情冷暖,在姬光的引荐下,伍子胥终于见到了姬僚,这是不折不扣的相见恨晚。
迫不及待地,伍子胥对姬僚大谈伐楚的好处,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三个四个,而是七个八个,反正不管靠谱不靠谱,噼里啪啦一顿忽悠。
姬僚感到很激动,我八辈祖宗都没做成的事儿,难道我一上任就要实现了?我要把天赋带到楚国!如果不是姬光横插一杠子,伍子胥可能就要提前实现自己的复仇计划了。
姬光很郁闷:我发现了你伍子胥,把你引荐给姬僚,然后你俩打得火热,珠联璧合,伐楚成功,姬僚名望上扬,坐稳君位,你伍子胥成了红人,中流砥柱,还有我什么事儿?我费这么大劲,就为了给他人做嫁衣?
于是姬光一本正经地挑拨:“大王,伍子胥目的不纯,他是想借助咱们吴国的手为自己报仇,你想想,无故伐楚,对咱们有什么实际好处?死的是咱们兄弟,成全的是伍子胥的仇恨。”
姬僚被姬光这么一说,才反应过味来,看伍子胥的眼神都不善了,但也没有当场发作,只是冠冕堂皇地说了几句场面话:“伍兄弟的确是个人才,寡人非常看好你。这样,你先在我吴国住下,好吃好喝好姑娘寡人统统满足你,将来一定会有你大显身手的机会!”
一出好戏就这样被姬光搅黄了。
伍子胥不由得多看了姬光几眼,心中暗道:“此人龙骧虎步,鹰顾狼视,绝非善类!”
姬僚确实一个值得自己投资的人物,但两相对比之下,此时的伍子胥觉得,姬光才是那个真正对的人。而且,从姬光的眼神中,伍子胥还察觉到了一种被压抑很深、旁人难以察觉的欲望——姬僚死定了,天帝也留不住他,我说的!
良禽择木而栖,不需要多做考虑,伍子胥马上有了新的决定:做姬光的人,而不是他的敌人!
有了这种打算,伍子胥话锋一转:“公子光说得对!大王身为一国之君,的确不应滥用武力,随意兴兵。”
姬僚不乐意了:“劝寡人兴兵的是你伍子胥,现在你又说寡人滥用武力,你到底几个意思?”
伍子胥不卑不亢:“我如果不试一下,怎么知道您吴国君臣是否值得我投靠呢?如此一看,吴国君明臣贤,只要有大王您在,吞掉吴国,指日可待!”
一席话,说得姬僚心花怒放。
姬光别有深意地看了伍子胥一眼,伍子胥也回了姬光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秋波暗送,眉目传情,两个人瞬间擦出了一见钟情的火花。
这一幕就发生在姬僚眼皮子底下,但他只顾陶醉在伍子胥的捧杀之中,丝毫没有在意,更没有想到,这次看似简单的会面,已经注定了一场震撼青史的斩首行动。
伍子胥在被姬僚拒绝以后,便心灰意冷,急流勇退,带着熊胜过起了韬光隐晦,躬耕于野的平凡生活,
自然,所谓心灰意冷、急流勇退、躬耕于野,不过是做给吴国君臣看的——我伍子胥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你们不用防备我,也不用怕我抢风头。
每月,姬光府上都会有人定时给伍子胥送物资,送粮食,送票子,伍子胥也不推却,统统笑纳,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而伍子胥回报给姬光的,则是一个人,不是女人,是男人,正是专诸。
伍子胥找到专诸,告诉他:我这里有一个好差事推荐给你,绝对比你做屠夫挣得多!
同时,在心里默默给专诸算好了安家费。
【开心一刻】
妈妈给姬僚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儿子,听说你找到心爱的女子了,我和你父亲得知这个消息以后非常高兴,我们焦急地期盼你举行婚礼的日子……”
姬僚看到最后一页,只见在信的最底行有另一种笔迹写道:“你妈找邮票去了,爸爸以过来人的经验郑重提醒你,不要干这种蠢事,傻瓜,享受单身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