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姜术收到来自马鞍城的飞鸽传书后,心急如焚,担心九弟姜博的安全。
他知道兵贵神速,并没有按照马鞍城要求的那样,立刻返回马鞍城商量对策,而是径直一路向南,穿过南北流向的若水河后,来到了赤水河的上游,途经三江城也不做停留,径直沿赤水河一路向东进发。
姜术对玉泉关附近的地形非常清楚,知道人族进攻玉泉关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穿过赤焰峡谷与香樟平原,而赤水河上的那座石桥是必经之路。
他之所以沿着赤水河畔行进,有三个目的:首先这条行军路线比较隐蔽,不易被人族察觉;其二可以截断人族的退路;其三可以与北部的姜博前后夹击,包抄人族部队。
姜术途中已知玉泉关失手,这更加剧了他的担忧,心道九弟姜博一向做事较为精明,此次怎么轻易被人族破了城?他一路上心事重重,拼命用皮鞭抽打着坐骑,向前一路狂奔。
姜术一边昼夜行军,一边派斥候继续打探玉泉关的消息。在得知城破后,姜博得以逃脱,现已逃往青石关,他这才略微松了一口气。
“这世界到底是怎么了?矮人族竟敢强取豪夺向天神进贡的黄金,人族竟然敢越境攻打我们的城池,真的世界大变了。”姜术一边行军,一边在驼马上思忖着。
“我们这样四处为敌,已经应接不暇,不堪重负。刚刚在伏牛山一役中被矮人联军击败,接着又要与人族开战,我们孤军奋战,而那些鸟头人却在后方作威作福,对我们颐指气使,指手画脚,这世界何等的不公!”
姜术率领的这支大军沿着赤水河,经过数天夜以继日的行军,已经与赤水河上的石桥相距不远了。
此时斥候又来报,青石关、沙河城与飞云城三城联军再次被人族打败,并且青石关也已被攻破。
“什么?”姜术闻言后大惊,他万万没想到,竟然连青石关都丢了,“你有没有打听到姜博将军的下落?”
“现在局面非常混乱,三城联军在青石关被击败后,现在往沙河城的方向撤退,姜博将军或许就在这支撤退的部队里。”
“前面赤水河上的石桥,敌军有没有人在桥上驻守?”
“回禀大帅,敌军大约有万余人驻守在石桥上。”
“看来这支人族军队不简单,他们攻守有道,知道这座石桥的重要性。你有没有打听到他们到底有多少兵马?”
“属下一路上遇见一些我族的逃兵,曾经问过他们,他们中有的说人族顶多有两、三万人,有的却说人族至少有20万人。”
“嗯,看来人族一定用了疑兵之计,开始的时候他们一定隐藏了实力,让玉泉关误认为敌军人数不多,出城交战却被敌军打了埋伏。但是这之后,青石关等三城的兵马应该知道了人族的实力,怎么还敢来交战?”
姜术百思不得其解,在他的印象中,人族的战斗力并不强,进攻多为人海战术,以数量占优势取胜。他哪里知道,共康的这支部队战斗力极强,仅用三万兵力就攻破了玉泉关。
“全军听我号令,赤水河上的石桥就在前方,给我加速前进,消灭驻守石桥的人族!”姜术命令道。
姜术的大军突然出现在石桥附近,令驻扎在石桥附近的人族部队非常吃惊,他们急忙出了大营,准备摆好阵型抵御牛头人族的进攻。
可是姜术率部抢占了先机,率先发难,人族军队虽说仓促应战,但他们的战斗力很快就令姜术刮目相看。
姜术发现这支人族部队不简单,在被包围后短暂出现了慌乱,但很快就稳住了阵脚,开始组织有效的抵抗。
姜术的大军还没有靠近,人族就开始放箭,而且人族个个似乎都是神箭手,冲到最前面的牛头人族士兵一下子就倒下了一大片。
等姜术率部好不容易冲到近前,这些人族军队便开始投矛,冲锋在最前面的牛头人族士兵又倒下了一大批。
紧接着就是双方的肉搏战,人族毫不畏惧,战斗意志顽强,终于令姜术想通了一件事:以这些人族的战斗力而言,当初攻打玉泉关的时候只需要两、三万人马就足够了。
姜术终于明白,青石关等三城将士之所以还敢出城与人族决战,试图夺回玉泉关,是因为这三城的官兵误以为人族只有区区两、三万人马。
“以我九弟姜博的精明,怎么会丢掉玉泉关后,又让青石关失守?看来这支人族部队不仅战斗力强悍,还相当的有计谋,我遇到对手了。”姜术暗想。
姜术看到,此时人族军队集中兵力,拼命地朝一个方向突围,并且已经撕开了一个口子,便命令道:“穷寇莫追,让他们去吧。我们已经截断了他们的后路,他们迟早还会回来与我们决战。”
这一战,姜术大获全胜,仅有一、两千名人族残部逃跑了。
此时已是午后,姜术命令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其部一路行军,已颇感疲惫,刚又打了一场硬仗,部队亟待休整。
姜术吃完晚饭后,急忙给姜博写了一封书信,命令斥候立即将书信交给姜博。
信中写道,他已在赤水河的石桥处截断了人族军队的去路,让姜博速去周围的城池请援兵来。
姜术打算率军从南向北,而姜博从北往南,前后夹击人族军队,将其消灭。同时,姜术在信中提出,让姜博赶紧筹措粮草支援自己,他的大军一路上急行军,辎重早已丢弃,目前粮食补给也所剩无几了。
数日过去了,姜术急需的粮食补给却没有等到。
这一日中午,前方斥候来报,沙河城筹集到的粮草昨晚在半路上被人族劫走了。
紧接着,又有斥候来报,人族大军昨夜进行屠城,并纵火焚烧了玉泉关与青石关后,乘着夜色从两个城池鱼贯而出,现正在朝着西部方向逃窜。
“向西而逃?”姜术一脸不解地道,“不好!人族想去三界口,从西部这个三族交界处逃回去。姜博将军的援军目前在何方位?”
“大帅,听说援军还在路上。”
“在路上?战机稍纵即逝,看来是等不及了,只要人族部队出了城,我们就可以与之决战。命令部队,立即出发,给我追!”
“另外,马上通知伙夫军,现在实行粮食配给制,一日两食。我们粮食不多了,必须节省着吃,都给我勒紧裤腰带。”
“还有,通知斥候,火速告知西部沿线的各座城池,让他们立即出城围堵人族部队,不能让他们跑了。”
姜术连续下达数道命令,目的就是想阻击人族部队。他留下了三万兵力驻守石桥,自己则带上剩余部队前去追击人族部队。
姜术的这支部队前几日刚从西部快马加鞭地赶到玉泉关石桥旁,现在又要急行军再次赶往西部,来回奔袭,加之粮草短缺,基层士兵怨言很大,认为是主帅瞎折腾,部队内弥漫着厌战情绪,导致行军速度提不上去。
姜术率领着前锋部队数万兵马,行进在最前面。前锋部队为姜术嫡系部队,来自火牛旗,这支前锋部队行进速度很快,但后面其余几旗的部队则一直在后面拖拖拉拉,导致前锋部队与后续部队之间留下了长长的空隙。
到了夜晚,姜术命令前锋部队不许安营扎寨休息,打起火把继续行军,务必要追上逃跑的人族部队。
次日天刚蒙蒙亮,姜术老远就看见,前面的山岗上竖立着一杆大旗,旗帜上绘有龙凤模样的图案,山头上到处是密密麻麻的帐篷,辕门外影影绰绰地看到有数名士兵在站岗。
“看来这一夜的急行军很有收获,人族就在前面的山岗上,我们前锋部队兵力不够,先在此扎营,等后续部队到了后就发起总攻。”
山岗之上的人族部队似乎对在山下安营扎寨的牛头人族部队视而不见。
渐渐地,山岗之下的牛头人族部队越聚越多,到下午的时候,姜博募集到的大批援军也已赶到了姜术的大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