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兴趣班一般的目的是根据各阶段儿童(包括婴、幼、少)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关键期,以满足儿童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在智力、体育、美育、德育等某一方面的才能的教育内容,通常又被家长成为“特长班”。
兴趣班根据人们对兴趣的通常分类,兴趣班也通常可分为:文化、音乐、体育、乐器、美术、表演等几大类,每一个大类又可详细分为若干小类,例如:音乐类又可分为民族、美声、通俗、乐理、声乐等小类;舞蹈又可以分为形体、芭蕾、现代舞、古典舞、民族舞、街舞、华尔兹、拉丁舞、肚皮舞、踢踏舞、爵士舞等小类。
而且兴趣班对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既可以学习知识、扩展视野、培养兴趣,又可以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等,还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表现力、创造力。但兴趣班也会占用孩子很多休息时间,盲目选择会导致孩子厌烦、枯燥、乏味,也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挫折感等负面影响,严重的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而兴趣班通常是所有父母都会给孩子们报的一个课外学习的活动,有些时候小孩子并不喜欢那些兴趣班,父母还会强硬的让他们报。因为小孩子的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多学一些东西,多丰富一下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更多的选择,但是父母往往会忽略掉孩子们的感受。
俗话说的好,热爱可以将这件事情做得更好。报兴趣班的一个基础是孩子喜欢,孩子有兴趣才可以学的更好。而且兴趣班的学习是小孩子在学习,并不是父母代替孩子去学习,所以父母并不能代替孩子去决定要什么兴趣班,需不需要去兴趣班学习。
父母要学会相信孩子,相信孩子自己可以做好自己的决定,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父母要学会放手。
丫丫父母在丫丫可以报兴趣班的时候,也认真的替丫丫选择了自己觉得适合丫丫的兴趣班。他们替丫丫选了书法和钢琴这两个兴趣班。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丫丫内心里并不想学这两个兴趣,而是想学习舞蹈这一门技能。丫丫也尝试着跟父母说过他不想学习书法和钢琴,想学习舞蹈这件事情。但是丫丫的父母并不认为丫丫适合学习舞蹈,他们觉得丫丫适合学习相对于比较安静的技能。
爸爸妈妈跟丫丫说了很多的道理,丫丫都听不进去。丫丫只想学舞蹈,因为她觉得学习舞蹈的好酷。
爸爸妈妈看到丫丫没有改变主意,就让丫丫回去自己在认真思考一下自己适不适合学习舞蹈,自己真的要不要学习舞蹈。自己可以承受住学习舞蹈的那种辛苦吗?
丫丫回房间思考了很久写下了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
信中这样写到:爸爸妈妈,我真的很想学习舞蹈。我是真的热爱这一门兴趣,我也觉得,我也相信我可以将舞蹈学得很好。我也希望爸爸妈妈可以相信我,相信你们的女儿自己决定的事情,自己可以做的很好。
我会克服学习舞蹈的各种困难和难关,我也知道你们不想我学习舞蹈是怕我累和退缩。但是你们的女儿决定了的事情并不会做缩头乌龟,我也知道学习舞蹈会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我都会迎难而上。
所以爸爸妈妈请让我选择学习舞蹈的这一门兴趣吧。
写完这封信后,丫丫将它郑重的放在爸爸妈妈房间门前的那个信箱。
丫丫放完信后,妈妈将信拿进来和爸爸一起看。
这一次的回信是爸爸写的,就写了个简单的一句话:爸爸妈妈相信丫丫,爸爸妈妈同意丫丫学舞蹈。
最终爸爸妈妈给丫丫去兴趣班报了舞蹈这一门兴趣。丫丫也努力认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