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出院回家
后来长大后听父母说过此事我就去照镜子,看看脖子上的疤痕在哪里……可是感觉除了粗点没有疤痕啊,一问才知道当时是给那个苞米粒吸出来的……那时候没记事,所以也是翻看影集看见在医院不远处公园里的一张全家合影才问问我妈,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段经历。
回到家后,父母就开始琢磨起来我该怎么办,虽然有惊无险,可这也是及时,万一往后奶奶爷爷一个不留意没看住再发生点啥可咋整,毕竟岁数越来越大了。
“不行的话我明天去镇上幼儿园问问吧?”我爸说。
“中,要去还是我去问吧,就你那老实劲人家说不行我看你都不知道咋说了,你先在家看孩子吧,别去上山了。”
“就你行……”
第二天一早,我妈向厂里又请了半天假厂领导也知道我的事,还叮嘱我妈可得多多注意。幼儿园是个方方正正的大院,四圈高大的院墙,石头和红砖混合的房子,一多半是教室,其他的是厨房和教职工们的办公室和休息室。还有一些简单又破旧的小型娱乐设施,木制跷跷板,铁制小滑梯,一个小秋千。园长是个老太太,姓顾,戴着眼镜,留着一头短卷发,女士西装,看着就有那股子威严。(从记事起多年来老人家一直这个穿着)
我妈跟园长客气了一番就把来意说了,园长一听也是皱了皱眉头,不是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太小了,正常情况下最小的班级都是要6岁才能入园,而我刚刚三岁,这么小怎么看啊?话可能都说不利索呢……万一孩子小再出点意外啥的,这责任谁来负呢?
园长也没客气,直接把顾虑和我妈就说了,其实我妈对这些早就明白,这不也是没办法的办法,那年代俩大人要是不尽早多干点啥不得顿顿苞米面大饼子就咸菜疙瘩啊!时不时还得喝几天粥……
可园长说的也不客气,一点商量的余地也没留,看来这第一回来还真得无功而返了,只能回去再做打算吧。
我们那呢是6-8岁在幼儿园,小中大班,一年升一个班,上到8岁衔接小学。各乡也都有小学,但没有幼儿园,中学只有镇里的中学,和小学一墙之隔。所以一般只有镇内的孩子在小学之前能上个幼儿园,但也只是那些实在没人看管的家庭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因为每个月也是需要交学费伙食费的。要是放在现在3岁上幼儿园,6岁上小学就正常,可在那会还真是不行。
晚饭上
“咋样了,能不能去的上?”我爸问。
“吃你的饭吧”我妈没好气的说。
“啥情况啊?一看你这就是没成吧?是不是因为孩子小啊?”
“知道你还问,哎……园长说的也有道理,说咱孩子有点小,怕照顾不到再出点意外啥的负不了这个责任,我也就没什么好强求人家的了,我合计不行咱俩就先一个人在家看着孩子吧,现在冬天地里也没啥事,你就先在家吧,我那厂子是不能长期的不去,要不人不要咱了可咋整,你说说。”
我爸卷了根烟,“我倒是行,就是咱爸那我怕他不能同意,肯定说我一个大老爷们在家看孩子啥事啊,这在一起住着也得干点啥啊,这一家子吃喝呢,再说老爷子白天有时候在家还稀罕孩子呢,领着这走那走的,这要是上幼儿园了白天不在家了他能愿意吗……”。
“愁人,不行我去那屋随口说说看看咱爸啥意思,正好孩子在那屋玩呢,我顺便接回来睡觉。”
“还是我去吧,老爷子爱瞪眼睛,要是有啥不愿意的冲我来好点。”
“呵呵……你就这点行。”
“去边啦去吧你,我去那屋看看,你等信吧。”
“中,试探下就行,别整急眼了。”
“我知道,你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