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我已经三岁,跑跑跳跳也挺溜,每天开始跟着爷爷奶奶屁股后转,爷爷总出去,偶尔也抱上我,奶奶就经常不让爷爷带我出去,怕爷爷照顾的不周全,爷爷不在家我就跟着奶奶身边。
作为农村庄稼汉,我爸是常年在家和爷爷种那一亩三分地,主要是苞米和高粱。春耕秋收之后的农闲时就去西边山上采石头,大块的小块的抠出来码放整齐,等待买主。山不是很高,半米左右土层下就是石头了,可用于砌院墙修路盖房子,那时候还是土房多一些,随着社会进步,农民收入渐增,就开始出现一些石头房,再后面就是砖房,也有混合这用盖房,毕竟红砖比石头贵多了。再后来条件慢慢变好,石头也就很少有个人家用了,慢慢的小山上就剩下一个挨着一个的大深坑了。
我妈生完我就去了镇上的一家地毯生产厂开始学徒,印象中那个厂里都是女工,只有厂长等几个领导是男的,平时工作就是在车间学习地毯半成品制作。粗大的木制大框架,先排满专用底线,然后用五颜六色的生羊毛线按照图纸手脚并用一点一点的加进去压实,一层又一层的有点像织毛衣。再按要求控制薄厚,大小等。最后完成的时候还要由专业师傅检查,颜色错了图案有偏差就需要去其他车间进行修补。最后再拿到市里总厂做出成品。我妈从学徒一直干到了车间主任,多年后这个工作已经被机器取代,而且又有了打工潮,很多工人也去各地弄潮了,厂子就黄了。当然这是多年后的事了。80年代到00年代这个厂子还是可以的。
因为爸妈没啥时间照看我,只能跟着爷爷奶奶了,爷爷呢平时除了整他的大宝贝就是喜欢出去溜达,只要天气好就不怎么在家,奶奶没事就是在院里的小菜园中点家常菜,平时打理打理这些,菜园里有口大水井,我爸妈千叮咛万嘱咐奶奶千万不要带我去菜园。冬天基本就猫冬,只管喂喂养的那些家禽。奶奶是小脚,拿重点的东西走路就费劲,小时候不懂事还嘲笑过奶奶。没事的时候就往炕上放个小火盆,埋上几个小土豆,一边取暖还能吃土豆,吃着还挺香,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坐在热炕头上也挺享受。
事无巨细,还是出了点小问题,奶奶在屋里的火炉子上烤苞米粒,随着叭叭叭叭的声音,香味很快就飘的满屋都是,我跟着奶奶后面吱吱呀呀的要,奶奶就扒拉下来几粒给我,我连跑带颠的拿着就往嘴里放,结果不一会我的脸色就不对了。蹲在地上喘气明显的费劲了,还不停的咳嗽。奶奶一看不对劲,也猜出个大概了,赶紧抱着我就去镇里的医院,可是奶奶又是小脚,路过我大爷家门赶紧让我大爷帮忙送医院,又让我大娘去厂里通知我妈,正好我一个大姐在家就负责去通知我爸再找我爷,还好那时候有28大踹,很快就到了医院,说明情况后大夫确认应该是苞米粒呛到气管里了,但是镇医院没有设备,而且还要赶紧送市里医院处理,大爷也着急了,感到了严重性,这时我妈我爸我爷也前后脚赶到了,事情了解后赶紧想办法找交通工具,那时候我们那马车很多,但是这么远距离是不可能用马车的,长途车也是有有班次的。
正愁着呢,突然听到医院院里传来突突突的声音,大伙一看那是一辆给医院刚送完煤的三轮车,我爸一溜烟跑出去跟车主简单说完情况,车主也是明白人,二话没说叫人赶紧上车直奔市医院。
两个半小时后,市医院的一张病床周围大家终于舒了一口气,大夫说,“幸亏送来的还不算晚,不然可不好说了!你们家里人以后可得注意着点啊,看小孩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们大人可得长点心啊”!
这次事件发生后,爸妈开始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