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事是有惯性的。”在她同屋的舍友教她“静音关门”的时候,她脑子里就蹦出了这个想法。
在“厕所危机”爆发后的几天里,她过得很是不自在。先是晚上老是想上厕所。平时她没有多加注意,所以她本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有睡前上洗手间的习惯,还是同屋的舍友告诉她的。然后她就注意了,然后……可能是注意力太过集中的缘故吧,她躺在床上,过个十几分钟就感到有尿意。可是她又有所顾虑,不太敢去。后来,舍友不知道怎么感应到的,突然对她说:“你想去的话就去吧,实在不想去她旁边那个,可以去另外一个。另外一个主要是二房东在用,但也不是说我们就不能用。”她瞬间轻松了,走路都带着点笑意。她从来没像现在这样觉得,能上厕所是一件这么幸福的事!
然后,又有问题了。可能是进出房间过于频繁了,上锁时发出的“叮”的声音也吵了起来。要是在白天也就算了,可是一到晚上,这声音就显得非常清脆,非常大声。在又一次锁上门之后,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非常无奈。不锁吧,隔壁就住着男生,不太方便;锁吧,这叮叮声也太过烦人了吧。“这样下去,会打扰到别人的。”她沮丧地想。
果然,第二天,同屋的舍友就教她“静音锁门”。不得不说,她舍友是个挺讲道理的人,就算被吵到了,也没像对面那个一样直接指责。而是用一种较为温和的、实用的方式解决问题。舍友教得很认真,步骤讲解得很详细。她学得也很认真,可惜双手跟不上大脑。大脑学会了,手却没有。于是,在又一次发出“叮”的一声的时候,她生气了。说不准是生她手的气,还是什么。舍友估计也很无奈,或者不好意思,也没说什么。
面对危机你们会怎么样?是迎难而上,努力解决问题呢,还是选择性回避?她大概生来就缺乏点耐性,于是,她决定摆烂了,决定离开了。“惹不起,那躲得起吧?”她愤愤地想着。
下定决心的第二天早上,舍友照常八九点起来,照常蹑手蹑脚去拉窗帘。突然,她像是刚刚好一样,翻了一个身,眼睛就顺势睁开了。她平静地说:“没关系,我已经醒了。”舍友讪讪地笑了一下,一时无言。她是故意的,因为从一开始的时候,每次舍友一醒,她也会跟着醒。但是她感受到舍友的小心,觉得很感动,也出于不好意思,她一直装睡,因为她不想舍友有“吵醒”她的愧疚。但是现在,她觉得这么做已经没必要了。
房间里很安静,只能听见舍友往脸上涂抹护肤品,间或轻轻拍打着脸的声音。她侧过身玩手机,想着等舍友离开了,她再起来洗漱。
“是不是每天我起床都会吵醒你啊?”舍友轻轻地问。她感到舍友应该是有点内疚的。
“没关系啊。”她轻声回答,既没有否认,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唉,跟人合租就是有这个不好的地方,缺少点自己的空间。”舍友有点感慨,笑着说。
她笑了笑,没有应和。
她感觉到一种平静和轻松,就好像是决定离开的人,对待人和事的时候都会格外的宽容和客气。她想舍友应该也是这样的心理吧。在两个人相处的这段时间里,她有时会跟舍友产生这样的默契——不用言语,但都能懂对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