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一小步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5237字 发布时间:2022-10-11

李志行高兴地让人把那块煤矸石收好,又让大家先把煤用土盖住,打道回府,准备大兴土木,建房子、建设施,开发煤矿。

一行人高高兴兴回到神木县,李志行大呼小叫的到了刘子风县衙,喊道“子风兄!子风兄!我发财了!”

刘子风一看是李志行回来了,真挖到了煤?这也太幸运了吧?就笑着说“恭喜恭喜!志行兄洪福齐天!”,李志行又把那块煤矸石交到刘子风手上,说“你看,你看,要发财了!”

刘子风接过一看,这分明是一块煤矸石!不过也算煤,有煤矸石一般都有煤,张德胜说的不错,至于有多少、品质怎么样就不好说了。不过毕竟是挖到了煤,也不算自己骗了李志行,就也跟着李志行高兴。

志行让赵琦给乡民们一人发了一块大洋打发走了。晚上请大家吃饭庆祝,这回神木县的各级官员都来了,以后开发煤矿是好事,煤窑大小都能给地方上挣点钱,改变一下这一穷二白的面貌,大家都先来认识认识,以便后续搞好关系。

第二天,李志行并没有急着回榆林,他要在县城里好好转一转,感受感受这片土地。因为,他喜欢这里,喜欢这土地、喜欢这窟野河、也喜欢这里的人们。为什么?因为他前世特意来过这里。

志行慢慢走在窟野河边,刘东山和傅长缨远远跟在后面,李志行不让他们打搅自己。

看着静静的河水,这就是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面描写的哭咽河,这里就是那个叫孙少平的少年的家乡,这里有孙少安、田润叶、有田晓霞、有贺秀莲,还有兰花和他的二流子丈夫王满银,这里最坏的人,是做了小偷的金富和金强,这里其实是一个善良人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志行前世最喜欢的一本书。每一个在黄土地上生活过的少年,都会觉得自己像孙少平,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像孙少安,后来又觉得自己其实像王满银;他都会希望自己有一个像田晓霞一样的妻子,或者像贺秀莲一样的妻子,或者像兰花一样的妻子。

这片土地上人们的苦,看着书中的孙玉厚便会了解,也就了解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质朴。

李志行走上一面高坡,在一颗杜梨树下躺了下来,看着天上的白云,这会是孙少平和田晓霞一起避雨的那颗杜梨树吗?

每次想到《平凡的世界》里的故事,李志行的心中就会纯净些,也会平静些。所以,在微风的吹拂下,李志行在自己心中的那颗杜梨树下睡着了……

……

第二天,李志行回到榆林城,并且以在榆林城庆祝为名,诱拐了张德胜同来,他要将张德胜变成煤矿在神木的铁杆保护伞。

是的,他又回到了这个硝烟弥漫的残酷世界,但那个平凡的世界,还在李志行心中。

李志行还是拿着那块煤矸石,到了井岳秀的官邸。一见井岳秀就高声的大喊“师兄,我要发财了!”

井岳秀笑着看着这个小师弟,说“发财好!发财好!”

志行将那块煤矸石献宝一样的给井岳秀看,井岳秀看着志行兴高采烈的样子,但是作为师兄,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志行,这是煤矸石,不是煤。”

“可是张排长、刘县长他们都说,有煤矸石就有煤!师兄,我要发大财了!哈哈哈,我要把煤矿开大,以后还要在榆林开很多铺子,要在师兄你这里发大财,咱们一起发财,哈哈哈!”志行兴奋地说。

井岳秀一听乐了,说到“你往大做,没人敢拦你,我发什么财呀?你按规定交税就行了。”

黄师爷和任副官也乐了,都纷纷说“大家一起发财,老百姓也跟着发财!所有人都发财了,榆林人就都比西安人过得还好!”

大家听了都乐了。

志行又说晚上要大办宴席庆祝,请井师兄一定赏光,井岳秀也笑着答应了。

晚上开了好几席,除了井岳秀和几个得力手下,还有代理榆林道尹王健和管实业的官员,以及几个商界有头有脸的人物也被请了。因为志行以后要在榆林发展,都难免要打交道,是任光远帮着请的。

张德胜排长穿着便装,缩在席末不敢出声,一个是他官太小,一个是其实他是擅离职守。

张德胜看见李志行和井岳秀称兄道弟,又和道尹王健一起喝酒,高双成、郗月三、李福成等人与李志行也十分亲密,只有鲍贵不太客气,仍旧对着李志行颐指气使的,但 “鲍国舅”见谁都这样,张德胜也有耳闻,这个李志行绝对是棵大树!自己以后一定要搞好关系。

李志行在上席陪着这些政要,却安排赵琦陪着张德胜,赵琦也是机灵孩子,不住劝酒、陪着说话,张德胜渐渐放下忐忑不安,和赵琦有说有笑起来。

最后,李志行特意向大家介绍了赵琦,说以后会留下赵琦在榆林打理,请大家多关照,又带着赵琦给他家敬酒,赵琦也会说话,态度恭敬到位,大家纷纷觉得不错。

席罢人散,李志行带着赵琦到张德胜身边,说“得胜兄,今天对不住啊,没好好招待你。”

张德胜哪里还有一丝托大?急忙起来躬着身子,“不怠慢,不怠慢,我还是第一次和这么多大人物一起坐着吃饭呢!”。也是,一个被派到鸟不拉屎地方的小排长,在榆林城毛都算不上。

志行却说“得胜兄今天一定没有尽兴,我带你去一个好地方!”

张德胜不知道李志行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是个实在人,就跟着一起走。

然后几个人到了一个灯火辉煌的地方,里面不时有莺歌燕语传来,张德胜迟疑的问道“这是……?”

志行哈哈大笑,“不错,这里就是榆林城最大的青楼,听说这里的姑娘可是水灵!怎么,得胜兄不是没来过吧?”

张德胜来过个屁!平常在神木吃顿肉就像过年似的,哪有钱来这种地方?实在憋不住的时候,就到小街小巷去找个土妓发泄一番,今天能到这里来玩一玩,简直一辈子没白活。

于是几人走了进去,刘东山和傅长缨则留在了外面。

坐下后,来了一个老鸨,边倒茶便探探口风,看看客人要哪个层次的消费。

李志行说“你先不忙着倒茶,把最好的姑娘找三个来。”

老鸨心中一喜,刚要开口,李志行看了一眼赵琦,赵琦直接掏出一张5百大洋的银票放到老鸨手上,说“快去安排,最后再算。”

老鸨马上笑的像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说了一声“好勒!各位客官等着,我这就去安排!”,扭着走出房门。

志行又来了一句“要最好的呀,不好我可不给钱。”

老鸨回首一个媚笑,“我把我们店里的头牌春花姑娘找来!”

我靠!幸好不是如花!

然后龟公就上酒菜,三个人接着喝,张德胜这个心情呀,就像已经达到了人生的高潮,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一会来了三个姑娘,长得还都不错,志行问那个哪个是春花?一个羞答答的美女站了出来,志行就说“去把我这位老兄陪好,陪好了有赏!”。

春花见李志行喊自己名字,本以为是这位帅哥点了自己,及后来原来是要陪这个黝黑的男人,脑次一包的,不免有些失望,但既然是头牌,素养还是有的,就一声娇羞往张德胜身边去了。

张德胜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活了几十年,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这么撩人的美女!而美女的手,此刻正自然的放在自己大腿上,简直,哎呀,简直那啥……

志行又笑着给自己和赵琦各安排了一个姑娘。一时间酒席上花香蝶舞,本来打算继续喝酒,但眼看着酒是喝不下去了,张德胜只是一个劲说“哎呀,志行兄太抬举我了!以后只要能用到我的地方,兄弟掉脑袋也不怕。”

志行笑着说春宵一刻值千金,又让赵琦给了春花姑娘一百块大洋的银票,让把张德胜陪好,让张德胜赶快去办事。张德胜向李志行和赵琦连连抱拳,然后就搂着春花姑娘快活去了。

等张德胜走了,志行让赵琦喝酒。赵琦手足无措,他其实是第一次到这种地方,还和自己尊敬的校长在一个桌上喝花酒,酒也不敢沾了,紧张得直冒汗。

李志行看看赵琦说“赵琦,能保住本心是好事,你以后打理榆林,这种事情少不了。但你要记住,这只是我们做生意的手段,切不可沉迷于此!你每坐在此间,要多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到榆林来?那是因为我们厂还有几千工人家里还很穷,有的家里才刚刚能吃起盐,有的家里,还有人连件完整的衣服都穿不上!他们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到这里,就是为了让他们过得好一些。你每坐在此间,就多想一想家中粗食淡饭的父母对你的期望,也多想一想我对你的期望,你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李志行接着说“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你以后若迷失本心,丧尽天良,在这里搞贪墨、搞享受、搞背叛良心的事情,我第一个饶不了你!”李志行的声音变得冷厉起来。

赵琦扑通一下跪在地上,说到“赵琦若迷失本心、背叛校长,定当不得好死!”

旁边的两个姑娘,一看本来花酒喝得好好的,突然上起课来,先是不敢说话,后来见赵琦突然跪在地上,都害怕的站了起来,不知所措。

李志行扶了赵琦起来,柔声说“赵琦,你年轻,一切慢慢学,我信任你,也是你的依靠,不要怕。”

又让那两个姑娘不要惊慌,叫两个姑娘一起去陪赵琦,自己要先回去,要求赵琦必须在这里待够一个时辰以上,好好体验一下这青楼风情。

赵琦走也不敢走,坐又不敢坐,只是不知如何是好?

李志行出门的时候,似笑非笑的看了赵琦一眼,赵琦更是差点吓得跳起来。

唉,也是难为这孩子了,志行的药下的有点太猛,也不知道这孩子受不受得了?可是也没办法,志行想让他快速成长起来,志行太缺人了!

大事已定,剩下来的就是具体筹划实施了,具体干起来还要调动很多资源,这需要李志行回去办理。

临行前,志行又带赵琦特别拜会了高双成和李福成,托他们以后多照顾。

随后安排一切事情按原定计划先动起来,又叮嘱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上湾的煤矿,绝对不允许往北挖,只能向南,此事只能赵琦一个人知道,必须严格遵守。

志行为何有此一举?原来,上湾那个出煤矸石的地方往北不远,就是日后全中国最大的露天煤矿,表层煤就在地面下两三米,煤层厚度达到10米多,煤质极好,挖煤就像挖土一样,想要多大产量就能扩大到多少,那块地方其实是一个“黑金矿”!

当然,这是李志行前世的记忆,那个地方他去过,参观过。包括张丙昌大师的延长炼油厂,他前世也去过。张大师的炼油厂现在每年才出三四十吨原油,但其实就在他的场址附近,就有一口高产井,日产原油四百多吨,而且稳产了三十多年!按抗战时中国的装备水平,单开这一口井,炼出来的油只怕都够大半个中国的军队用了。

这是李志行穿越带来的记忆,虽然老天没有给他法宝、没有给他超级武器,但也没有抹杀他的记忆,这就是李志行的法宝!

老天有点薄待李志行,但他也不怕!不过,能再来点更好,谁怕宝贝多呢?唉,这个贼老天!还是白云子道长好,还教给了自己一套功法,虽然还没看出来有啥用。

回到三原县,志行向大家说了榆林的情况。狗娃倒没啥,在他心里,他的志行哥本来就本事大,没啥干不成的!狗娃对志行有些本能的依靠和迷信。

三个留学生厂长惊呆了,又详细问李志行找矿的经过,志行神神叨叨地胡说了一通,大家彻底沉默了,这样也能找到煤矿?看来这位东家绝对不是一般人!这是一个秉承大运的人!这样的人,就没有想干却干不成的事,这是一位贵人!

于是,这三个受过这个时代最先进教育的人,对李志行产生了一种隐约的神秘崇拜。

这是人类对未知的崇拜,概莫能逃,与学问无关。

志行让大家马上准备开矿,开航运、以及在榆林发展壮大的一切事情,也包括人员,大家立刻去忙了。

安排完这些,志行把冯春霖找了来。

冯春霖这一段的工作很见成效,财务研究会已经有一百多名会员了,被分成若干个小组,定期聚会,研究问题。研究的问题已经不限于单纯的财务问题了,有时会研究如何振兴陕西,以及西北在中国的地位,甚至包括中国如何自强等等。有时候李志行也会去参加,也发表一些讲话,甚至不定期召见一些研究会的骨干谈话。总体来看,这个组织结构合理、思想健康、面貌不错。

冯春霖现在在汉堂新城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室,里面存着收集、整理来的各种经济情报,分门别类,管理比较科学。冯春霖不定时会将筛选出来的重要情报报给李志行,但李志行有时也会亲自去看。

这次,把冯春霖找来安排了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以后和榆林情报往来的问题。这里面包括情报输送和情报加密。输送暂时就用信鸽,乌小艺已经被交给了冯春霖管理了。测试了一下他的鸽子,是真的不错,榆林飞回三原只要不到半天,是比一般的鸽子快。

至于加密,就用简单的“图书加密”。就是拿一本常用书,将日常用字按一定的方法与此书中的其他字对应起来,这样别人即使截获情报,不知道方法也无法破译,简单有效,这个加密规则需要冯春霖编制。

第二件就是在榆林城经济情报组织建立和人员安排,也由冯春霖去做。

第三件事,是李志行想在工人中建立类似财务研究会那样的组织。本来工人这边冯春霖并未涉足,但李志行实在没有人,先让冯春霖搞出组织原则和章程来,这个组织的名称就先叫“劳动者联合会”,简称“劳联会”,宗旨是暂时定为“爱国守纪,保卫劳动,振兴陕西,发展西北”。

最后一件事情,是让冯春霖将他的家人接到三原来。三原的生活条件比冯春霖家好的多,尤其是汉堂新城,比西安都好,李志行给安排住处,冯春霖的弟弟妹妹可以安排到县里上学,父母若还想种地,也可以在县城周边买点地种。冯春霖也早有此心,今天校长亲自提起,冯春霖非常感动,就说和父母商量商量,一定尽快接过来。

最后,冯春霖笔挺地向校长行了一个礼走了。

然后,志行将刘东山、赵定安、小五一起叫来,告诉他们煤矿和航运公司会需要很多保卫人员,让他们赶快准备,同时扩大护厂队,将队伍按10人一小队,30人一分队、90人一大队分组,每一级设置管理人员,名单由他们3个商量着提,最后由志行审批。

那些步枪,除了配了瞄准具的之外,其他将全部下发,驳壳枪将配到分队队长级别。

这已经有点象军队的设置了,现在有了榆林和长长的黄河航运做空间,可以慢慢发展一些力量了。

李志行在这方面,终于迈出了一小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