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农村,房门大开,父亲坐在椅子上看电视,儿子从外地回家。)
儿子:爸,我回来了。(背着包,拿着礼品)
爸,我回来了。(放下东西,走到父亲面前)
爸,我回来了。(提高音量)
父亲:呦,这不是漂泊的理想主义者吗!就你自己还回来干嘛呀!(阴阳怪气)
儿子:这不是回家过年吗!(语气恳切)
父亲:你好久没回来,还以为把我们老两口忘了呢!(阴阳怪气)
儿子:这不是工作太忙吗,您也知道,我大小也是个领导。逢年过节的不能让手底下人看公司,自己回家吧。做领导的要有担当!(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父亲:领导?你们公司到处都是领导!一共六十四个人,三十二个经理,十六个副总经理,八个总经理,四个总监,两个董事,一个董事长。公司上下就一个基层员工,实习生不叫实习生,叫干事。名副其实,正经事都是他一人干的!(不满)
儿子:爸,你不懂,这叫垂直化管理。(认真)
父亲:这么简单有什么不懂的,你二舅工地就是这配置。(表情满不在乎)
儿子:怎么可能!(惊讶)
父亲:一个施工队,六十四个人,三十二个泥瓦总监,十六个瓷砖总监,八个塑窗总监,四个电气总监,两个项目总监,一个项目总经理。唯一能拌水泥的就是你二舅,特地印了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总经理助理。(戏谑)
儿子:那这楼得多久能盖完啊。(疑问)
父亲:你妈说只要你二舅不升总监,一年啊也就够了,要是升了总监,十年八年打不住。(戏谑)
儿子:对了,我妈去哪儿了。(询问)
父亲:她为了给你买饼,独自一人......呜呜呜!她!啊!她!啊!她!啊!(假装难过抽泣)
儿子:爸,一小时前我还跟她通电话。(平静且无奈)
父亲:就是这一小时......呜呜呜!她!啊!她!啊!她!啊!(假装难过抽泣)
儿子:爸,我妈她怎么了?(不耐烦)
父亲:她给你安排了六个相亲,初一到初六,每天一个。(语速加快,表情淡定)
儿子:我不相亲!(斩钉截铁)
父亲:儿子,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你妈说了,这就是你的KPI,完不成不能走。加班加点也得全部相完。(认真,上司对下属的语气)
儿子:这次的女孩儿是养猪的还是养鸡的?(疑问)
父亲:都不是。(淡定)
儿子:那就好。(表情放心了)
父亲:养牛的。(淡定)
儿子:啊?(惊疑)
父亲:啊!(淡定)
儿子:不行!不行!不行!爸,我要回公司。请转告我妈,儿子不孝!呜!呜!呜!(由惊恐转向假哭)
母亲:呦,这不是漂泊的理想主义者吗!刚回来就要走啊!现在有六个姑娘在等你,谨慎做决定!(阴阳怪气,放下手里纸袋)
儿子:妈,我好不容易回一次家,就盼着多陪陪你们,这亲就别相了吧!(恳切)
母亲:你以为这亲是为你自己相的吗?(提升音量)
儿子:难道不是?(惊疑)
母亲:当然不是啊。你呢认认真真相亲,结了婚之后你就可以回公司了,留你的媳妇陪我们说说话,聊聊天。这要求不过分吧?(淡然)
儿子:这要求不过分...吗?(语气平稳转向惊疑)
母亲:叔话说的好,远儿不如近媳啊!(感慨)
儿子:哪有这个俗话呀?(惊疑)
母亲:不是俗话,是叔话。你三叔说的话!你三叔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三叔说养儿不防老,白在世上跑。你三叔说......(认真)
儿子:妈,你怎么老听我三叔的呀!(疑问)
母亲:因为你三叔说的对呀!(认真)
儿子:不提我三我叔了,您买的什么饼,我尝尝。(转移话题)
母亲:你三叔真厉害,他说你们在常年在外的人就爱吃饼,我和你爸还不信呢。(惊叹)
儿子:我三叔还说什么了?(疑问)
母亲:你三叔说养牛那丫头不错,让你认真点。(认真)
儿子:妈,我饿了,您做饭去吧!(转移话题)
母亲:哼!牛产奶,鸡下蛋,谁的活谁去干!(给父亲使眼色)
父亲:你们好好聊着,我下蛋去。(挽起袖子奔向厨房)
母亲:等一下!(淡然)
父亲:等什么?除了女神节不都是我做饭吗。(略微哀怨)
儿子:那女神节呢?(疑问)
父亲:那天下馆子。(意味深长)
母亲:少废话,把饼拿过去热喽,儿子爱吃!(眼睛盯着父亲)
儿子:我不爱吃饼。(哀怨)
父亲:放心,这饼和外面的不一样。(温暖)
儿子:哪里不一样?(疑问,略带恐惧)
父亲:这饼热一热就能吃,外面的饼你吃不到。(意味深长)
儿子:爸,你快做饭去吧!(扶着父亲到了厨房,而后回到母亲面亲)
母亲:算上你一共六个小伙子,六个姑娘,最多有十八种组合。我们几个要再商量下,看看相亲会怎么排序。(认真盘算)
儿子:你们?(疑问,略带恐惧)
母亲:还有你张婶儿,王婶儿,李婶儿,赵婶儿,刘婶儿。(认真)
儿子:唉?孙叔家的哥哥姐姐,周姨家的弟弟妹妹都回来了,他们怎么就不用相亲啊。(疑问)
母亲:要是加上这四个孩子,那就是八个小伙子,八个姑娘,根据排列组合算法,要安排三十二场相亲会。我们头脑风暴了下,设置那么多浪漫场景太难实现。前期策划容易灵感枯竭,中期执行人手匮乏,后期复盘不好总结,实在是考验调度能力,所以我们决定,各玩各的。(认真解释)
儿子:妈,你这都学了什么呀?(疑问)
母亲:没什么,只是对数学、职场学、导演学和恋爱心理学略有涉猎。(自豪)
儿子:你在哪儿学的呀?(哭笑不得)
母亲:某音,某吧还有某博。(认真)
儿子:妈,求你了,帮我爸做饭去吧。(哭笑不得)
母亲:那怎么行,我和你爸商量好了。我负责监督你的情感恋爱,你爸负责你的工作调整,目的就是把你弄回农村,安家立业。(自豪)
儿子:妈,我在外面挺好的呀!(强颜欢笑)
母亲:那你说说,到底哪里好!(瞪眼)
儿子:外面可以实现理想!(憧憬)
母亲:你四舅姥爷的自传发表了,写满了他成为农民企业家的励志故事。(自豪)
儿子:外面有工作机会。(憧憬)
母亲:村里的玉米加工厂得到上亿投资,需要扩大规模。(自豪)
儿子:外面可以赚到钱。(憧憬)
父亲:你老吴大爷养猪,十年赚了上千万。(自豪)
母亲:做饭去!(铿锵有力喊出,瞪向父亲)
儿子:妈,我觉得外面的女孩儿都很温柔。(谄媚)
父亲:不许乱说话!(拿着擀面杖,系着围裙走出厨房,大声训斥)
母亲:不许乱插话!(大声训斥)
父亲:好嘞。(转身回到厨房)
母亲:你接着说。(温柔,看向儿子)
儿子:我......我觉得外面的女孩儿都很漂亮。(憧憬)
母亲:养牛的姑娘兼职模特。(自豪)
儿子:我觉得外面的女孩儿都很有才华。(憧憬)
母亲:养马的姑娘出了两本诗集。(自豪)
儿子:我觉得外面的女孩儿都很健谈。(憧憬)
母亲:养羊的姑娘直播带货,粉丝三百多万。(自豪)
儿子:外面的......(词穷,努力搜索)
母亲:外面的好说完了,要不要也说说外面的不好啊!(戏谑)
儿子:我还是不说了吧!(黯然)
父亲:说说吧!看见你过得不好,我还能好受些!(靠在厨房门上,满脸委屈)
儿子:外面吃的有点差;做饭没时间,饭店去不起,外卖永远是别人手里的最好。(黯然)
父亲:你不说公司给你配餐了吗?(惊疑)
儿子:外面房租有点贵;卧室,厨房,卫生间拢共十平,每月就要两千块。(黯然)
父亲:你不说公司给你租别墅了吗?(惊疑)
儿子:外面交通有点拥挤;公交总晚点,地铁挤不上,打的还经常堵车。(黯然)
父亲:你不说公司给你配车了吗?(惊疑)
儿子:我就是一个干事,公司能给我配什么呀!(语气激动,表情复杂,掩面叹气)
父亲:你不说你是领导吗?(惊疑)
儿子:不是怕你们多想吗!(皱眉叹气)
母亲:傻孩子,你说不说我们都会多想的!(语重心长)
父亲:该回来就回来吧,这农村啊跟以前不一样了。(语重心长)
儿子:哪里不一样?(轻声疑问)
父亲:真的有饼吃。(语气坚定)
儿子:我也想回家,可是回来能干什么呀。大学生回家种地,太丢人了吧!(无奈又心酸)
母亲:不偷不抢不啃老,劳动致富,哪里丢人了。(疑问)
父亲:今年包了六百亩地,咱爷俩一人三百亩!(坚定)
儿子:我?三百亩?(惊疑)
父亲:嫌少啊?给你多加一百亩!(暗喜)
儿子:就咱两个人,忙得过来吗?(惊疑)
父亲:哼,往年我自己就能搞定五百亩。(自豪)
儿子:今年为什么搞不定了?(疑问)
父亲:得花时间给你妈做饭啊。(自豪)
儿子:往年不也是你做饭吗?(疑问)
父亲:你妈每天刷某音,某吧还有某博,要求提高了。儿子,年后别走了,留在家里帮我种地,农村也需要大学生。(语重心长)
儿子:还是觉得丢人,我再想想吧。(表情凝重,纠结)
母亲:大学生种地怎么丢人了!这农业生产利润需要提升,方法需要改良,技术需要调整。靠谁呀,就靠你们这些VOC啊!(语重心长)
儿子:VOC是什么?(疑问)
母亲:Village or city,说的就是你们这种成长在乡村,渴望定居城市,最终两边不待见的普通知识分子。(认真)
父亲:普通知识分子英文怎么说? Normal Intellectuals。(卖弄)
儿子:那是Ordinary intellectuals。(哭笑不得)
父亲:是......吗?(叙述转疑问)
儿子:这英文是跟谁学的啊?(疑问)
母亲:你三叔!(认真)
儿子:他的英文跟谁学的啊?(疑问)
父亲:你二舅!(认真)
儿子:他懂英文吗?(惊疑)
母亲:他懂你!(认真)
儿子:他怎么懂我的?(惊疑)
父母合:他也是漂泊的理想主义者。(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