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房间 内 日
人:唐三藏、广目天王
广目天王和唐三藏面对面盘坐着。
广目天王:你用梳子梳头,还是用手?
唐 三 藏:用手。
广目天王:为何?
唐 三 藏:用梳子梳头毕竟还是要用手来拿,所以不管怎么样,最后还是用手。
广目天王:聪明。
唐 三 藏:阿弥陀佛。
广目天王:让一头猪赶苍蝇,它用尾巴效果好一点,还是用猪头效果好一点?
唐 三 藏:猪头。
广目天王:为何?
唐 三 藏:因为面积大。
广目天王:凡间动物决定在狮子家开动物大会,有一种动物却没有从其他地方远道而来,是什么?
唐 三 藏:猪。
广目天王:为何?
唐 三 藏:因为它正在拍苍蝇。
【插入动画场景 屋 内 日】
一只苍蝇在房子里飞,发出苍蝇专有的嗡嗡嗡的声音,它一只猪冲它撞了上去,猪头撞到了墙上,另一只苍蝇在飞,这头猪又立刻撞了上去。
插入场景结束
【插入重复场景1 唐三藏房间(镜头边缘稍稍泛白) 内 日】
广目天王哈哈大笑,看着唐三藏哈哈大笑
【插入场景1结束】
【接回58场】
广目天王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顶着自己的腹部,立刻神清气爽,镇定了起来。
广目天王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完全镇定了。
广目天王:嗯,对于你的智慧我们表示由衷的认可,现在是考核你对佛法的参悟程度。
唐三藏:阿弥陀佛。
广目天王:大师,我想问一下,念经诵佛的时候,你是用脑多一点,还是用心多一点?
唐三藏:既不需要用脑,也不需要用心,只要像块木头一样,就可以了。
广目天王:哦,怎会如此?
唐三藏:佛语有云,念念无相,念念无为,既是学佛。就是说,在念经的时候,要做到无相、无为,不要有表情,也不要有动作,在贫僧看来,就像块木头一样,像这样来念经诵佛,那么离成佛也就不远了。阿弥陀佛。
广目天王:好,好。那么大师,你可知道成佛有何益处?为什么你要成佛?
唐三藏:为了普度众生。
广目天王:哦,什么是普度众生。
唐三藏:经书所言,是解救世间苦难。
广目天王:哦,那你凭什么解救世间苦难,你有这个财力么,你有这个物力么,你有这个号召力么?如果真的发生什么灾难,你知道怎么伸出援手么?你知道怎么组织援救么?你知道受灾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你根本什么都不知道,你只会念经诵佛。
唐三藏:贫僧确实只会念经诵佛,从未想过这些,还请天王指点迷津。
广目天王:就让本座好好的开导你。所谓的普度众生,不过是说说而已,方便我们招摇过市。我们就这么招摇过市又怎么了,只要你是佛,你就在凡间高高在上,凡人就得跪你,拜你,特别是如果知道似乎能给他带来好处,他还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讨好你。你越不理睬他,他越想讨好你。
广目天王:假如真发生什么灾难,对受灾的人,你就说这是佛的旨意;如果受灾的人被救,你也说这是佛的旨意。四个字,佛的旨意,包你受尽人间香火。懂了么?
唐三藏:懂了,多谢天王指点。
广目天王:好,那么对于我所说的你有没有想反驳的,有的话大可以说出来,大家研究研究。
唐三藏:没有。天王你是佛门中的神,神佛说的话就是真理,神佛说的话就得遵从。阿弥陀佛。
广目天王:好,好,孺子可教。不过你连成佛的益处都不知道,却东一句有佛,西一句又有佛,满嘴都是佛。究竟你知不知道什么是佛,为什么我们可以这样,是什么在支持我们,佛的真义到底是什么?你知道么?
唐三藏:啊,这个问题困扰贫僧多年,恳请天王点化。
广目天王:阿弥陀佛。
广目天王拿出笔和纸,用笔写下一个“佛”字。
广目天王:从表面上看,‘佛’这个字就像是一个穿着水田状袈裟的人——
【插入镜头 屋子里,穿着水田状袈裟的和尚甲盘坐在地上】
广目天王:但把它拆开。
广目天王写下一个“人”字和一个“弗”字。
广目天王:再翻过来看。
广目天王将纸张翻开,看到反写的“弗”和“人字”
广目天王指着反写的“弗”
广目天王:这是什么?
唐三藏:贫僧不知。
广目天王得意的笑了笑,在反写的“弗”下面写下了“$”,旁边再写下“人”字
广目天王:(指着$)这是什么?
唐三藏:贫僧不知。
广目天王:这个就是钱,懂了么?这个就是钱。
广目天王:旁边有个人,加起来,就是有钱人。有钱人就是你的佛。
广目天王:你要记住,越有钱的人,才能给我们更大的收益。穷人的一炷香是什么样的,有钱人的一炷香又是什么样的,能比吗?穷人供得起神么?
广目天王:你怎么对有钱人,有钱人就会怎么对你,这叫天理循环,什么叫天理循环,我们就是天,我们就是理,我们说了算,懂么?
唐 三 藏:懂、懂。
广目天王:懂,懂,懂。我看你愣头愣脑的,就算真的有一块木头,也比你聪明点。你倒是说说看,我刚才说的什么意思。
唐三藏:贫僧遵命。表面上看,佛是个穿着袈裟的人——
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