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大写的人
书名:豪门不相信眼泪 作者:曾经沧海难为水 本章字数:2179字 发布时间:2022-10-08


 

    史志办的大王主任,煮了两盆海蛎子,刚从天马岛那边敲地,纯野生而养生,海蛎子富含锌,养肾。

    吃工作餐,坐地都随意,也不喝酒,就没有那么多说道。史志办行政级别不够,没资格跟着老革命去大农庄那儿伴驾。

    就是有那资格,也不会往前挤。边缘的委办局,有自知之明,不凑那热闹。

    大王主任对军史办张倩他们这一拔人,亲善,没有距离感,有些活儿可以一起干。

    “来来来,尝尝鲜,咱港城的小特产,天马岛的野生海蛎子。”大王主任不外道,直接端了盆,到了李勇张倩他们这一桌。

    “好吃,鲜。”李勇用手抓,撬开就吃。李勇对美食,向来甚爱,尤其是天然野生的东西。

    这一桌的人,不说话了,尝鲜海蛎子。

    等吃得差不多了,大王主任说:“听了党办李主任的话,我也受启发,前年,我们史志办用自己的经费搞了个东西,胶东的黄金抗战,粗略地整理,应该是有价值,这一次,要是张主任有这个兴趣,可以正儿八经地编纂一下。”

    “好啊,你们有好的思路,多提一提,我这还是以前当记者的思路,原先的计划是采访抗战老兵,整理口述历史。”张倩说。

    “咱们胶东的黄金抗战,其实,非常艰苦,正史上提了提,却很有限,我们这边的习惯,史料整理,枪杆子建根据地提地最多,抗日经费这一块儿,是因为有些不好说的东西,所以,管钱袋子的任老有意回避了。”大王主任也是字斟句酌,生怕说了过头话。

   李勇说:“军人打仗,不说别地,光是吃饭穿衣得多少钱呢,胶东这的地方武装,都是花钱买枪买弹药。还有,上边成立的特委机关,革命圣地那还有个很大的中央机关,都是张嘴要饭吃。咱们北方这一带最懂经营的就是胶东人,最早建立了银行,印出了纸币。那几个大家族是鼎力支持,把家底都掏出来了。这些,正史上得给人家写一笔。”

    大王主任觉得气氛挺好,接着说:“咱们胶东特委印的是北海票,港城的张家不含糊,真金白银往里填,张家的银号隆昌,顺隆,搞海运,把北海票带到了南洋,信誉极好。说到钱,咱就说黄金抗战,黄金以咱们招莱县的玲珑金矿为主,胶东特委跟几个大家族一起合作,开了九曲、灵山、金翅岭等大大小小的金矿,同时还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的生产方式,比如公营金矿、公私合营金矿、私营金矿、矿工集资的合作社金矿等。黄金是以夺为主,日本人在胶东6年半的时间,抢走了27万两黄金,我们胶东特委给革命圣地送去13万两,自己只留了3万两,这些都是真实可查地。当年,黎老是根据地的负责人。”

    “我插一句,黎玉,1936年到任胶东,到1938年回延安汇报时,胶东根据地已经发展了20多个团,2万人枪,还不算地方的民兵组织,罗帅是1939年带着8000人枪到了胶东,这时候,也可以说是山东,要细说起来,”李勇笑了笑,“我这不是一句了。”

    林美儿鼓掌:“多讲,这才叫实事求是,这才是真正的正史应该写地。”

   “那我继续说了。”李勇还没忘了拿了一块芝麻饼吃了,吃完了,挺有讲史老师的范儿开讲:“胶东根据地是理琪开创的,从天福山起义开始,史料上记载了不少,可但是,黎玉到胶东来几乎也是白手起家创立的山东纵队,正史上却很难见到,这是因为有人借着搞三查三整的整军运动,把黎玉说成是走富农路线,脱离群众,这段历史,有个人的所做所为很不光彩,饶肃石,当然,也有罗帅的原因,他们的争执,还要再搜集资料,客观地评述一下,但是,后面的事实可以很清楚地说明个人的修养和格局,黎玉从上海市委书记被贬为劳资处处长,仍然兢兢业业地工作,再讲一位,跟着许大将的胶东军区的副司令于得水,55年授衔时,只给了大校的军衔,可是,于得水也没有任何怨言。”

    “鼓掌,说得太好了。”大王主任鼓掌鼓得很真切。林美儿,李清,吴哥,老郭都鼓掌。

    大王主任发自内心地鼓掌,是因为李勇说了大王主任不敢说的话。大王虽然资料在手,可是,这样的话可不敢说。

    李勇的身份,说了,就算上面有人要翻旧帐,也无所谓。据史而言,有底气。

    胶东革命史,有李家撑着,应该可以编得更接近历史事实。

    这活儿越来越有干头了。

    张倩也很高兴,吃顿工作餐的时间,把思路给拓展开了。

    朝里有人好做官。

    张倩有了个想法,她要把李勇拉进文史组。反正,李勇已经交接了外宣科的工作,等过几个月才会宣布去西北那挂职副县长。不能让他闲着,要不然,有些女人,不是这个宝儿,就是那个珊珊的,指不定惹出什么事儿来。

    人不能闲着,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汶川地震的时候,内阁的那位头儿说过,是人民在养着你们,你们看着办。

    不光要看着办,还要人尽其用。李勇是从小读内参长大的,党国的好多秘辛,他看过很多。

    而且,他们大院里长大的人,对京城的某些人的烂事儿,自然比平民子弟知道得多。

    就这么办,文史组注入生力军。

    张倩给吴怀南打了个电话。

    吴怀南说,行,让李勇成为主力,去京城报送时,别忘了让郭宝儿一起去。

    李勇也乐意加入。

    李勇的随性有好处,只要对什么东西很感兴趣,就会很专注。

    不过,持久力差一些。

    三两个月的时间,应该是可以地。

    吃完了饭,张倩派司机,把林美儿和李清送回了市里,吴哥和老郭跟大王小王去天马岛赶海,准备在一家民宿夜话。

    文人相聚,有点儿举杯醉明月的雅兴。

    张倩和李勇打算去一位抗战老兵的家里走访。

    这个老兵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老兵,是被写进书里的传奇人物。本名叫铁心,外号叫鬼兔子,是港城大家族抗战的名人,还有一位主角鬼见愁,有雕像,在东佛岛的神将塔上(详情请阅看本人实体出版的《谍王》)。

    这个人的身份是国军。日本战败后,就归隐了。

    隐于乡间,深藏功与名。

    这样的人,是真正大写的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豪门不相信眼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