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话的技巧,白桦妈妈自然是驾轻就熟。
对于晓安的全体家庭成员的情况,说的是即详细又具体。
而且一句坏话都没说,但是总能让淇月妈妈听得心里不得劲。
让淇月妈妈感觉自己女儿,好像受到了欺骗,跳进了火坑似的。
接下来的晚宴 ,淇月妈妈再提不起兴致。
心里就像长了茅草,乱得很。
不能再这样稀里糊涂下去了,淇月妈妈暗暗下定决心。
必须得去晓安家里面看看。
第二天早上,等淇月爸爸上班走后。
也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淇月妈妈精心梳妆打扮一番。
穿上新买的奢侈级外套,开着自己的叉六就出了门。
晓安的家所在的小区,淇月妈妈自然是知道的,今天只是第一次上门。
总得找个由头。
思索一番之后,淇月妈妈把车停在了大马路上的停车位上。
自己步行在晓安家小区的门口,来回转悠。
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
淇月妈妈目前还没有给自己的突然之举找到话题。
不过很快她就不用纠结了,晓安妈妈出来买菜,俩人差点撞个满怀。
“你是?”“淇月妈妈。”
淇月的爸爸是公众人物,淇月妈妈有时候也陪着出来露个脸。
再加上晓安妈妈一直在留意淇月家的动向,所以一眼就认了出来。
见淇月妈妈一脸疑惑的表情,赶紧解释道:
“我是晓安的妈妈。”
“啊这……?”
得来全不费功夫!
“原来是晓安的妈妈呀!好巧哦!哈哈哈。”
淇月妈妈爽朗的一笑,迅速化解尴尬。
“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到我们这里来的?”
“没,没什么风,路过,路过哈!”
“既然来了,要不,到家里面坐坐?”
“家里面暂时就不用去了吧,不过既然遇到了,咱两家也算是准亲家,有些话我可要说几句,不妨事吧?”
话到这里淇月妈妈把话头打住,悠悠的注视着对方。
看到准亲家这副做派,晓安妈妈心里当时就咯噔一下。
来者不善呐!
不过对方都要说话了,你也不能堵着她的嘴不是?
于是晓安妈妈故作自若的说道:
“大家都是自家人,有话就说嘛!”
淇月妈妈点点头,慢声慢语的说道:
“你也知道咱俩家的条件在那里摆着呢,当然了咱也不是那种俗人,只要俩孩子情投意合,其他的都不是事。”
看了一下晓安妈妈的表情,淇月妈妈继续说道:
“但是你们家也不能太拉跨,趁着孩子们在上学,还有点时间,你们家努努力,进个萌城市富豪榜top50总可以吧!”
“啥前五十?前五万我们也挂不上号吧!”
晓安妈妈把嘴一撇,她们家与富字绝缘。
这辈子是不指望了。
“所以说,你们家要使把劲不是?”淇月妈妈语重心长的说道。
“使多大劲都没用,晓安祖上就没冒这股烟。”晓安妈妈斩钉截铁的直摇头。
“我说准亲家,我可不是嫌贫爱富,就咱俩家的差距,你们必须得想法子弥补一二,不能仗着我们家女儿喜欢你们家小子,就彻底躺平吧?”
本来吧,淇月妈妈来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说这些话。
谁知道见了晓安妈妈以后,总觉得自己养了多年的宝贝,被眼前的人轻而易举抢了去似的。
越看晓安妈妈越不顺眼,话越说越偏激。
晓安妈妈大早上的好心情被人打扰,也是非常生气。
准亲家这都说得啥?你们家有权,我们家就得有钱才能配上你们女儿是吧?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些零零碎碎的封建思想,关键我们也不稀罕你们那家庭条件是不是?
晓安妈妈也不是委屈求全的主,自然是据理力争。
最后竟然互相争执起来,如果不是顾及形象,后面不一定会怎样。
最后双方自然是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淇月妈妈回到家以后,越想越气,最后按耐不住给女儿打了一个电话。
“淇月,在干什么呢?”
“妈,在学校还能干什么?上学呗!”
“这个周末,回家吃饭,对了让晓安也过来。”
“那我问问晓安周末有没有时间。”
“没时间也要来!”
“妈,你今天怎么了?感觉说话带气,谁惹的你,不会是爸爸吧?”
“你爸爸才不敢惹我,你按我说的做就是了。”
“那好吧。”
撂下电话,淇月妈妈好一会才平复心情。
话说晓安妈妈也是带着一肚子的气,菜也没买转头回家。
迎头正好遇上楼下大妈。
住在一楼,经常能遇到,所以混了个脸熟。
“哟!这不是出门买菜的么?怎么俩手空空,咋滴?忘带钱了吗?”
“阿姨,钱倒是没忘带,都在手机里面呢,关键是没心情了。”
“能有啥不开心的,说来听听,让阿姨我开心开心。”
别看大妈年龄大,网络上的油嘴滑舌也会几句。
“还有啥事?不都是孩子的婚事惹的。”
“害,你那亲家我早说过,门不当户不对,即使以后勉强结婚了,也不安生。”
“说的就是这个,我们家也不想攀高枝来着,可是孩子喜欢,你说咋办?”
楼下大妈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悠悠的说道:
“小孩子知道个屁,吃家常过日子还是平常人家好,来得实在,谈恋爱和结婚过日子根本就是两码事。”
“那现在能怎么办?”晓安妈妈虚心请教。
“这事好办,”楼下大妈略一思索,然后说道:
“我外甥女的女儿,今年刚上大一,人长的也标致,关键性子好,爸妈都是平头老百姓,实在人,不如我给你们说道说道?”
“这……!合适吗?”晓安妈妈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有啥不合适的,让她们见个面先,交个朋友,有什么大不了的,万一你家小子回心转意了呢?”
“嗯……!也行,”晓安妈妈点点头:“阿姨,这事就交给你了,多费点心。”
“好嘞!你就等好消息吧!”,楼下大妈抖擞精神,迈着明显与年龄不符的步伐,
买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