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昨夜共康又是大醉一场,翌日天还未亮,即被卫队长赵卫紧急叫醒。
“出了什么事啊?”共康迷糊着眼问道,只见赵卫满头大汗,似乎跑了很长的路回来。
“大酋长,属下向您请罪,连山跑了!”
“跑了?他怎么跑的?”
“昨夜您不是非要见他嘛,我亲自从监狱里把他提了出来,押送他回去的时候,我一时偷懒,就只派了十几个弟兄负责押运。却没想到那十几个弟兄去了很久都没有回来,我前去查看,在路上发现了他们的尸体。”
“这么说,有人把连山劫走了?”
“是的。大酋长,这次是我疏忽了。正如您说的那样,骏马城内还有许多不安稳因素。之后我赶往监狱,带上狱卒,连夜在城内搜捕,也未找到连山的行踪。请大酋长定我渎职之罪。”赵卫单膝跪地,请求处置。
“算了,若不是昨晚我喝醉酒一定要你把连山押过来,也不至于出此纰漏。连山跑了就跑了吧,他已经掀不起大浪了。”共康淡淡地道,“我们关着他,也不能把他怎么样,还浪费粮食。若是以后他还敢兴兵作乱,我再将他打败就是了。”
共康率领大军占领了拜火氏族的四大城池后,慑于他的威名,旁边的小城池与城镇纷纷自动前来投诚。
共康没有多余的兵力去占领这些小城池,便同意由原先的拜火氏族贵族继续统治这些小城池,但前提是必须改弦易辙,将原先拜火氏族的火凤凰旗帜换成龙凤旗帜。
拜火氏族的全境已在共康的掌控之中,随后他在骏马城召集氏族部落酋长会议,商量出征绿族的计划。
戈雄道:“大酋长,我们刚占领拜火氏族,立足未稳。前段时间又跑了连山,至今未将他抓获。所以我觉得应该好好耕耘拜火氏族这片土地,把基础打扎实了,等到来年开春以后,率领大军北出九峰山脉,直取牛头人族领地。”
共康却早已迫不及待,道:“我倒觉得现在就是用兵的最佳时期。如今已是深秋,两族合并后,粮饷丰足,兵多势盛,眼下离入冬尚有时日,倒不如乘此良机,北出九峰山脉,攻打绿族距离我们最近的城池玉泉关。”
戈雄一看共康不赞成自己的意见,颇有些不悦,反唇相讥道:“大酋长,打下玉泉关又有何用?通往玉泉关的道路只有赤焰峡谷这一条道,一到冬季,补给非常困难,玉泉关根本就守不住。到时候野牛人把城一围,断了补给线,最后城池还会丢失。”
“戈雄酋长,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不会占领玉泉关,依旧是围而不打。玉泉关的姜博是牛头人族火牛旗的副旗主,他的哥哥姜术是牛头人族有名的将军,我就是想引牛头人族大军出城来与我决战。”
老酋长于勇道:“康儿,这件事上我支持戈雄酋长的意见,我们远征时间已经拖得太长,将士们都很疲惫,大家都想回到南峪森林休养生息,待来年再与牛头人族决战吧。”
“外公,我父亲死于绿族之手;共羿共捷至今没有消息,想必也已遭到毒手;150多名出使的弟兄全员阵亡。绿族违背了姆大陆的铁律,杀我使节,这笔仇我必须要报。”
“康儿,你的心情我理解,但打仗一定要选择时机,我觉得军队已疲惫不堪。况且拜火氏族刚刚臣服,还有很多不稳定因素,我们全城搜捕也没有抓住连山,这就表明城内仍有反叛势力尚存。现在应该先稳住局面再说,不可心急。”
“外公,为报仇我早就急不可耐,我现在就想与牛头人族展开决战,一决生死。”
于勇看共康出兵态度坚决,便问:“康儿,你打算出兵多少呢?这个时候若是我们全军出动,去野牛人的领地与他们决战,万一我们的后方拜火氏族发生叛乱该如何是好?”
“嗯,这个问题我考虑过,所以我只打算带上我的长枪队与神射营的弟兄们去攻打野牛人,外公与其余几位酋长就留在大后方,负责维持稳定。”
“你那些队伍满打满算才只有15万,凭借这些人马,你就想与野牛人决战?”
“兵在精而不在多,我并不想在野牛人的地盘上攻城掠地,而是想引野牛人的部队出城,打歼灭战,以尽可能多的消灭野牛人为目的,我要把绿族施加在我们身上的镣铐彻底砸碎,砸烂这个吃人的世界!”
共康坚持现在出兵,而于勇和戈雄的意见是开春后再出兵,双方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孔啸天插话道:“诸位,你们说的话都有道理。但我觉得,现在是秋季,适合出兵。不如就让大酋长去试探一下野牛人的实力,我们也是许久没有与野牛人较量了,不知道野牛人是否还善战。”
有豹部落酋长辛彪也道:“孔啸天酋长说得没错,我们四大酋长盘踞在原拜火氏族的四大城池,为大酋长稳定大后方。大酋长尽可率部直扑玉泉关,若是胜了那是最好不过。即使失败了,大不了退回骏马城。”
三天后,一切准备妥当,共康率领着15万嫡系部队出了骏马城,径直向九峰山脉而去。
打败拜火氏族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获得了大批脚力好的驼马。
共康骑在那一匹名叫“无痕”的宝马上,这匹驼马原先是连魁的坐骑,自从打败了拜火氏族,这匹驼马就归了共康。
共康体壮身重,兵器亦沉,普通的驼马难以承受其重量,已经累死了数匹驼马。
自从他骑上“无痕”后,明显感觉到这驼马的脚力要远远胜过一般的驼马,不仅跑得快,而且耐力也特别好。
共康所率的这支嫡系部队是一支轻骑兵,士兵们没有带攻城车等辎重,每名士兵只随身携带了一些肉干与古柯叶,既轻便又易于携带,部队的灵活机动性很强。
战士们大多为年轻人,着装基本一样,都一身缟素,腰跨宝剑,身背大弓,手执长枪。他们的坐骑全部来自拜火氏族的良驹,宝马配英雄,每个战士看上去都精神抖擞,神采飞扬。
此刻,部队走进了一座小镇,镇前的旗杆上高高悬挂着龙凤旗。这支威武的队伍引起站在路旁的老百姓纷纷侧目观看,朝着队伍指指点点议论着什么。
共康在队伍的最前头,一边行军,一边注意观察着周围的老百姓。他发觉这些原先拜火氏族的老百姓似乎对他们还有畏惧之情,不敢正眼瞧他们。这些老百姓的眼神中传递出一种错综复杂的情感,其中夹杂着害怕、不满与抵触。
共由氏族占领拜火氏族的四大城池后,军纪严明,对扰民的军士进行严惩,社会上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居民生活安定。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来,共康认为,人族要想真正实现内心的统一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出了小城镇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金色牧场。此时已经深秋,秋意正浓,秋风染黄了荒草。拜火氏族几乎家家都是牧民,在这片大草原上,有数十万头驼马被放牧着。
蓝天白云下的大草原如此的空旷与秀美,让这群常年生活在森林里的战士们感到非常的新奇。
战士们朝着路边的大草原眺眼望去,远方有个大湖,湖水碧波万顷,湖边三五成群的骏马在草原上肆无忌惮地奔跑着,嘶鸣着,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共康将这幅美丽的景象尽收眼底,但内心却满是悔恨与惆怅:“若是当初我与连妹离开氏族,浪迹天涯,找个偏僻的地方,像这群驼马一样无拘无束地生活着那该有多好!”
“驾!驾!”大草原的景色没有使共康心里平静下来,相反却平添了几分烦躁。他一甩马鞭,一马当先疾驰而去。后面的战士们为了追上他,不停地抽打着坐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