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琳琳最喜欢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了,可她每次藏起来的时候都把脸也藏起来,好像是她看不到别人,别人也会看不到他一样。
这一天,小琳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她的妈妈无奈的摇摇头,她又把脸也藏起来了。
别的小朋友找到她后,所有的游戏结束后,她的妈妈叫来小朋友都过来,给大家讲了一个《掩耳盗铃》的故事。
现在进入故事内容: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的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音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琳妈妈讲完故事后问大家:“这个故事像不像你们玩捉迷藏时候,找个地方先把脸低着藏起来,以为你看不到别人,别也会看不到你一样吧!”
小朋友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故事感悟:
在《掩耳盗铃》这个故事里,是不是很多小朋友都认为他愚蠢对不对,但是现实生活中总是有很多人,做着自欺欺人的事情。小朋友捉迷藏把脸藏起来,以为别看不到他,其实你藏的地方严实不严实,跟你把脸藏起来是没有关系的。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告诉人们: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就如钟的响声一样,只要人碰了它,不管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发出声音的。
现实中,也不乏有人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其结果只能是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