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对儿猎户夫妇,生活在森林里,不久后他们生了个小男孩取名叫卡卡,这个小男孩跟爸爸妈妈就生活在这大森林里。
有一天,这对夫妇出去打猎了,把小男孩一个人锁在家里了,此时的小男孩已经学会爬了,他太调皮了,他居然扒开门缝爬了出去。
这时他刚好遇到在寻找食物的一只母狼,狼看到小男孩叼起他的衣服就叼走了。
狼把小男孩叼到狼窝,却舍不得吃他,因为母狼刚丢失了自己的小狼崽,母狼就把小男孩当成自己的孩子在哺育。
小男孩的爸爸妈妈回来后,发现小男孩不见了,到处找都找不到,他们都要急疯了。
七年后,小男孩长大了,他像狼一样行走,像狼一样嚎叫,跟狼一样吃生食,行为习惯和狼一样。
有一次狼群带着小男孩在捕食猎物时,被人类发现了,人类称他为狼孩儿。
经过几次的诱捕,人类成功抓获了这个小男孩,把他又带回了人类的世界,几经周转他又回到了自己亲身父母身边,此时他的父母已经改猎为农了。
过惯了狼群生活的小男孩,完全无法适应人类的生活,他不会讲话,不穿人类的衣服,不吃人的食物,拒绝任何人靠近自己。
狼孩儿的父母,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来了自己的孩子的回归,可是他们努力了很久还是不能让狼孩儿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他们自责又无奈。
太多奇怪的行为了,比如当这位“狼孩儿”觉得自己是身体热量过高的时候,他不会像我们人类一样,借用外物来降温,而是直接伸出了自己的小舌头,像“汪星人”一样通过喘气来调节体内的温度。其实,我们人的汗腺是长在皮肤表层的,因此可以推断这位“狼孩儿”已经被野生狼群给同化了。
所以当他从丛林中被解救之后,他父母重新唤得他的名字卡卡,他父母开始对他进行“恢复人性”的特殊训练,希望他有朝一日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之下,六年之后卡卡终于可以直立行走,卡卡的两只手从此被解放了出来。这让卡卡在行为方式上有了正常人的样子。为了让卡卡更进一步接近人类的正常生活,他父母决定慢慢教卡卡讲话。因为从小就没有接触,卡卡光是学习“ma”这个词就用了二十五个月的时间,这和正常人相比相差巨大。
卡卡回归人类社会仅仅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患病过世了。
故事感悟:
这个狼孩儿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存环境影响孩子的一生,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一定的道理。
这个故事更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要抓住关键期,以促进个体得到较好的发展,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这是说明了教育教学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狼孩儿从小暴露在狼群中,语言机制没有得到发展,智力水平低下。从小生活的环境和所受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一生发展,所以才导致将狼孩带到人类生活中无法适应以致最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