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十个人是我们全年级的前十名,都是有望上清华北大的,所以呢,大家的第一志愿一定都要报北大清华。”校长正在给全年级的前十名开会。
林慧心问了一句,“万一考不上呢。”
校长听到这句话已经无数次了,“考不上还有第二志愿嘛,我再给大家分析一下,象第一名林慧心,第二名,李光启,你们俩考北大清华应当问题不大,从三到七名,都是属于有可能的,八到十名,也有机率,考试本身他是有一点偶然性的。而且大家不要怕考不上,一共能报八个志愿,第一志愿没走,还有第二志愿,一直到第八志愿,以你们的成绩,最多走到第三志愿就录了。”
校长停了下来,看着李光启,李光启心中其实很有疑惑,“校长,我是这样想的,就算是我一定能考上清华,但选择的专业也未必好,但我要考复旦或是上交,可能就能选择更好的专业。”
校长感觉自己有点没面子,“是这样的,大家首先要有一个观点,学校比专业重要。学校会跟你一辈子,专业可不一定。别人会用你的学校来定位你,而不是专业,只要你是北大清华毕业 ,不论任何专业,保证都是抢的要,可以这的说,当你把简历递出去的那一刻,你就被录取了。”
林慧心还是有疑惑,“如果我考上清华了,我没有考上好的专业,我被调剂到了最差的专业,我是不是要硬着头皮学上四年,想想都觉得 ,可怕。”
校长有点生气了,“是这样的,大学是可以转专业的,如果你实在觉得专业不好,也可以转专业吗。”
张校长想赶快转移话题,“还有啊,五名以后的同学如果考北大清华不是很有把握,可以考虑北大医学部,这个是单独招生,分要比北大本部低,相对容易,但也是北大。”
第十名的同学开口,“我不想学医,还是考虑复旦吧。”
张校长急了,“优先上北大医学部,那也是北大呀。好的,前五名的同可以走了,后五名同学留下。”
林慧心和李光启一前一后走出了校长办公室大门。
林慧心还是满心疑惑,“你说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我为了上清华,要去一个不喜欢的专业吗,值不值?”
“这个真的很难说,如果你上的是北大清华,你周围的人就不一样,将来的人脉也不一样。”李光启也是充满忧虑。
”可是,我想让自己快乐。“林慧心说完,大步的走掉了,李光启追也追不上。
课下,陈如意在和明月说,“你说,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明月想了想,“各有好处吧,好学校会给你带来光环,可是专业是决定我将来做啥工作的。”
“依我说呀,”陈如意一听就是东方玉在说话。“我跟你们说,学校和专业哪个更重要,依我看,对于林海三中的校长来说,我们考上的学校更重要。你们想呢,学校的红榜上会写有几个北大,几个清华,但不会写你考上了什么专业。”
如意突然想到了什么,“考上北大清华可能是有奖金的。”
明月赶快问,“奖金,给学生还是给老师。”
“废话,当然是给老师,”东方玉觉得明月的思维实在是太慢。
如意却不是那样想的,“咱们学校是给老师,但有些学校是给学生的,比如补习班。”
“补习班能考上北大清华,开玩笑,”东方玉一脸不屑的看着如意。
李光启走了过来,“据说北大清华是有很多复读生考上的,当然都是高分复读,我听说去年一个考了637分的,没考上北大,复旦想录取他,他不去,补习了,不知道今年考上没有。”
如意面露神秘的说,“我听说,考上北大清华,班主任的奖金比任课老师多,所以,班主任比你自己都想考上北大清华。
“为什么,”明月面露疑惑。
“为什么呢,你考不上北大清华,大不了还可以去考复旦,可你考上复旦他就没有奖金了。”
下学的时候,明月和如意看到班主任张老师和数学老师在争论。
“肯定是专业重要,北大清华专业不好,一样不好就业。”
“我跟你说,你要是北大清华毕业就不用考虑专业,好单位都等着你呢,你为什么来这和我做同事,不就是因为你没考上北大清华吗,否则你会来这。”
看到明月和如意走过来,两位老师停止了争吵。
“你觉得是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李光启想听听东方玉的意见。
“我是个实用主义者,如果你要造飞机不如考北航,如果你要当律师法官,不如考中国政法大学,学校从某种角度讲,也就是个虚名,关键还是看你学了什么专业。”
对于李光启来讲,考清华是他的梦想,但他又不想被这个梦想束缚。
晚上李光启在家吃饭。
他在等待时机,“爸,妈,今天我们校长给全年级前十名一起开了个会,说了下考北大清华的事。”
妈妈一听就兴奋了,“他们不一定能考上,我家光启那是一定行的。”
李光启看了一下爸爸,“是这样的,虽然我考清华没问题,但不一定能选上好的专业,所以,我想,是不是换成复旦,更容易选到好专业。”
“不行,不行,学校比专业重要,这个道理,你不懂,我们做父母的懂,我和你爸,虽然不是北大清华,但是,复旦,南开这两块牌子一亮,别人都敬我们三分。你说,是不是,老刘。”
爸爸不得不开口了,“是的,这种身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考上清华,那么,比复旦和上交就又上了一个档次。”
“人中龙凤呀,儿子,不管你学什么专业,别人只知道你是清华的。再说了,你爸爸已经是复旦的人,你又是复旦的,这不是一点都没有前进吗?会被人笑话的,你要知道,楼下那个上北大的,他父母是小学毕业,如果你不上清华,让我和你爸的脸往哪搁。”
李光启似乎明白了什么,“说了半天,这是一个面子问题,我可没想那么多。”
“可不就是面子吗?做人就是做的个面子,你一说你爸复旦,你妈南开是不是很有面子,而不是象那个明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