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是什么?能干什么?
这还得从原子弹、氢弹、三相弹说起。
人类跟自己玩凶斗狠,机枪大炮已经远不够惨烈刺激。
于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一出,人类血液中原始的动物残暴属性首先就想到了要制造超级炸弹。
于是,就有了原子弹。
原子弹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利用重原子裂变成轻原子时的质量损耗而产生巨大的爆炸能量。
象铀、钍、钚这样的重原子都是很好的裂变材料。
以铀235为例,一个铀原子在吸收了一个中子之后,就会裂变成钡、氪、氙、锶、锑、铌等轻原子,同时释放出两到三个中子,以及巨大的能量。
所释放的中子轰击到其他铀原子,又释放出更多的中子和能量。
如此连锁反应,就有了原子弹核爆炸。
当然,连锁反应的前提条件是:所释放的中子能够轰击到其他铀原子。
如果铀原料太少,或者太分散,铀原子随机零星裂变所释放出的中子就很可能轰击不到其他铀原子,因此无法引起瞬间的连锁反应,铀原料中的核裂变就始终处于随机零星水平,也就不会有毁天灭地的能量集中爆发。
所以,原子弹技术其实就是把多块核裂变处于随机零星水平的小块铀原料聚集到一起,超过引发连锁反应的临界质量,于是就能发生与日月争辉的核爆炸。
早期制造原子弹的技术难点就在于如何提炼出足够质量的高纯度铀原料。
不够临界质量,肯定不会发生核爆炸;纯度不够,即,铀原子分布太散,当然也没戏。
第二次人类大战期间,闪电国致力于提炼高纯度铀原料,幸得被夕阳国特工和盟军两度炸掉了闪电国的重水浓缩设施(提炼高纯度铀原料的关键),不然第二次人类大战的结果很可能就要被改写了。
与之同时,星空国网罗了大量被闪电国驱逐迫害的反战科学家,与星空国其他科学家一道,后来居上,率先研制出了原子弹。
星空国立马就急不可耐地喂了神风国两颗,瞬间粉碎了神风国民众为神皇玉碎的决心,第二次人类大战终得拨云见日,世界重归和平宁静。
然而,原子弹都已经制造出来了,和平宁静肯定只能是暂时的表象了。
朝霞国、星空国、黄花菜联盟、夕阳国和彩虹国这几个战胜国,心里都是争先恐后地想要在核武军备竞赛中力压群雄、笑傲江湖。
可是,原子弹有一个先天性不足。
想要威力足够大,原子弹就必须含有足够多的核原料。
但是,如果原子弹有限空间里的核原料太多了,平时随机零星水平的核裂变就可能诱发核裂变连锁反应,即,和平时期存放的原子弹随时都可能发生核爆炸。
核爆当量与存储安全之间的矛盾,死死限制住了原子弹的威力上限。
这对人类来说本应该是一件幸事。
但是,人类是什么?
人类就是不把自己玩死誓不罢休的神奇玩意儿。
如果说人类在上帝所创造的万物之中具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那么,这个与众不同之处应该就是:人类是上帝试错的试验品。
你就尽情地玩吧,看你怎么把自己给玩死?
上帝安排的任务和使命,人类自然不敢懈怠,再说,都快玩出上帝的感觉了,所以,核武更是玩得趋之若鹜、不亦乐乎。
原子弹不是有核爆当量的物理上限吗?
没关系,裂变的套路走到头了,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不是还可以玩聚变的套路吗?
人类何等聪慧,那可是吃过伊甸园里智慧树之神果的。
于是,人类很快就搞出了氢弹,就是象太阳一样利用轻原子聚变成重原子时的质量亏损而释放出巨大能量。
制造氢弹的技术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创造出堪比太阳内部的瞬间高压高温环境。
爆炸是人类创造高压高温环境的惯用手段,可是,常规炸药所创造出的高压高温环境在核聚变要求条件面前几乎可以忽略无视。
常规炸药不行,那就上核炸药,我们不是已经有了原子弹吗?
用原子弹助爆,嗯,这个行。
所以,氢弹一般都是两级设计,初级为助爆原子弹。
助爆原子弹核爆时所产生的瞬间高压高温环境,使得次级的热核材料发生聚变反应,于是释放出毁天灭地的巨大热核能量。
氢弹中的助爆原子弹当量不需要很大,只要能诱发次级核聚变即可。
所以,助爆原子弹不存在因铀原料过多而日常自爆的危险。
氢弹中的次级热核材料在普通压力温度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发生核聚变反应,所以,不管氢弹中装有多少热核材料,平时都是安全的。
也就是说,氢弹中的热核材料想装多少装多少,由助爆原子弹引爆之后,氢弹的核爆当量自然就是想要多大有多大。
原子弹核爆当量的物理上限问题,就这样被聪明的人类完美地解决突破了。
朝霞国、星空国、黄花菜联盟、夕阳国和彩虹国激动得鳄鱼老泪盈眶,我们人类真是太伟大了,太阳都能造出来了!
虽然又是星空国摘得了人类第一枚氢弹的桂冠,但是,黄花菜联盟才是第一个试图造太阳的国家。
为了震慑星空国、夕阳国和彩虹国,黄花菜联盟搞出了破天荒的2.7亿吨TNT当量的宇宙大帝氢弹计划。
只是后来,黄花菜联盟自己先把自己吓到了,才将宇宙大帝氢弹的核爆威力调减为9000万吨TNT当量。
既便如此,一颗宇宙大帝氢弹的威力也是第二次人类大战末期星空国收拾神风国时所用原子弹核爆当量的数千倍。
朝霞国、星空国和雾霭飔国地质武器竞赛时期,雾霭飔国就是用10颗宇宙大帝氢弹作为初始地壳震动能量,一举将南极洲一块面积上万平方公里的冰川轰得鸡零狗碎。
太阳的威力似乎也强不了多少吧。
就象氢弹的核爆当量没有上限一样,人类犯贱的精神也没有下限。
有了堪比太阳的宇宙大帝氢弹还是远远不够。
与原子弹相比,虽然氢弹具有当量可以无限大的优点,但是太干净了,不像原子弹那样,除了核爆瞬间可以杀人毁物,核爆后若干一段时间内还可以通过残留核辐射继续涂炭生灵。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既然要干,就要干得敌人永世不得翻身。
显然,在这一点上,原子弹残留核辐射的杀伤威力远比瞬间核爆当量更加重要。
于是,人类科学家又想死了不少脑细胞:如何才能既有氢弹的无穷核爆当量,又有原子弹的残留核辐射杀伤效果呢?
于是,就有了三相弹这种鱼和熊掌得兼的变态武器。
三相弹的原理非常简单:氢弹爆炸时会产生大量中子,只要在氢弹外面套一层由可以吸收中子而核裂变的重元素制造的外壳,那么,氢弹爆炸所产生的大量中子就可以引发外壳的核裂变反应而爆炸,外壳核爆后的残留物自然具有长久的核辐射杀伤威力。
简而言之,三相弹就是:助爆原子弹核裂变导致氢弹热核材料聚变,再进一步引发外壳材料核裂变。
这个“裂变-聚变-裂变”三部曲,就是三相弹的本质;把敌人斩尽杀绝,则是三相弹的使命。
啰嗦了半天,好像和雾霭飔国丢失的钴原料没有什么关系嘛。
关系大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