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德国人的礼物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7761字 发布时间:2022-10-04

      那些冒险家朋友陆续送来了钱,除了汤普生入股1万大洋外,其他都是5千。

      大家其实都还是穷人,如果不是李志行的传奇故事振奋得大家热血沸腾,大家也不会搜罗出5千大洋来。不过,李志行其实本就不需要他们这点钱,只是用来壮大声势的。

      马易尔找来了,因为他已经听说了李志行在道胜银行贷款成功的消息,似乎不需要他的资金了。所以,他情绪很低落,前来确认。

   “不,马易尔先生,我还需要,我忽然有了新的想法。”看见马易尔李志行有了新的想法。

   “哦?李先生,你还需要钱干什么?”

   “我想上发电机。”

      马易尔眼睛一亮,他一定是想给自己工厂配套,这至少也需要几十万,也是一笔生意!

   “那么您需要多少钱?”马易尔问道。

   “这个我还需要和厂里商量,稍后我报给您。”李志行回答道。

   “好的,祝您生活愉快!那我先告辞了!”马易尔高兴地走了。

      马易尔走后,李志行想了想,拟了一份电报发回陕西,询问程名恭:如果新厂机器全部使用电动的,同时将老厂机器改成电动,是否可行?同时,新建一个燃煤蒸汽发电厂,除供两个厂使用,再富裕一点给三原城照明用。那么,发电厂要多少钱,其他相应改动的机器要多少钱?还问厂里是否走的开,程名恭是否能到上海来帮自己?

      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来做,采购这么多机器,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李志行可做不来。

      隔了两天,程名恭回电,经过估算,新建电动机器纱厂及老厂改电动总共约需270万元,详细的清单稍后再发来,发电厂他不专业,正在联系专业人士。另外,他正在联系朋友到上海帮李志行,纱厂刚上正轨,他暂时不敢离开。

      看来是原来投资估大了!不过,没关系,大了比小了好,李志行本身就是花钱能手。

      但没有发电厂的专业人士,现在什么都做不了。

      有北极熊送来的300万大洋,李志行心情实在好,于是就到处走朋访友,楚相九、洪阿四、杜月笙、顾老板、陈老板等认识的人都走访了一遍。

      于右任不在上海,李志行白跑一趟,很失望。其实这位暖男大叔讲话很风趣,尤其是谈起上海市井生活的情形,描述的惟妙惟肖,令人捧腹。

      迈克及一帮冒险家朋友们现在经常与李志行相聚,喝酒吹牛。

      通过这些人,李志行又结交了一些洋人朋友。其中有个德国人冯·埃里希,据说还是德国的贵族,是德国美最时洋行的高级人员,就是冒险家朋友佛朗兹的上司,也很喜欢和李志行来往。

      经常和各国洋人混在一起,志行的外语水平见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竟然也能说上几句,狗娃也可以用英语简单交谈了。可见,学外语环境很重要。

      为了和这些老外交流方便,李志行给自己取了个外国名,叫“詹姆斯”,和“007”(詹姆斯·邦德,影视名人,英国著名特工)一个名字,狗娃则被志行取名“道格拉斯”,主要是他想起了狗娃第一次到浦江饭店时,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形象,鼻涕都快拉丝了!可不就是道格拉斯(dog拉丝)吗?

      后来,李志行一叫“道格拉斯”这个名字,心里就想笑。狗娃当然不知道,这家伙连自己的弟弟都捉弄。

      终于,程名恭将设备材料寄过来了,电厂仍没有估价,但有发电厂和县城供电的设备清单,是程名恭请人完成的。并且告知,他找的专业人才,近期就会到上海去找志行。

      李志行一看资料,很详细。很好!拿了这个,其实就可以直接采购了。但李志行找了一个店铺,让把文件抄了十几份。抄写时由小五和两个护厂队员现场监督,不能外传。

      随后,志行将文件拿给那些冒险家朋友,请帮忙询价、询工期,每个人给了3百大洋的信息费,要求越快越好。

      大家都知道李志行要买机器,都很动心,但大家也都明白,李志行知道自己的底细,想要吃到这块肥肉是不可能的!就没打这份订单的主意。

      不过好在大家还是股东,这相当于给自己做事情,所以还都用心。

      只有旗昌洋行的戴维,和德国美最时洋行的埃里希,两个都是洋行的高级职员,觉得自己洋行实力雄厚,所以格外出力,想争取过来。慎昌洋行的马易尔也探听到了消息,要了一份资料走了。

     ……

     程名恭介绍的人终于来了,一下来了两个。

     一个叫周向豪,是美国留学生,学电气的;一个叫陈佳伦,是日本留学生,日本京都大学毕业,后来又学过纺织。

     这年头学电气的留学生很少,个个是宝!日本的留学生也欢迎,而且这位还是京都大学理工科毕业的!京都大学,可是日本的顶级大学,据说学生大多非富即贵。

   “可把你们盼来了!”李志行高兴地接待了他们。

      都是年轻人,李志行又没架子,好交流,并且志行前世就是理工科出身的,所以很快就谈到了一起。从订货单、工厂建设、一直谈到后续的工厂发展,一见面竟然谈了3个多钟头!

      狗娃在旁边听,可话题太专业,插不上话,一会肚子咕咕叫起来,就说“哥,咱还是先请两位先生吃饭!”

   “啊?吃饭?嗨!对,吃饭吃饭!这事整的!”李志行一拍大腿大叫道。三个人这才从畅谈中清醒过来,都哈哈大笑。

      这个东家太有意思了!懂得事情居然不比自己少多少,还这么年轻,想法务实长远,讲话一针见血,整个中国有这样的老板吗?好像没见过!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做事,想必一定非常有趣,难怪程名恭极力推荐自己来。

     所以周、陈两人对视一笑,还没谈薪水,就有点认定李志行的意思。

     坐下后继续边吃边谈。

   “你俩是名恭兄推荐的,都是行业里的专家。这样,二位就和名恭兄薪酬一样,每月600块大洋,你们看行不行?”,经过刚才的畅谈,大家已经没有一点生疏感,所以李志行就直接说。

   “这个,有点多了,名恭兄可比我们资格老。” 周向豪没想到这么多,比其他工厂的高出一半。

   “不多,两位都是大才,这薪水暂定这么多,以后咱们经营好了,还可以涨。”

      李志行也没骗人,他正准备给程名恭配红股呢。

   “那么,那就多谢东家了!”两个人都笑着说。

      其实,薪水多少陈佳伦并不在意,他家有钱,之所以出来,主要是因为这位是个有志青年,出来闯荡来了。

      说了一会,李志行才想起忘了介绍狗娃,便说“这是桂萌生,管所有的财务,我弟弟。”

      这下两位留学生大吃一惊,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呀!才觉得刚才似乎怠慢了,急忙起身行礼。

      狗娃脸红了一下,急忙回礼说“我啥也不会,请两位先生以后多指教。”

      两位留学生正要客气,李志行摆摆手说“好了,咱们慢慢交往,以后你俩就知道我们兄弟的性情了,再说了,以后大家其实都是兄弟!”

      于是大家就喝酒聊天。这两人都比李志行大,也都结了婚,于是志行便邀请两位嫂子也去陕西,住处他来安排。

两人都摆摆手,表示以后再说。周向豪家在四川,路途遥远;陈佳伦家在天津,比陕西生活条件好太多,而且他老婆是个日本人,还是个贵族,带出来却有些不方便。

      啥?日本人!自己可别找个汉奸来呀!李志行这下惊讶了,程名恭咋没说这事呢?

      周向豪看李志行的表情,估计他不喜欢日本人,就笑着说“佳伦可是最讨厌日本人了!你别看他娶了位日本夫人。”

   “那咋还娶了个日本夫人呢?” 李志行惊奇的问。

   “因为……,我讨厌日本男人,却不讨厌日本女人。” 陈佳伦笑着说到。

      陈佳伦此话一出,大家都哈哈大笑。接着志行就问究竟是咋回事?

      原来,陈佳伦的父亲是北洋政府的高官,觉得日本发达,就非要送陈佳伦去日本上大学。

      陈佳伦本就不愿意,到了学校,也不好好学习,但人长俊,家世也好,就整天招蜂忍蝶。最后,他的老婆,就是那个贵族,被迷住了,非他不嫁。但陈佳伦只是想玩玩异国风情,他可不想找日本老婆,死活不愿意。结果,还是那个日本女人家有势力,千方百计将女儿嫁给了他。

       不过婚后还好,日本女人的温柔打动了他,他接受了这个家,就准备立业。所以就又去学纺织,这次认真学习,不再拈花惹草,很是学了一些本事,想回国开工厂,不料家里不同意,硬安排他进了农商部当官。

      农商部是什么地方?整天乌烟瘴气,全是官僚,陈佳伦当官当得死去活来,这次刚好程名恭请朋友介绍人才,陈佳伦得到消息,便立刻逃了出来。老父亲也无奈,先由他去吧!年轻人,最后总会被现实所教育。

      嗯,不错,有志青年!陕西人民欢迎你!西北人民欢迎你!跟着我干一定没错!

      周向豪则是毕业回国后,先在上海电灯厂任高级管理,厂子是英国人开的。英国人看不起华人,做生意也经常坑骗中国人,周向豪觉得既干的窝火,自己又像个帮凶,考虑再三,决定离开。

      不错!我这是真正的民族工业,专门为中国人服务的,你来就对了!

      于是几个人边喝酒边骂外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日本人……,当然,没有骂陈佳伦的老婆。但尤其日本人最是可恨,占我领土,杀我人民,华夏儿女怎能受此大辱,必报之!

      关于这点,陈佳伦感受最深。他在日本留学多年,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轻蔑,以及吞并中国的野心,他深有体会!对日本人的恨,犹如一把火一样,这些年一直灼烧着自己的骨髓。

      他恨日本人,也恨北洋政府的无能,他想救国,可天天呆在一群浑浑噩噩的官老爷中间,感觉自己的灵魂要被悲哀和无望占据!今天,与李志行一吐为快,好多年都没有这么畅快过了!

      几人喝得大醉!

      周向豪也不必回去了,和陈佳伦一起就住在浦江,算是已经上任,周向豪任汉堂电灯厂的厂长,陈佳伦任汉堂第一纱厂厂长,新建的工厂叫汉堂二厂,由程名恭担任厂长。

      有这两员大将加入,李志行立刻信心大振,他想招标!

      中国建工厂,历来由外国洋行代买机器,质量不好说,价钱至少贵了好几成,这也是马易尔喜欢在合同里以采买作为贷款条件的理由。

      等各家的询价结果逐渐返回,几个人看后一商量,此事可行!遂制作招标文件,找拍卖行准备招标。

      ……

      按照询价结果,李志行似乎不需要马易尔的贷款了,因为他来上海的时候本身还带了约50万元,加上从北极熊那里搞来的300万元,连买机器带建厂、投产应该都够了,估计还有剩余。但李志行还想要这笔钱,中国棉纱行业正在步入最赚钱的时期,有钱不怕多,我去投资!

      于是李志行又找到了马易尔,理由还是建电厂,贷100万元。

      马易尔已经准备好了,提出以机器为抵押,只能贷80万。因为他已经对机器询过价,按他的做事风格,不会足额贷款的。

也可以,但机器我要自己买!

      马易尔也没有办法,李志行很明显要将电厂的机器和纱厂的机器一起打包采购。于是,马易尔让了步,但年息由六厘长到了1分,贷期2年,抵押方法和道胜银行的一样。

       这一次,马易尔也不愿过分,因为他对拿到那个采购大单很有希冀。他已经得到消息,李志行倾向于采购美国机器,自己就是美国公司,非常有竞争力。

       于是,在花旗银行李志行的账户里,又多了80万大洋的存款。

       ……

      有周向豪和陈佳伦的帮助,招标准备工作进展很快,已经差不多了。

      但李志行并没有急着招标,他去见了一个人,那就是著名民族资本家王祥生。

      李志行带着狗娃、小五,到王公馆递了帖子,然后就被安排在客厅喝茶等待。

      王祥生在家,侯管家也在,但都没有出来,这时候正在内堂说话。

   “这个年轻人未免有点耀武扬威了!”侯管家说道。祥生纱厂卖掉没多久,棉纺业就开始急速上扬,所有的纱厂都开始赚钱,王祥生的故事被业界当笑话一样的流传,实在是没有面子!而捡了便宜的这小子,还主动来拜访,诚心给人难堪!

   “呵呵,见见吧,后生可畏。”王祥生笑了笑说,没有这点度量,怎么当得起海上闻人的称号?

      于是一主一仆走了出来,皆背手挺胸,虽有一败,但我也还是大上海有名的资本家!

      志行急忙站起来,恭敬地行礼“给王先生请安!”

      老侯心里“哼”了一声,却并没有表露。

      王祥生则笑着说“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请坐!”

      于是都坐了下来。

      王祥生坐着,腰杆笔直,微笑着品茶,等李志行开口。

      李志行却突然不知道怎么说好,一时静默了下来。

      过了一会,还是王祥生开了口“李老板此来有什么事?”

      志行突然变得不那么能言善辩,也许是因为占了王祥生的便宜,心中有愧?反正似乎反应迟钝,直接说了一句“王先生可知道现在纱厂很赚钱?”

      侯管家一股怒容涌上脸来,恨恨地“哼!”了一声。

      王祥生表情不变,喝了一口茶,微笑着说“知道。”

   “那王先生想不想再开纱厂?”李志行急切地说。

   “哦?此话怎讲?”王祥生一愣,没想到李志行来了这么一句。

   “我是说现在纱厂很赚钱,我劝先生再开一个纱厂。”李志行又急急地说。

      这年轻人不请自来,就为了给自己说这个?王祥生一愣,心情稍微好了一些。罢,这年轻人其实也是好意!生意场上,自己无能,又何必怨恨别人?

   “多谢李老板相告,纱厂现在是很赚钱,但我纵有此心,却无此力。”王祥生苦笑了一下,祥生纱厂的失败加上英国人的打压,他现在很不容易,纵有一些资金,也办不起像样一点的纱厂了。

   “那您能筹多少钱?”李志行这话问的有点无礼,这是商业机密!

   “哦?”王祥生又楞了一下,却也开了口“大约20万”。

      人有时候很奇怪,这样机密的事情,李志行问了,王祥生也就说了。

      老侯惊讶地张嘴看着王祥生:今天老板这是怎么了?

      李志行却浑然不觉,自顾自的在算着“大约可以开一个3万锭子的纱厂……”

      这次王祥生也张大了嘴,这年轻人莫不是魔怔了?3万锭子的纱厂至少要六、七十万!

   “李老板说笑了,20万块,开个1万锭子的纱厂只怕都不够。”王祥生说到。

   “我投50万!”

   “什么?你要和我合伙开纱厂?”王祥生一下站了起来。

   “啊,啊,是的。”李志行仿佛刚醒,急忙说。

   “李老板这是什么意思?”王祥生问道。

   “啊,不好意思!可能是我表达的有点不清楚。是这样,王先生您作为民族资本家,为国家贡献很大,晚辈一直十分佩服,可自从我低价买了王先生的纱厂之后,棉纱就开始涨价,王先生蒙受了损失,我却发了财。所以,我一直有所愧疚,就想和先生再合资开一个纱厂。”李志新发现自己又恢复了,又能说会道了,刚才是怎么回事?

      谁知道怎么回事,搞不清楚。

   “哦,原来如此!”王祥生一听李志行的话,十分感动,就说到“谢谢小兄弟,不管你我是否合作,王某都领这份情!”

   “王先生恐怕有所不知,我预测棉纱的景气行情估计还有4、5年,所以我劝先生赶快建厂。”李志行笑着说。

   “哦,能否说来听听?”王祥生来了兴趣。

      于是李志行开始分析国际形势,此时一战各国已经开始混战,英国无暇东顾的势头,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市面上英国棉纱已经越来越少了……。

      经李志行一番分析,王祥生终于明白了。只是,这个年轻人也太不简单了!有如此头脑,还如此仁义!

      王祥生脸色严肃起来,忽然站起来向李志行抱拳行了一礼,说“小兄弟,今日王某受教!”

     李志行大慌,急忙说到“先生何须如此,志行只是个晚辈!”

     王祥生却说“刚才一拜,不仅为你的一番分析,还有小兄弟你的仁义!王某经商数年,见多了的是尔诈我虞。商人逐利,这也无可厚非,但如小兄弟这般,能为人披肝沥胆的商人,王某平生仅见!所以,刚才一拜,你受得起。”

   “先生的话让我汗颜,我只是想帮帮先生,同时我也想赚钱。”李志行红着脸说。这赞誉太高,自己受不起。

   “哈哈哈,好英雄,真性情!来来来,我们来细谈。”王祥生大笑道。

      于是,两人又详谈合资事宜。王祥生又准备追加30万元投资,因为他刚好可以贷到一笔款,将纱厂扩大到5万锭,这样各占50%的股份,李志行不干涉经营,但要派驻总财务管理人。

      还有个特别条件,那就是纱厂盈利后若不扩产,必须每半年分红一次;若扩产,则必须得到李志行的同意。

      这些王祥生都一一答应。

      最后,志行告诉王祥生,自己准备搞一次10万锭纱厂和发电厂设备的招标,问他参不参加?

      几天不见,生意已经做到这么大了?王祥生惊讶之余,表示一定参加。这属于坐顺水船,设备采购费用估计至少能省下20%!只是招标书制作需要时间,不知道会不会耽误李志行的事情?

      志行则表示自己可以派人来帮忙,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

      这小兄弟太会替人着想了!

      这是王祥生这一段时间最高兴的一天,一定要留志行众人在府上吃饭。侯管家今天也异常高兴,在两位老板还在谈合作的时候,就安排准备了最丰盛的酒宴。

      宾主尽欢,王祥生让志行在自己面前不要那么拘谨,以后他就叫志行“老弟”,志行应该叫他“大哥”,……

      ……

      李志行的招标会终于开始了,大约400万元的设备采买,就像在上海滩的洋行里扔了一颗深水炸弹,上海滩的洋行已经沸腾了!

      标书5百块大洋一份,卖出后概不退款,居然卖出去了30多份,这笔钱就够在三原城开个大商铺!

      开标的时候,大厅里座无虚席,各国有实力的洋行几乎都来了。竞争非常激烈,一个是因为竞标的大洋行太多,另一个原因是拍卖行安排了内鬼,故意压低价格。

      按照标书要求的品牌,10万锭纱厂电动机器的价格已经降到了230万,5万锭纱厂蒸汽动力机器价格已经降到75万,发电厂设备降到了40万!洋人们相互拼杀,十分凶残,血淋淋的!

       日本的大商社日棉株式会社也冲进来拼杀,但标书上规定的是美国机器,日本人根本没有优势,几个回合后,便脸色惨白地退场了。

       看着日本人吃瘪的样子,总是让人感到快意!

       最后有三家入围,分别是美国慎昌洋行、美国旗昌洋行、德国美最时洋行。

       这三家得到消息最早,所以准备的最充分,也都算是李志行的朋友,今天这个结果,大家都还有面子。

      入围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三家还需要火拼,最终才能选择一家!

      啊,这太残酷了!从来没有过这种搞法,我不干了!

      此刻,你也许正哭着叫着想退出。对不起!你若退出,3万块大洋的投标保证金就沉没了。投标保证,就是专门防止你跑路的!

      这种新招标办法,是李志行亲自发明的,他管这叫“扒层皮”招标法。

      洋人们被李志行的这种新招标办法,搞得欲仙欲死!

      下面的谈判,就看谁给采购人让利多了,条件最好的中标。

      旗昌洋行很快撑不住了,剩下了马易尔的慎昌洋行和德国美最时洋行。

      马易尔很有战斗力,他事先已经得到了美国国内企业的支持,给了他利润空间,总价他又降了15万,交货期由4个月已经降到了3个月。

      这个条件前所未有!不要说在中国,就算外国人自己采购,也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尤其是3个月交货期,其实给机器生产厂的时间非常紧迫。当然,如果有现成的机器另说。

      李志行、王祥生等人相视一笑,基本上已经打了一个大胜仗了。

      李志行走下评委席,高兴地和马易尔握手,说到“我相信,我们的友谊一定会更加牢固的。”。

      马易尔也握住李志行的手,微笑着说“和您做朋友,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向大家礼貌致意后,从容不迫地走了出去。因为下面还有最后一家,美最时洋行还没有陈述让利条件,但马易尔觉得,自己已经赢了。

      最后一个出条件的,是德国美最时洋行的高级经理冯•埃里希。这个德国人微笑着放下他的帽子,礼貌地问候大家,开始了他的报价“总价降15万,交货期3个月”,竟然和马易尔的条件一模一样!

      大家目瞪口呆的看着埃里希,这可怎么办?大家要讨论。

      埃里希微笑的看着大家,当望向李志行的时候,埃里希的眼神明显有意思要表达,李志行看得清清楚楚,别人却没注意。

      难道这位德国贵族想行贿?

      大家要讨论,按规定埃里希应该退场,于是他拿起帽子,礼貌地致意后走了出去。

      李志行想了想,借口要去洗手间,也走了出去。

      李志行走来时,埃里希正好进入洗手间。李志行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也若无其事的走了进去。

      埃里希正在等他,李志行四下看看。

   “我看过了,没人。” 埃里希小声说。

      接着埃里希急促而低声地说到“我送你300支毛瑟步枪,20具光学瞄准器,50万发子弹;另外再送你5挺意大利帕洛沙冲锋枪,20万发子弹,这种冲锋枪可是世界最先进的!与你的机器一起,运到陕西省潼关交货!”

      李志行惊奇地看着埃里希,10秒钟之后,说到“成交!”,便很快走了出去。

     回到会议室时,大家还在讨论,于是李志行提议让马易尔和埃里希分别说一下交货地点,看看是否会有更有利的条件,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马易尔的交货地点是上海。

     埃里希的交货地点则是,先到上海卸下王祥生的机器,然后轮船从山东入黄河,一路到达陕西潼关交货,为避免出差错,将进行武装押运。

  “呀,潼关交货,这样太好了!”狗娃高兴地说。

  “的确,这样既节省费用又节省时间,还能减少因为装卸造成机器损坏的可能。”刘佳伦说。

  “那么,好吧,就选德国美最时洋行!”李志行一锤定音。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