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
每天早上,小和尚都要下山挑水,一个扁担两个水桶。每天,水缸都是满满的。
不久,庙里来了个瘦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
小和尚很生气,叫瘦和尚去挑水,瘦和尚不愿意。
瘦和尚说:“我们两个都喝水,那就应该我们一起去抬水!”小和尚同意了。
两个人每天都去抬水,桶放在扁担中央,一次抬一桶。这样,水缸也能满满的。
又过了不久,来了个胖和尚。
胖和尚来了后,水缸里的水很快就被三个人喝光了。
小和尚和瘦和尚叫胖和尚去挑水。胖和尚挑了两天,就不干了。
就这样,小和尚、瘦和尚、胖和尚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肯去。很快,一缸的水就被喝光了。
第二天,三个和尚都坐在庙里,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整整一天,他们都没有喝水。
到了晚上,老鼠出来偷东西,三个和尚谁也不管。突然,老鼠打翻了烛台,燃起了大火。
“着火了!着火了!”
三个和尚急急忙忙去缸里舀水灭火,可是这时缸里一滴水都没有了。
于是,三个和尚赶快往山下跑,打水救火,费了很大的劲儿,才把火扑灭。
三个和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他们轮流下山挑水,缸里的水又保持满满的了。
他们还齐心协力,把大火烧掉的房子重新修好了,寺庙变的越来越好了,香火越来越旺了。
小朋友你身边有没有类似小和尚的经历啊?
故事感悟:
只有一个和尚时,由于生存的需要,没有逃避的可能性,只能自己去挑水;当出现两个和尚时,人的惰性和依赖性就出来了,谁都不愿意挑水给对方喝,只能一起去抬水;而出现第三个和尚时,每个人都忙于推卸责任,指望别人去承担责任,和义务,自己只想享受成果,因此没有水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从小树立与人合作互助的思想观念,大家团结一致才能合作共赢,人多力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