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在浩瀚无边的文学海洋中跋涉,很累很累,齐莹有时真的感觉自己如汪国真诗中所写:感到自己象一只失群的大雁,望天也茫茫,望水也茫茫……有时她甚至怀疑自己不是块创作的料,文学这条羊肠小道太狭窄,太拥挤了,她真担心自己不能坚持到最后。
师胜杰来信了。信中详细写了自己高中放弃高考,投身军营的心路历程,也详细写了从军几年的心中感悟。齐莹以此为原型,写出了短篇小说《边关情》,5月底前投给了《青凤青年》。参加这本杂志举办的“我与土地”有奖征文。
学校要举办校际排球比赛,各个系之间先进行比赛,最后胜出者参加学校的比赛。可以男女生混合组队。班级能够打排球的女同学人手不够,把齐莹也拉上了场。齐莹一向不喜欢打排球,没想到一场球下来还打得象模象样的,同学都说她身上蕴藏着打球的细胞,如果有时间好好练,排球水平也会和乒乓,羽毛球的水平一样出色的。
自从《青春物语》的“寄语岛”里刊登了齐莹那句话,她就经常收到全国各地的来信,至今已经收到50多封了,早上又收到了两封读者来信,齐莹本来以为是刘春来的信,一下失望极了。这些信来得再多也抵不上刘春的一封信。
从4月生日收到刘春的信和生日贺卡过后差不多一个月了,刘春还没给她来信。她要求刘春15天给她写封信,但目前看来他做不到。他六月份要去实习,功课得赶在六月前上完,考完试,时间很紧,所以齐莹能理解她。但她宁愿看刘春的一封信也不愿看那50多封信。
不管她的心情如何低落,一读到刘春的信,她的心情就会象天空般明朗起来,象小溪般欢畅起来。如果说温柔体贴,刘春真的算不上,齐莹觉得自己也不是温柔体贴型的。按理说同性相斥,但齐莹就是喜欢他,喜欢他的个性,也许这就是爱了,爱是没有理由的。
难得有一天不当家教,晚饭后,齐莹先是到乒乓球室打球,打擂台形式,齐莹打得挺顺,当够了王。之后又和物理系的一位男同学搭档打了一盘双打,又以2:1取胜,痛快极了。
隔壁班级的唐星星也在,他诗写得不错,在《青凤日报》上已经发表了几首。 听同学说他目前正在猛追物理系的系花。他人很高,头发挺长,人挺滑稽,怪调子特多,和他经常在一起的是一个小个子男同学,也是个活宝,大家都叫他们“唐老鸭和米老鼠组合”。
打球时,“米老鼠”对齐莹说唐星星很有诗人气质,末了,加上一句:“你也不错。”齐莹不由得心中一动。是吗?好象刘春也说过欣赏她的气质,也许吧。对女人来说,气质比美貌重要,千真万确。
这一周开始,中文系进行排球选拔赛。齐莹第一场就打了全场,并且表现突出,充当了主力队员,最后班级以3:1战胜了队手,齐莹心里美滋滋的。唐星星和米老鼠在场外观战,一边对着齐莹叫:“我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他可真会占便宜!齐莹远远地瞪了他一眼。
下午的《文学概论》大课,分析《沁园春•雪》的风格表现,分组讨论。齐莹所在的联合组,除了她之外,清一色的boy,并且都是一些武侠小说迷,他们纷纷表示对这活不擅长,一致推举她做为组代表上台发言。齐莹只好硬着头皮上去了,没想到,分析得不错,最后的综合评定,她们这组拿了第一。
周六晚上家教回来,齐莹换上了一件自己喜欢的红裙子,准备到图书馆去。
在学校小卖部买东西时遇到了唐星星,他看着齐莹,象是不认识似的,发出一声惊叹:“可爱极了,美丽极了,可以称得上天姿国色,我简直不敢相信,简直变了个人!”
看着他夸张的样子,小卖部的阿姨也忍不住笑了。
齐莹说:“你正经点好不好!”
唐星星一本正经地说:“我很正经的!”
“你这是要去哪?”他问。
“图书馆。”齐莹边往外走边说。
“啊,简直暴殄天物!应该到舞厅去!”他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我不会跳舞。”
“你会打球,会写文章……你说不会跳舞,我不敢相信。”
“真的不会。”
“我可以教你。”
“谢谢。”齐莹逃也似地离开了小卖部。
一路上遇到一对对的情侣,还遇到了另外一个中文班的一位女同学,齐莹注意到,她身旁的男同学换了个人。她庆幸在这方面还是能守住自己,不会因为寂寞而 “饥不择食”。
即使刘春现在另有所爱,齐莹也会难过一阵的,但不会难过很久,她不会满足于现状。
天性的不安分和后天的不满足于现状,都会令她不断从低谷中奋起,不断地给自己制订新的目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记者团的同学告诉齐莹,她投给写作老师的那篇参加《西南州文学》《大学生作品专辑》征文的文章被“毙”了。莫老师说,她的经历和本校学生相比,还算丰富,但若和全州的其他学生相比,则小巫见大巫了,显得一般化。
齐莹的情绪受了干扰,下午的排球比赛,争夺小组出线权,对阵物理系的一支队伍。齐莹一开始就不在竞技状态,情绪怎么也提不起来。第一局,她们班稀里糊涂地输了。第二局,在14:7的大好形势下又丢失了一局。0:2!再输一局就被淘汰了。第三局还是开局不利。场地外或坐着,或站,满是中文系的师生,呐喊声震耳欲聋,这种架势齐莹还是第一次经历。
齐莹努力调整着自己的状态,几经周折,终于艰难地赢下了关键的第三局。接下来,齐莹他们班一鼓作气,又拿下了两局,3:2反败为胜!和队友们击掌庆贺,齐莹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
多么不易啊!场外的同学和老师比场上的队员还着急,还紧张。一场球赛,让齐莹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比赛后,班上同学说齐莹发挥得很好,齐莹心中惭愧,她心里明白,自己定力不够,这场球是她打排球以来失误最多的一次,还好及时调整了状态。
晚上齐莹到写作老师莫老师那儿去,向他请教作品创作、文学作品风格探索等问题。第二天的写作课上,莫老师提到了齐莹投的那篇稿件,让齐莹晚上到他那一趟,他已经为她想出了修改意见。
晚上到了莫老师那,他给齐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齐莹将《苦涩的文学梦》改名为《山溪冲浪》,删掉前面一部分,加上一些有特色,有民族地方特点的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尽量写得波澜起伏一些。时间有点紧了,莫老师让齐莹25号之前赶出来。将自己的文字印成铅字,这是齐莹梦寐以求的,可是这个过程竟是那么艰难。但她不会放弃希望,她要给自己创造机会,把握机遇。
莫老师说,是齐莹对文学的执着和赤诚的心感动了他,由此才为她提修改意见。齐莹心中充满感激,她不会放弃这一个机会,她知道经过了初选,还有复选,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过关斩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