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盈这颗棋子碎了,吕光的阴谋小诡计没有得逞,但称霸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想了想,吕光主动找到楚国新任国君楚康王熊昭:“哥们,这些年晋国也欺人太甚了!我是忍不了了,你还能忍吗?要不咱俩联手,扳倒这座大山?”
有道是“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两国一拍即合,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这是公开背盟,公然投敌,这次玩的有点大。
晏子再次劝谏:“大哥咱能消停点吗?就咱们现在的实力,非要跟晋国争江湖地位,那不是屎壳郎打灯笼——找死吗?”
吕光随手向朝堂之下一指:“请那位一米八的先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晏子很生气,晏子很忧郁,晏子很焦虑。
晋国的军事报复比晏子预测的要快。公元前549年秋,晋国再次召开十三国峰会,目的只有一个:狠狠地教训齐国。
吕光得到消息,马上向楚国求援。楚国随即做出回应:有我在,你放心!
一场突如其来延绵不绝的大雨给齐楚两国争取了时间,这场大雨忽停忽下持续了一个月,洪水四处泛滥,道路被淹没冲毁,盟军被困在夷仪,天天开会研究作战事宜。
然而雨势稍缓,交通初步恢复,熊昭就发动了闪电战,亲自带队直扑郑国新郑。
郑国人仰天长叹:问君能有几多愁,炮灰日子何时休!
熊昭这一闷棍打得很准,直击盟军要害,郑国对于晋国而言意义非凡,郑国若是再次倒向楚国,晋国一家独大的平衡就要被打破了。这种事情,姬彪不敢赌,只好将齐国暂且放在一边,移师驰援郑国。
楚国自熊审去世以后,就一直保持军事上的低调,不是心性变了,而是实力不允许,这次若不是因为晋国经历了栾盈之乱,又被齐国趁机占了便宜,楚国大抵也不敢轻举妄动。
晋国的现状其实也好不到那里去,自从姬周死后,国势日趋下降,随后吕光、栾盈相继跳出来鸣声相呼,现在楚国又跑来横插一杠子,如果真打起来,晋国大抵也讨不到什么便宜。
于是,两国又开始了春秋时期经常使用的那一招——对峙,最后象征性地来了一个战前比武,盟军略胜一筹。战斗结束,楚军撤了,大家散了。
熊昭北伐虽然只是虚晃一枪,却让吕光大大松了一口气,趁着晋楚两国在新郑搞形式对峙,他渔翁得利,派数百名工匠跑去给姬泄心修葺被水灾损毁的王宫。
吕光此举当然不是突然间良心发现,想要洗心革面,给周王室当孝子贤孙,这家伙不惜血本讨好王室,自然是希望王室能够为自己站台,使自己获得对抗晋国的政治资本,哪怕口头支持一下,吕光这次都是赚的。
王室的光环效应很快就显现出来了,鲁国姬午又一次站了出来,高调向姬泄心恭贺添砖加瓦之喜,间接对吕光恭维示好——你给天子修房子这事儿干得漂亮,忠心克俭日月,功德举世无双!
这臭脚捧的相当有水平,一石二鸟,可惜吕光根本不吃这一套。
公元前548年春节刚过,齐国又去打鲁国了,这次带队的是吕光身边的大红人崔杼。
晏子再度劝谏:“大佬你别折腾了!自己有多少家底自己心里没数吗?再这样折腾下去,全国人民都要跟着你一起倒霉了!”
吕光双眼朝上一看,丢下一句:“大人做事小孩不要插嘴!”转身扬长而去。
晏子很抓狂,晏子很愤怒,晏子决定不和吕光玩了,晏子上交全部家产,带着妻儿老小跑到东海养鱼去了。
姬午胆战心惊,慌忙派人向晋国求援。大夫孟公绰分析说:“齐军这次有点不对劲,既不攻城,也不掠财,就像走过场一样。我觉得崔杼这老小子心不在焉,另有打算,他应该很快就回去了,咱不用害怕。”
孟公绰分析得没错,崔杼的确只是走了一个过场,虚晃一枪就回去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事让崔杼如此牵肠挂肚,连功绩都不要了呢?说起来,又是因为一个女人。
【开心一刻】
群里有一女孩抱怨,自己因为身高问题被男朋友甩了,哀哀切切。
晏子来劲了:“妹子,别难过,是丫傻!浓缩的才是精品,比如说,小家碧玉,小鸟依人,小巧玲珑,掌上明珠等等。个子高有什么好?跟个柱子似的往哪一杵,傻大个!大马猴!妹子不瞒你说,我就喜欢娇小玲珑的,咱们可以认识一下,我叫晏婴,官居齐国大夫,楚王见了我都得麻!”
女孩半天没说话,好像在考虑晏子的提议,过了一会,才说:“我身高一米七五,他嫌我太高,才把给我踹了!”
晏子很尴尬,晏子很难过,晏子跳起来拍了一下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