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书名:红楼大侠 作者:夏雨修仙 本章字数:4303字 发布时间:2022-10-25

第三十五回

豫亲王兴兵攻南明

卢督帅忠胆守金陵

话说南明福王朱由松召集手下大臣商议退敌之策,督帅卢象升道:”我方有长江天险,那八旗人马不善水战,又岂能飞越长江,只能望江兴叹也。”

另一个大臣马士英却道;“听说八旗军中有前朝降将洪承畴,此人熟读兵法,对南方地形条件了如指掌,有他出谋划策,恐怕不好对付。”

朱由松听了,有些心虚,便着急的问道:“那依马爱卿所言,当如何是好啊!”

马士英道:“我看这万里长江长达万里,假若处处设防,则兵力分散,等于不设防,咱又怎么知道八旗军从哪一处渡江呢!微臣愚见不如放弃金陵去福建投奔郑成功,等以后天气炎热的夏天,这些八旗兵不适应酷暑,则我军再联合郑成功人马反攻回来,可以一举全歼八旗军于金陵城中。”

卢象升听了,却反对道;“马士英,你这个奸臣,乱言误国。这金陵古称石头城,易守难攻,我们又怎么能扔下金陵几十万百姓自己逃命。老百姓会咱怎么看我们呢!末将不才,愿领一支人马死守金陵城和金陵城共存亡。”

马士英听了,讥笑道:“卢将军真是匹夫之勇,不懂兵法进退之道,如今八旗豫亲王多泽年轻气盛,率着虎狼之师锐气正盛,我们应当避其锋芒,等到他的人马锐气丧尽,则可一举歼之。你若现在和他硬碰硬,岂不是自寻死路,拿鸡蛋碰石头。”

卢象升听了,怒道:“你这逃跑派,这金陵如此繁华之地,一旦被八旗军所占,百姓必遭刀剑之灾,我等假若不战而退,则民心丧尽,再想卷土重来又谈何容易。”两人争得不可开交,福王朱由松听了半天,心想:这二人的话似乎都有那么一点道理,那就留下卢象升守城,自己和马士英等人去福建好了。假如卢象升能守住金陵击退清军,那到时咱们再回来;要是卢象升败类,那咱们先跑一步,清军也抓不住咱。想罢,他开口道:“两为爱卿忠心可佳,就不要再争了,本王认为现今之计应当发挥各人之所长,既然卢将军愿意在此金陵死守,那本王就任命你为金陵留守,率部坚守金陵。本王和马士英等人先走一步,去福建保存实力,以待东山再起。至于其他文武众臣愿呆在金陵还是和本王一起去福建任听自便,本王决不勉强。”

此言一出,下面众人听了,立即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当人最终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和朱由松去了福建,只有几个武将选择和卢象升死守金陵。卢象升一看也罢,便一施礼道:“既然福王殿下要去福建,那本人就留守金陵好了。”

朱由松一看都安排好了,便道:“那就散了吧!”

卢象升回到府中,召来谋士冒疆辟商议守城之策,这冒疆辟久居金陵,前些时候投到卢象升帐下为幕僚,他对卢象升道:“卢督帅这金兵来势汹汹,不可轻敌,应当坚壁清野,利用长江防线和之抗衡!”

卢象升听了,道:“只是这城中人马兵无斗志,都十分害怕八旗兵。”

冒疆辟献计道:“听说武昌守将左良玉手下有几十万大军,可让他顺江而下,和我军夹击清军,和南下清军在金陵城下决战。”

卢象升一听曰妙,但想来一会儿又道:“此计听来不错,只是这左良玉拥兵自重,飞扬跋扈,并不一定会听我的号令,万一他拒不前来怎么办?”

冒襄答道:“属下不才,愿去江夏跑一趟,说服左良玉率军来金楼陵。”卢象升看了一眼冒襄道:“那左良玉是个赳赳武夫,而冒学先生却是个大名士读书人,你去劝他来援只怕效果不佳吧!”

冒襄却道:“凭在下三寸不烂之舌,虽比比上战国时代张仪,苏秦之流,但说服左良玉来援并非难事也。”

卢象升听了,心想:这冒襄既然决心已下,那就让他去试试吧。想罢他点头道:“冒先生既然如此有信心,那就劳烦冒先生去江夏走一趟了。”

冒襄点头道:“属下领命,定不辱使命。”

卢象升道:“先生快去快回,老夫静候先生佳音。”于是冒襄回家收拾行李,告别夫人董小宛。董小宛此刻正在家中,她听说夫君冒襄要远行江夏,便赋诗一首道:

“匆匆一别难重逢,但愿此身化梦中。

真否怜花不忍去,且看露开天色空。”

冒襄见了,道:“夫人不必过分伤感,我去去就来。”便吟诗一首曰:

“故人千里道。沧海一字别。

夜上醉红楼,相思楚天阔。

潇潇清秋暮,袅袅凉风发。

湖色淡不流,沙鸥远近飞。

烟波目已远,音向日渐绝。

岁华总含情,江汉绿芳归。”

董小宛对曰:

“雨晴气爽,独立红楼望处。

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

遥认断桥残雪,隐隐孤村,向晚轻烟起。

落霞里,脉脉朱阑斜倚,黯然神伤,未饮先醉。

天无际,彩云过了,秋光老去,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董小宛又对冒襄道:“相公,你可要快回来啊!奴家在金陵城等着你哦!”

冒襄点头应允,二人依依不舍而别。

冒襄一路来到江夏后见到守将左良玉,左良玉久闻冒襄乃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便热情款待设宴招待为他接风洗尘。

二人酒过三巡,冒襄打开了花匣子,请左良玉去金陵当援军。

左良玉听了,却笑道:“此时清军势大,不可轻动,当先观望一阵之后,再作打算。”

冒襄听了之后不解道:“不知将军何意?难道将军想归顺清军吗?”

左良玉答道:“冒先生误会了,咱家堂堂大明大将又怎么会去投靠后金夷人,只是听说后金人多势众,其军中洪承畴等人又熟知南方地型,恐怕不好对付啊!”

冒襄一看这左良玉不愿意立即发兵,便又劝道:“左将军不必害怕后金军,八旗人马不熟水战,万里长江天险他们的战马岂能飞渡。将军率大军顺流而下,定可一举全歼清军于金陵城下。”

左良玉听了,又喝了一口小老酒,不紧不慢的道:“先生言之有理,只是这三军人马出动,粮草军械斗准备工作还需要一段时间,不如先生先在本处稍休息几天再说。听说先生文才出众,本将有一个义女,仰慕先生大名,本将想将此女许配给先生,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啊?”原来这左良玉想拥兵自重,自立山头,他看冒襄一表人才,文才出众,便想收他于自己帐下为自己卖命,便把自己的义女许配给他,以收其心。他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

冒襄却道:“多谢将军美意,只是在下已有妻室了。”

左良玉听了,又道:“大丈夫三妻四妾也没什么的,我义女给你当妾也未尝不可!”

冒襄听了,心想:这左老粗这看来是拉郎配硬上的。便只好答应道:“那在下恭敬不如从命。”

左良玉听了,哈哈大笑道:”好啊!那咱们今后就是一家人了,来人啊!让湘云那丫头来给冒先生敬酒。”

不一会儿,一个少女来到堂上,此人正是史湘云。原来史湘云在逃难途中遇到左良玉的人马,被左良玉收为义女,她一看这冒襄果然是传说中的*名士,便心花怒放的上来敬酒道:“奴家敬冒先生一杯!”

冒襄连忙还礼道:“谢姑娘!”

左良玉在旁边看了,笑道:“我看你们二人真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明日就让你们拜堂成亲如何!”

冒襄听了,也只好道:“听凭左将军安排。”于是几人爽饮一番,第二天左府张灯结彩,冒襄和史湘云拜了天地入了洞房。

再说后金豫亲王多择率着大军一路往金陵而来,他身边的副手洪承畴可是江南人,对南方的地型了如指掌,被多尔衮称为是八旗军南下的灯笼,“指路的向导”。

多择个武夫,对文臣洪承畴并不感冒,他打心眼里看不起洪承畴,他认为这洪承畴是个败军之将,霉星,带着他打仗多不吉利,只是他大哥摄政王既已下令让洪承畴和他一起南下攻打南明政权,他也只得和洪承畴一起率兵南下。

他一路南来,在江淮之间纵横驰骋,明军节节败退,最后江北只剩下扬州一座孤城还在抵抗。扬州守将史可法率着扬州军民誓于扬州共存亡,多择大怒率军猛攻,史可法率军战到最后一兵一卒,光荣殉国。清军攻城部队伤亡惨重,多择大为不快下令屠城三日。

洪承畴来劝道:“豫亲王不可滥杀无辜,这扬州自古繁华之地,留着这些老百姓,将来还有用。”

多择却道:“洪先生不必心慈手软,这些扬州人中混着许多前明的残军,不可轻留,否则将来造起反来岂不是麻烦。”

洪承畴毕竟是个降将,也不敢多说,人家多择可是努尔哈赤的儿子,顺治皇帝的亲叔叔,威的很。可怜扬州百姓就遭了秧,昔日“二十四桥明月夜”的繁华之地变成了一片废墟。

金陵城中的卢象升听说扬州军民惨遭毒手,便义愤填膺的率军准备和清军决一死战,过不了多久,多择的人马渡过了长江一路往金陵而来。大战在即,卢象升在将领们的簇拥下,精神抖擞的对部下们说道:“兄弟们,江北清军的暴行令人发指,扬州城的老百姓的血不会白流,这些清兵敢来金陵城撒野,咱们送他们回老家去,大伙有没有信心啊?”

话音刚落,手下将士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道:“有信心!愿随卢督帅消灭清军,为扬州百姓报仇!”

卢象升一看士卒们的士气正旺,十分欣喜的道:“物越自古多慷慨悲歌的侠义之士,本帅虽然不是吴越之人,但也久慕吴越侠士的风采,今日出击定要让清军灰飞烟灭,再也不敢踏上江南半步!”

手下将士纷纷响应,呐喊声鸣动山谷,震撼天地。这时有探马来报:“多择人马离金陵城不足20里了。卢象升倒吸了一口冷气,心想:这八旗铁骑果然是来去如风,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兵临城下了,今日既使战死沙场,杀身成仁,也足以青史留名了。于是卢象升上了战马,挥动手中的大刀率军向清军杀来。

多择见了心想:这金陵守将还真有种,敢来我军铁骑面前硬碰硬,八旗军总共才十几万人马,如果江南城城都要这样硬啃的话,那么等平定了江南诸地,八旗健儿也所剩无几了,不仁来个擒贼先擒王,先取此来将性命。于是他一挥手中狼牙棒来战卢象升。

卢象升一看这员清将长得满面横肉,一双鹰眼寒光四射,便大喝一声道:“来将何人?报名受死!”

多择冷笑一声道:“咱家是大清豫亲王多择也。”

卢象升一看是清军主帅,便一挥手中大刀一招“泰山压顶”向多择头上砍来,多择一挥手中狼牙棒一招“力拔山兮”挡住来刀,二人你来我往,大战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多择一看这员明将还真有两下子,便虚晃一棒,拍马便走。卢象升立功心切,拍马追赶,谁知那多择暗中【跑着跑着,悄悄的拿出了弓箭,一箭向卢象升射去。

卢象升作战经验并不丰富,并没想到这多择如此阴险,会用暗箭伤人,一时不慎,被多择一箭射中要害,翻身落马。多择一看明将中招,把手一招,再看麾下八旗铁万马奔腾向明军冲来,卢象升带伤率着部下奋力冲杀,怎奈清军枪多兵广,遮天蔽日而来,明军都为新兵,不是身经百战的八旗军的对手,明军越战越少,卢象升又被清军刺中几枪,他一看大势已去,怕自己被俘虏后丢脸,便拔出宝剑来,悲鸣长啸道:“大明朝啊!微臣尽力了。”语罢,举剑挥向自己的颈部,顿时鲜血汩汩流出,卢象升悲壮的倒在了血泊之中,手下将士也先后殉国。

多择一看卢象升人马被歼灭了,便命军杀入金陵城中,此时金陵已是一座空城,朱由松等人早跑走了。多择这次进展还算顺利,便没有下令屠城,而是下令手下人把金陵的城墙拆了,以便于八旗骑兵纵横。

洪承畴见了心中暗自好笑,又命人去向京城中的多尔衮报捷。多尔衮闻报金陵已平,心中大喜,一想自己的弟弟多择军权在握,便有心废了顺治帝自己取而代之。这世上没有不投风的墙,多尔衮的野心很快让顺治之母庄妃知道了,她一看自己的儿子江山地位不保,便火速把亲信洪承畴招回京来商议对策。要知这洪承畴有何妙策,请看下回。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红楼大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